分享

坚定实施科技战略,中国平安成功打造宽广的护城河.docx

 繁星1 2020-02-28

那么作为投资人我们如何看待科技板块在中国平安发展中的价值呢?

一、科技在中国平安的地位

我在2017年关注平安的时候它的企业定位是“保险、银行和投资”,到2018年年报的时候就变成了“金融、科技”,今年年报的时候董事长高度肯定了科技的重要性以及持续发展的决心,可以说没有科技,就没有今天的平安,今天的平安也没有未来。

在公司定位中直接讲科技和金融并列,认为是其主业,具体是这么说的:2019年,平安将“金融+科技” 更加清晰地定义为核心主业,确保金融主业稳健增长的基础上,紧密围绕主业转型升级需求,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增强“金融+生态” 赋能的水平与成效,在运用科技助力金融业务提升服务效率、提升风控水平、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将创新科技深度应用于构建“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 五大生态圈,优化综合金融获客渠道与质效。

在各业务的经营分析之前有一个专门的章节“以科技引领业务变革”阐述企业的“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战略,在所有的业务部分都详细讲述了科技在本部门的具体应用和取得的成果。由此可见,科技对于平安不是一个概念,也不近是一个工具,而是公司切实的战略,走进科技,利用科技,是企业的文化底蕴。

在董事长致辞中,马明哲讲:近年来,公司以科技赋能数据化经营,取得阶段性突破。今年,我们提前20多天发布业绩,正是全面数据化经营升级的成果。这说明公司早就完成了数据化的经营,当前是在数据化的基础上重启征程,发挥数字化经营的价值。

在企业的生态建设上,马明哲讲:市场上有人把平安的生态化转型类比为“象群效应”,即象群通过帮助树木传播种子、调控碳结构、平衡植物间对阳光的需求成为森林生态的建设者。目前,公司正积极探索科技赋能、生态反哺和ESG驱动等方向,从共业者逐步向生态引领者进化、升级。

这说明企业未来科技的应用不再局限于金融本业,还将赋能生态建设,最后实现生态反哺金融,公司实行开放的技术发展方向,这也就解释了科技板块旗下孕育的“独角兽”们纷纷上市的原因了,这些企业将作为种子组成生态的一部分,共同支撑“大象”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科技已经确定无疑是中国平安的战略,并将彻底贯彻在企业的每个细节中。

二、科技对金融业务的价值

平安发展科技,并不是头脑发热,首先是服务于自身业务的需要。

企业发展中,规模越来越大,平安在2000 年即开始业务线上化探索,到2013 年数据信息化基本成型。彼时遇到的问题是集团积累了大量客户和业务的历史数据,但存放在不同的孤岛上,业务线间不互通,数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2013 年平安开始大数据中台建设,将线上线下及外部数据采集之后进行清洗存储,从信息化转向数据化。

在数据化的基础上,中国平安开始把科技融入自己金融主业发展中的每个环节,目的是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的质量,优化客户体验,严格控制风险。

1、寿险部分

科技应用与业务深度结合,数据化经营水平持续提升。

数据化营销方面,通过AI面谈官辅助完成代理人筛选工作,截至2019年12月末,AI面试覆盖率达100%,累计面试超600万人次,减少人工面试时长超68万小时。代理人专属智能个人助理“AskBob”,自上线以来累计服务3.4亿人次,为每位代理人配备多种销售赋能工具,助力代理人提高销售转化率,带来代理人产能提升。

在数据化客服方面,实现保全业务办理、核保等流程智能化升级。在保全业务办理环节,2019年智慧客服全年服务5,000万次,其中线上业务占比99%,办理时效最快1分钟。

在数据化经营方面,平安寿险积极打造数据经营管理平台,支持“数据秒查”、“问题定位”、“异常洞察” 三大核心功能,全面覆盖业绩、队伍、产能、产品、客户、服务等经营指标数据,实现经营管理的“先知、先觉、先行”。

2、产险方面

产险是同质化较为严重的产品,保险公司的竞争居高不下,怎么降低成本是重中之重,平安产险在科技应用方面也最为彻底,不仅通过提质增效降低了成本,还以科技为基础优化客户体验,形成了一定的产品差异性。

具体来说,平安产险线上理赔服务持续领先,运用领先的AI图片定损技术和精准客户画像技术,为近90%的出险客户提供端到端在线陪伴的办理赔、查理赔服务,其中近25%的案件可通过智能定损完成,达到业界领先水平。同时,平安产险针对安全驾驶行为良好的车主推出“信任赔” 服务,开创性实现后台零人工作业模式,全年案均赔付完成时间仅3分钟。此外,平安产险秉承“共享+开放” 的科技服务理念,将AI图像定损技术植入“平安好车主”APP,支持用户进行免费的外观损伤自助检测,配合优质维修网点推荐,打造车主服务闭环。

在产品的定价方面,挖掘新型车险定价因子,实现差异化定价。相较于行业主要依赖传统成本分析与核保规则+风险细分精算模型的定价方式,平安在风险筛选模型中加入了集团关联因子(如信用、消费行为等),同时借助于好车主APP“平安行”模块脱敏后信息建立独有的风险因子库,从基于历史、静态的数据因子转向实时大数据的动态数据因子核保定价。

一些列举措也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业绩。随着商车费改的持续推进,价格空间被进一步挤压,纯费用比拼带来的护城河正在被打破,只有依托技术带来持续产品创新才能保持行业领先。2008-2019,平安产险费用率自35.9%升至39.1%,综合成本率自104.0%下降至96.4%,主要得益于精准定价和风险管控下赔付率的降低。

尤其在竞争激烈的2018年和2019年,在赔付率增加2.4个点的时候,费用率反而下降2个点,综合成本率为96.4,同比仅增加0.4个百分点,说明经过数据化、智能化的科技改造后平安产险的发展和盈利已经基本摆脱了费用比拼的泥沼。

科技成果方面,平安产险获颁《哈佛商业评论》2019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服务典范;人工智能单证识别技术在国际票据扫描件文字识别(OCR)和信息提取(SROIE)大赛中荣获世界第一。

3、银行业务

平安银行将“科技引领” 作为战略转型和数据化经营的驱动力,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开发流程,提升交付效率,科技赋能业务发展成效凸显。平安银行通过金融科技持续赋能业务,提升运营效率及人员产能,零售业务人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7%。

在风险控制方面,平安运用前沿科技赋能分析引擎,提升风险控制质量与效率。其中,AI贷后管理覆盖100% 贷款未逾期客户(M0)提醒,人均管理贷款规模达5,400万元,较年初增

长32%。企业智能预警可动态监测企业信用风险,全年超过3,000次预警,准确率92%,涉及风险敞口金额近200亿元。在业务提效方面,平安打造AI零售银行全面赋能银行销售、

风控、运营、管理等全流程。其中,平安银行2019年信用卡新增发卡量1,430万张,近90%通过AI自动审批;依托大数据驱动,通过“一键即享” 流程办理信用卡的客户量超400万户。

客服方面,平安银行非人工服务占比高达86.1%,全年提升6个百分点。

平安利用大数据建立风控模型,方面降低了经营成本,同时提高了风控的质量。

综上所述,平安发展科技首先是为了服务自己的经营主业,在全面数据化的基础上,基于ABCD 技术支持,业务全流程走向智能化。基于数据的采集和整合,平安通过建立索引,进一步进行用户、产品、渠道画像。配合生物识别等技术的成熟,AI 逐步被应用于风险控制、欺诈识别、精准营销、运营优化、智能服务等领域,2016 年起业务开始向智能化转型。

这部分科技业务的价值已经体现在了金融主业的业绩上面,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优化了体验,严控了风险,在同业竞争中取得优势。

三、科技在生态建设中的价值

由于金融产品具有低频度和弱感知的特征,因此金融APP 垂直属性强,客户目标明确,受营销影响相对小。平安与互联网平台相比,最大的短板在于缺乏超级用户平台,其背后实质是对用户心智的抢占、用户粘性的提高和浏览习惯的培养。因此,为了补足生态短板,平安提出三步走战略:科技赋能金融、科技赋能生态、生态赋能金融。后两步需要独立于平安金融心智的场景入口。由此中国平安提出了生态圈建设。

生态圈的建设一方面为平安提供丰富的“准客户”群体,一方面提高了自己产品的使用频率,增加了对客户的黏性,还可以把自己的品牌、技术优势向外输出,形成溢价。

我们说起互联网想到的就是BAT,其实不是这样的,互联网的本质是流量和工具,BAT只是在各自的领域占据了龙头,而这部分行业和人们的日程生活密切,由此吸引了较多的目光。以平安好医生为例,截至2019年12月31日,平安好医生累计注册用户量超3.15亿,12月当月活跃用户数达6,690万,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这也是互联网。

事实上,中国平安自己就是一家超级互联网公司,平安持续优化产品、渠道和场景,打造极致的客户体验。截至2019年12月末,集团整体个人客户数2.00亿,较年初增长11.2%;全年新增客户3,657万,其中1,490万来自集团五大生态圈的互联网用户,在新增客户中占比40.7%。平安持续推动个人客户与用户之间的迁徙转化,通过互联网平台提升客户的服务体验,同时是互联网个人用户的客户数占比稳步提升。

平安持续深化“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战略。平安通过研发投入打造领先科技能力,相关技术已广泛应用在金融、医疗及智慧城市等领域,全面支撑“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

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建设。平安对内深挖业务场景,强化科技赋能,助力实现降本增效、风险管控目标,打造优质产品和极致服务体验;对外输出领先的创新产

品及服务,发挥科技驱动能力,促进行业生态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提升。

在金融生态圈领域,平安金融服务生态圈提供涵盖保险、银行、投资领域的多元化金融服务,实现各类金融消费场景的无缝衔接和闭环交易,并通过“开放平台+开放市场” 完成资产与资金的线上链接,落地了金融壹账通、壹钱包等多个金融创新平台,满足客户全方位金融需求。截至2019年12月31日,核心金融公司APP用户总量已达3.45亿,较年初增加约7,034万人。

平安充分发挥生态圈协同效应,为客户提供线上+线下、智能化、全场景、一站式服务。个人客户方面,截至2019年12月末,在售个人金融产品超1.5万个,服务客户数超2亿;推出“平安920” 金融生活消费节,带来便捷的场景式消费体验,活动期间累计成交额2.16万亿元,活动参与人次2.36亿人次,新增有效客户419万。团体客户方面,平安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持续为企业、金融机构等客户提供保险保障、融资、投资等服务,截至2019年12月末,平安为14,280家企业客户和重点工程项目提供防灾防损服务,企业财产保险年累计保险金额超19万亿元,并通过平安银行为各类机构客户发放贷款9,659.84亿元。

在金融科技领域,平安将金融服务行业经验与领先科技融合,提升服务效率、赋能经营管理。金融机构服务方面,平安通过金融壹账通搭建开放平台,连接技术和场景的需求方、供给方,提供全流程、全体系商业科技服务。平安区块链技术在金融、智慧城市等领域落地应用,以广东省金融局中小融平台为例,已接入129家金融机构、上线319款金融产品,成为有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载体。个人客户和商户服务方面,平安通过壹钱包为2.57亿个人用户提供理财、购物、生活、支付、积分等金融和消费服务,同时为196万商户提供收单、资金管理、金融增值等综合解决方案,赋能经营。

具体的生态圈建设来说,医疗健康生态圈,平安构建了涵盖“用户-服务商-支付方” 的全方位医疗健康生态圈,通过平安好医生、平安寿险、平安养老险、平安健康险等公司服务广大线上线下个人客户;通过平安智慧城市业务中的智慧医疗团队及平安好医生平台赋能政府监管部门和医疗服务各参与方;通过平安医保科技建立的智能化医疗服务平台赋能医保局、商保公司等支付方。

汽车服务生态圈,平安建立了“看车、买车、用车” 的全流程汽车服务生态圈,通过汽车之家、平安产险、平安银行、平安融资租赁等公司,服务广大车主,赋能汽车制造商、经销商、修理厂等汽车服

务提供商。

房产服务生态圈,房产生态圈方面,平安城科作为平安在房产生态圈的重要布局,逐步构建智慧建造生态圈,打造智慧“规、建、管” 一体化平台,助力政府打通信息孤岛,逐步实现数据融合。

智慧城市生态圈,智慧城市生态圈方面,平安智慧城市业务以优政、兴业、惠民为目标,以“分级分类建设新型智慧城市”为使命,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引领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截至2019年12月末,平安智慧城市业务累计服务115个城市、50万家企业、5,000万市民。

当前企业的生态圈建设还在起步阶段,未来生态反哺客户经营。马明哲董事长这样说:我们积极布局“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 五大生态圈,通过生态延展获取增量用户和未来用户。2019年,我们的客户经营业绩持续增长,个人业务营运利润达1,228.02亿元,同比增长25.7%,占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的92.4%;个人客户数较年初增长11.2%;全年新增客户3,657万,其中40.7%来自集团五大生态圈的互联网用户。平安银行零售转型深入推进,零售业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9.2%、13.8%,占比分别为58.0%、69.1%;银行整体经营稳中趋好,实现净利润281.95亿元,同比增长13.6%。

这五大生态圈作为具体的经营举措,持续推动“科技赋能金融、科技赋能生态、生态赋能金融”,为2亿个人客户和5.16亿互联网用户提供金融生活产品及服务。这里面三者的关系:金融是主业,科技是工具,生态是环境。有场景,有工具,有目的,形成“象群效应”,如果没有科技的联结和支撑作用,提供底层的支持,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四、科技自身的发展

现在让我们聊聊平安的科技业务本身吧。2019年科技专利申请数累计达21,383项,较年初增加9,112项,其中金融科技和数字医疗科技领域的已公开专利申请数分别位居全球第一位和第二位。

1、技术研究成果

平安荣获肺癌病理分割(ACDC)、内窥镜影像质控(EAD)和病理性近视检测(PALM)三个医疗影像国际竞赛总冠军;在斯坦福阅读理解竞赛(Stanford SQuAD 2.0)中,平安以90.9分比89.5分超越人类的理解准确率,获得第一名;在全球金融服务业标杆奖项“BAI全球创新奖” 的评选中,平安的HR-X AI面试项目、金融壹账通区块链贸易融资网络分别荣获“人力资本创新奖”、“领先技术最佳应用奖”。

平安高度重视核心技术研究和自主知识产权掌控,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截至2019年12月31日,平安拥有近11万名科技业务从业人员、3.5万名研发人员、2,600名科学家的一流科技人才队伍。同时,平安设立了8大研究院、57个实验室,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深入合作并产出科研成果。截至2019年12月末,公司科技专利申请数较年初增加9,112项,累计达21,383项,位居国际金融机构前列;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占比近96%、PCT及境外专利申请数累计达4,845项。2019年平安在金融科技和数字医疗科技领域已公开的专利申请数分别位居全球第一位和第二位。

科技实力持续突破,累计荣获47个国际科技奖项冠军,在各类权威医疗期刊发表20多篇医疗论文。人工智能领域,在斯坦福阅读理解竞赛(Stanford SQuAD 2.0)中,平安以90.9分比89.5分超越人类的理解准确率,获得第一名;在WMT2019国际顶级机器翻译大赛上,荣获“英译中” 赛道世界冠军。金融科技领域,在全球金融服务业标杆奖项“BAI全球创新奖” 的评选中,金融壹账通区块链贸易融资网络荣获“领先技术最佳应用奖”及“杰出成就奖-金融服务业最具顚覆力创新奖”。医疗科技领域,平安一举获得国际医疗影像会ISBI的三项竞赛总冠军,包括肺癌病理分割(ACDC)、内窥镜影像质控(EAD)和病理性近视检测(PALM),六个单项世界第一;在国际ACL医疗智能问答子任务中力压70多名参赛方荣获世界冠军。同时,平安在各类权威医疗期刊发表医疗论文20多篇,其中在《美国肾脏病杂志》上发表慢性肾病预测模型,在《柳叶刀》子刊上发表重庆流感预测自适应模型。

人工智能领域,在斯坦福阅读理解竞赛(Stanford SQuAD 2.0)中,平安以90.9分比89.5分超越人类的理解准确率,获得第一名。这个人工智能我必须单独拿出来讲一下。我们知道保险是一件很复杂的产品,很多人抱怨保险的条款太复杂了,看不懂,其实不管是过去,现在,国内和国外都是这样的,未来也不会改变。我这里强调一点,绝大多数人都需要保险,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理解保险,就算把保险列入高考课也没用,因为模型足够复杂,概率思维始终是小众思维。

那么在保险的销售中就出现了非常依赖人力的问题,我们现在讲数据化、大数据等其实还只是工具作用,在核心的销售和交流端无法替代。这也是保险销售最大的困难和成本所在。

但是如果未来人工智能有所突破,可以大幅度代替代理人的作用,那么保险行业就真的要变天了。

2、旗下的“独角兽”商业价值

如图在2019年年报发布会上,陈心怡讲衡量科技业务好坏增长是以收入和规模更为重要。四个阶段:设立平台、流量和数据积累、收入增加、利润贡献。陆金所和汽车之家属于第四阶段的公司。平安好医生正处于第三阶段。加大投入在其它第一第二阶段的八家公司。三个例子1.金融壹账通在美国上市,目前处于第二阶段,金融壹账通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2.加大投入医疗产业,有三家公司。平安好医生、平安医保科技、智慧城市医疗板块。3.加入智慧城市方面的投入。智慧城市有很多板块。

这部分我是同意的,我自己追踪平安好医生很久,这是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我最看好的企业,商业模式完整,技术领先,没有对手,如果成功,则价值会超越现在的平安寿险。

但是企业的发展还在第三阶段,受益于在线医疗业务板块的快速增长,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50.65亿元,同比增长51.7%;随着经营管理效率不断提升,2019年净亏损持续收窄,为7.47亿元,同比减亏1.66亿元。

科技业务的盈利,心急也没用。

最后总结一下,中国平安的科技是企业既定的战略,马明哲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积极研究前沿科技布局未来的决心不变,将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坚定走智能化、数据化经营之路”。在金融主业完成数据化的基础上,相当于只把高速公路搭建起来,怎么发挥数据的威力,怎么去做好综合金融的协同作用,怎么做好五大生态的建设,怎么实现金融的智能化,怎么在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做好风控,这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平安对科技的战略重视,大力投资和果断实施,现在看已经初具成效,未来前途无量,而对手们还在走平安走过的路,对科技和生态圈的建设有心无力,或者想都不敢想,个别同行业只能倾力在某个方面进行投资,以期进行“不对称作战”。

在我看来,科技的战略定位和有力实施已经成为中国平安坚定的护城河,使得中国平安在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中一马平川,一马当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