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在老家农村,这个时候开始插秧和准备收割小麦,村前村后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芒种忙,麦上场。”经过一个冬天的孕育,小麦也从墨绿变为金黄,虽粒粒饱满,却一个个低垂着头,借调而张扬,庄稼人看着它们,欣喜在心头,逢人边说,今年我家的麦子好,粒大穗长。就如自家出了一个有出息的孩子。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比起立夏时,芒种的气温显著升高,雨量比较充沛。但如果遇到下雨天气,小麦无法及时收割、晾晒,要么烂在田里,要么烂在家里,影响产量,特别是影响小麦的品质,磨成面粉后明显不好吃。麦收时节停一停,风吹雨打一场空。所以,在这个时候,大人小孩趁天气好起早贪黑,忙着抢收庄稼。这种辛苦自不必说。种就简单的多了,不论天晴天阴对于插秧来说都没什么影响,小麦收好后男人们开始整理刚收割好的麦田,经过犁、耙等环节,把育好的秧苗插上去,这个时候种上去的水稻,我们老家叫麦茬稻,比早稻也就晚二个月,所以也称晚稻,和南方的双季稻不同。 关于芒种,各地的习俗也不一样,南京“煮青梅”、宁波吃君踏菜、接嫁树等,我们老家好像也没听说有什么特别的习俗,这个时候的精力都用在抢收上了,有些印象的是,这个节气通常和端午差不多的时间,村里人会从田间地头割些艾草回来,挂在门楣的两边,藉以避邪驱毒。各家各户在端午也会包些粽子,把鸡蛋、大蒜放在一起煮,让孩子们吃,以防苦夏和传染病。到了南方多年了,端午这一天,我也会按照老家的规矩煮上几个鸡蛋、放几粒大蒜,只是粽子已经不是自己包了。 “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说的是芒种过后天气开始炎热,昼长夜短,新陈代谢旺盛,体力消耗较多,人也比较懒散。可适当午休,注意补充水分,清淡饮食,多吃一些应季的新鲜水果,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芒种后,南方也进入让人头疼的梅雨季节,地面、墙面热的大汗淋漓,到处湿漉漉,真心是段难熬的时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