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是口齿科疾病常见症状之一,无论是牙齿或牙周的疾病都可发生牙痛。多由风寒、风火客袭,胃火上蒸或虚火上炎所致。 诊断依据 1、牙痛为一症状,临床以牙齿疼痛为主要症状。 2、牙痛可时痛时止,或持续数日,多伴有牙龈红肿,但亦可无牙龈肿痛而仅见牙痛。 辨证论治 1、分证论治 (1)风寒牙痛 【证候】牙齿疼痛,遇热痛减,遇冷则甚,口淡不渴,牙龈淡白或淡红。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止痛。 【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麻黄9g,附片6g,细辛3g,白芷12g,荆芥10g,甘草6g。 (2)风火牙痛 【证候】牙齿疼痛,阵阵而作,遇冷痛减,得热痛增,或有发热恶寒,口渴便秘。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止痛。 【方药】防风通圣散加减。防风10g,荆芥12g,薄荷10g,黄芩12g,栀子10g,生石膏30g,连翘15g,甘草9g。 (3)胃火牙痛 【证候】牙痛剧烈,持续不减,热涎外溢,多有牙龈红肿,甚或肿连腮颊,口渴口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数。 【治法】清胃泄火,凉血止痛。 【方药】清胃汤加减。生石膏30g,黄连12g,升麻9g,黄芩15g,生地黄15g,丹皮15g,甘草9g,蒲公英30g,牛膝15g。 (4)虚火牙痛 【证候】牙痛隐隐,时发时止,经久不愈,牙龈微红肿,牙齿浮动,咬物无力或有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益肾坚齿。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5g,黄柏12g,熟地黄20g,山药12g,山萸肉15g,泽泻12g,茯苓15g,丹皮12g,旱莲草15g,怀牛膝15g. 2、外治法 (1)风寒牙痛,用棉球蘸白酒,或用花椒1粒咬放于牙痛处。亦可用良拨二乌酒5到10ml,口含片刻吐出。 (2)风火、胃火牙痛,用棉球蘸冰酒液咬于牙痛处;牙龈红肿,可涂搽麝黄散、冰硼散等;肿连腮颊,涂敷黄连膏、如意金黄散等。 (3)虚火牙痛,可用淡盐水漱口,或用龙眼白盐方贴牙龈痛处。 3、针灸疗法 (1)体针:上牙痛,取下关、内庭、合谷;下牙痛,取颊车、合谷。风火牙痛,加太阳、风池;胃火牙痛,加颧髎、足三里;虚火牙痛,加太溪、三阴交,强刺激,痛止后起针。 (2)耳针:上颌、下颌、面颊、屏尖。用毫针强刺激,留针30分钟。 (3)穴位注射:取合谷、下关、颊车,用0.5%到1%盐酸普鲁卡因溶液,按水针操作常规,各穴注入药液0.5到1ml. 4、单方验方 (1)用白芷、吴茱萸各等份煎汤含漱。 (2)用淫羊藿或荜茇煎水频频含漱。 (3)用生盐附子研细末敷足底涌泉穴。其他疗法饮食不宜过热过冷,要富于营养而易于消化,最好进食流质或半流质。宜清淡食物,忌辛辣煎炒及过酸过甜。 预防与护理 1、注意饮食调节。 2、注意口腔卫生,每日最少早、晚各刷牙1次,并采用正确刷牙方法。 3、加强牙齿锻炼,可在晨起、睡眠前叩齿30次。 4、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