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信文化」《会说话的机器》之八尺皮带车床

 q1338 2020-02-28

今天为您带来

《“津门老大”名不虚传》

「网信文化」《会说话的机器》之八尺皮带车床

「网信文化」《会说话的机器》之八尺皮带车床

“津门老大”,天津三条石产的8尺皮带车床。

在机床博物馆,就属它横行“霸道”,横宽8尺;自己独占两个单元。“津门老大”壮观气派,王馆长对它更是情有独钟,因为从少年时代起,它就陪伴着他,它是看着他长大的,他也是看着它一点点变老的。他和它是伙伴,是朋友,同时,“津门老大”也是王福喜的衣食父母和启蒙老师。

王福喜生长在东丽赵北村。赵北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一直是东丽的贫困村。为了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村里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搞加工,办企业。王福喜的父亲(简称老王)就在村办的机械厂干车工。80年代开始,农村改革,赵北村响应党的号召,不但土地实行承包,村办企业也承包给村民,于是,老王就成了机械厂的承包人。一年以后村里深化改革,机械厂的集体财产重新分配,老王主动退出,决定另起炉灶自营单干。

另起炉灶首先得有车床,为了车床老王可费了不少周折。去国营机械厂求援,人家问:“有证明信吗?”这……农村自家的“作坊”,八字还没一撇呢,哪来的证明信?一连跑了几家国营厂,都是异口同声。没有办法,找集体小厂吧,一家修配厂到是答应了,可一问价格瘪词儿了,老王兜里只有500块,可人家要1000。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何况动辄加倍?这条路又被堵死了。唉,自己创业,难那!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正当老王无计可施,无可奈何,无路可走之际,自行车脚蹬厂厂长出现了,他们在马路边偶遇。老王曾给他们做过加工,还一起喝过酒。

「网信文化」《会说话的机器》之八尺皮带车床

厂长先打招呼:“老王,总没见你,干嘛啦?”

老王简单介绍了村里的情况,并透露了自己正在找床子,准备个人干的计划。厂长听后一拍大腿,“喝!正巧,跟我走吧。”

“等等。”老王心有余悸地说:“我……没有证明信。”

“不用,咱是老熟人了。”

“那……价格呢?”

“包你满意,走吧。”

老王跟着厂长来到脚蹬厂。厂长快言快语:“我们淘汰的车床,正想腾地界呢。”厂长带着老王来到仓库,指着车床说:“这是咱们天津三条石出的皮带车床。别看不起眼,它可是三朝元老——日本时期做过‘铁锚’,国民党时期干过‘中字’,解放后我们研制‘飞鸽’,它也是有功之臣。”

由于长期给自行车企业做加工,耳濡目染,老王对天津自行车的历史有所了解。

天津制造自行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6年,那一年日本人小岛在河东小孙庄投资建厂,起名“昌和”,主要生产“铁锚牌”自行车。当时“铁锚”的产量小,品种单一。

1942年“昌和”扩大生产规模,不仅生产自行车,还生产文件箱和保险柜。职工增加至近千人。

就在这一年,“津门老大”“出生”。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接收了昌和厂,并改名为“胜利”。胜利厂生产“中字牌”自行车。那一年多时间,是天津自行车行业最低谷,最不景气的一个阶段。因为原材料的极度缺乏,自行车的许多部件用的是替代品,像挡泥板用的是旧瓦楞板,车带用的是再生胶等等,其质量之低,寿命之短,创下天津自行车之最。老百姓称之为“礼拜车”。其惨状由此可见一斑。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管了“胜利”厂,并正式更名为“天津自行车厂”。当家作主的工人们决心改变落后面貌,扔掉“礼拜车”的坏名声,他们决定研制新型的,先进的,能够在全国叫得响的自行车。

但是,当时的自行车厂已是破败不堪,厂房年久失修,设备残缺不全。以“津门老大”为例,不但锈迹斑斑,而且部件缺失,——皮带烂了,挂轮架没了,导轨动不了了……简直是一堆废铁。

“天津自行车厂”全面启动,工人们整修设备,技术人员设计车型,绘制图纸,他们吸收各种品牌自行车的优点,当时最有名的自行车是英国“凤头”,还有美国的“三枪”。技术人员大胆地拆解,分析,研究,最终,新型自行车已经有了雏形。

工人们清楚,要想保证质量,设备是关键,他们不但对设备进行整修,而且还大胆改进。期间,“津门老大”也焕然一新。

1950年7月5日,天津自行车厂自己研制的28型自行车车问世了。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第一辆自行车。当时适逢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大会召开,全世界都在呼唤和平,为此,中国的第一辆自行车取名“飞鸽”。而且,第一批“飞鸽”送给了“绿色使者”邮递员。

由于对“礼拜车”心有余悸,开始时邮递员们对“飞鸽”也是将信将疑。为稳妥起见,他们对“飞鸽”进行了测试,开始驮上50斤的邮件到塘沽,结果是快捷平稳,“飞鸽”也完好如初。后来驮上100斤邮件去北京,结果依然。他们放心了。

1954年,在全国自行车质量鉴评会上,“飞鸽”获得第一名!

“飞鸽”最大的特点是轻快,这是公认的。自行车出轻的关键在车轴,“飞鸽”的中轴、前轴、后轴堪称完美,我们的“津门老大”就是专门负责车削车轴的。显而易见,它的确是“津门老大”。

厂长接着说:“8尺皮带车床,在整个飞鸽集团也仅此一台了,论资格它是老大!不过现在不行了,太原始了,原来的功臣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白眼’喽……”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老王喜出望外。当即交款办手续。

“津门老大”乔迁的那一天热闹极了。当时王福喜才七八岁,他印象很深,装卸时没有机械,完全凭人力,十几个壮小伙,用撬杠,用绳索,车床下面铺上铁管,一点一点地滚动。上汽车时最费力,因为有一定的坡度,大家喊着号子,小伙子们青筋暴露,热汗直流,车床在一寸一寸地挪动……经过崎岖险阻,车床终于到家了。它是王家自办工厂的第一台车床,也是当时唯一的车床。然而,车床太破旧了,老王用了整整一个月时间,大拆大卸,彻底整修,有的零件坏了,有的部件缺失,老王就东奔西跑,想方设法配齐。经过一番拾掇,车床终于转起来了。1988年初春,老王的机械加工厂开工了。“津门老大”以一己之力撑起了一片天,养活了一家人,它名不虚传!

此后,王福喜就有了亲密的伙伴,别家的男孩子放学后不是下河摸鱼,就是上树捉鸟,而王福喜不然,他放学之后扔下书包就去看车床,节假日整天围着车床转,他对它有着天生的,天然的,可以说与生俱来的情感,甚至迷恋!

“津门老大”也对王福喜进行了机床方面的启蒙教育,使他知道了车床的工作原理,了解了车床的机械构造——哪里是车头,那个是丝杠,哪里是导轨……为他以后的机床事业打下了基础。

王家的工厂虽然历经磨难,但,终归挺了过来,而且逐步壮大,逐步发展。从开始的一个工人,一台车床;到现在的几十台机床,100多工人。

“津门老大”可以说功德圆满,如今它再次转换空间,在机床博物馆里,它正在焕发第三次青春。

这样看来,“津门老大”依旧名不虚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