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看过一个节目,里面的嘉宾们参加了一个小比赛,比比谁能背得出圆周率后面的位数,背得越多越好,而背得多的那位嘉宾背出了小数点之后的100多位,足足让现场观众惊叹。那么说到这个圆周率,小学时期大家肯定听数学老师提到过,也明白一个道理,圆周率是算不尽的,它也因此渲染上了神秘的色彩。假如,这个算不尽的圆周率有一天算尽了,那么会出现什么严重后果? 那么什么是圆周率?假如一个圆的中间有一个正方形,那么正方形变成一个正六边形,你会发现它越来越接近圆的形状,再将正六边形变成正十二边形甚至N个边,那么它将越来越接近圆,甚至到最后隐隐会有一种重合的感觉。而圆周率正是利用这么一个方法无限化,让一个数字经过无限推演算出自己想要的数字。 圆周率的起源要追溯到古代,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若是不去探究根本察觉不到古代人就对圆周率的计算感兴趣。那个年代,有一个祖冲之的人将圆周率小数点后面的7位数字算了出来。而后随着科技的发展,等到计算机出现时,计算机的精密算法将圆周率后面的十万亿位数算了出来,就算是算出了这么一个可怕的天文数字,但人们还是察觉到圆周率的无穷无尽,不管是人脑还是再精密的仪器,都无法算尽圆周率。 就是如此,很多人开始揣测,圆周率是否可以算的尽,假如算的尽那么会出现什么后果?如果人类真的征服了“圆周率”,那么是否会破解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谷歌曾经做过一项实验,他们利用云平台,计算出了圆周率小数点后面的31.4万亿位数,由此得出,圆周率的的确确是一个无理数,不可能有除得尽的一天。 但即便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依然有人不放弃地计算着,企图打破这个“魔咒”! 其实,圆周率的诞生就是为了证明一个理论,那就是圆的存在是由曲线构造而成,如果算尽了,那么就说明现在那些让无数人头疼,甚至是引以为傲的几何学和微积分,它们的存在就没有了依据,相当于是错误的,支撑的数理数据化一瞬间分崩离析,而人类坚持的科技文明将会回到原始时代。 不仅如此,人类在发现圆周率开始,从计算出它后面的7位数开始,很多建筑和设备都是由“圆周率是无穷无尽”这一点为支撑点建造出来的,比如说埃及的金字塔,它从地面到达塔尖的高度都是运用“圆周率”计算出来的,还有宇宙中地球和太阳以及其他星系之间的距离都运用到了“圆周率”,让其不断地无限化方可得出最后想要的数字。 若是圆周率变得可以除得尽,那么这些建筑和设备的存在就有了“瑕疵”,一切都要推翻再来,这些建筑和设备也不能再使用,而是要重新规划,这中间的人力物力是一笔很大的支出。所以人类即使追求征服“圆周率”,却也害怕征服它。 由此可见,圆周率的存在是神秘的,却又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在推演圆周率的过程中明白了数学的魅力所在。从一些前人得出的已知数据中,经过后人的推算,那么将会得出更多的数据,有些科学家穷极一生都在追求至高点,但他们同样明白,无论是“圆周率”本身还是数学,它就是一门神奇的课程,即使追求到了更高点,却永远无法达到穷尽,只有无穷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