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诗人拜访鲁迅吃闭门羹,气得写首七言诗嘲讽,几年后却自己打脸

 齐吕斋 2020-02-28

鲁迅先生的暴脾气咱们都知道,遇到他看不上的人,他是一点儿也不给对方面子的。因为这样的脾气,当年他树敌不少。

1929年,一位大诗人慕名前来拜访,因为事先没有预约,且当时鲁迅正在闭门创作小说,所以吃了闭门羹。像这种事情,对鲁迅来说本是常事。鲁迅向来不喜欢不速之客的来访,这一点,从先生的日记中可见端倪。但鲁迅这次得罪的这位,并非等闲之辈,他叫林庚白。

大诗人拜访鲁迅吃闭门羹,气得写首七言诗嘲讽,几年后却自己打脸

这个林庚白,一生颇为传奇,8岁闯北京,是南社著名诗人,有“中国一代诗人”之美誉,可见他的诗文水平,确实挺高。林庚白平生最大的特点是狂,他曾大言不惭地说:“论今古之诗,当推余第一,杜甫第二”,这口气当真是比诗仙李白还狂。林庚白本是特意来拜访却吃了闭门羹,自然不肯罢休,于是过了几天便专门写了首诗来嘲讽鲁迅,诗如下:

《讽鲁迅》

鲁迅文章久自雄,痴聋如许殆成翁?

婢知通谒先求刺,客待应声俨候虫。

毕竟犹存官长气,寻常只道幕僚风。

景云里畔飘檐滴,一笑先生技未穷!

大诗人拜访鲁迅吃闭门羹,气得写首七言诗嘲讽,几年后却自己打脸

说实话,论文笔这首七言诗写得确实是不错的。首句写鲁迅大名鼎鼎,自称雄于文坛,却不知为何如今成了个痴聋老翁。鲁迅当时不愿意见他,便称自己不在,这两句很显然就是讽刺他此举。接下来的4句,则写鲁迅不懂待客之道,明明是个文人却喜欢摆长官的大架子。“先求刺”和“俨候虫”的比喻,令人眼前一亮。最后两句最狂的是“一笑”2字,满满的讥讽,结合首句来看,这是说鲁迅文章如何先不说,就这摆架子的样子,倒很是了得。

大诗人拜访鲁迅吃闭门羹,气得写首七言诗嘲讽,几年后却自己打脸

林庚白把这首诗和一封信一起寄给了鲁迅,鲁迅信旧没有回复,后来他又写了另一首,鲁迅还是没回。本来此事到这就了了,但是几年后,林庚白却自己打脸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1933年,鲁迅听闻好友丁玲遇害,便写了一首名为《悼丁君》的七绝,虽然后来证实这是一场乌龙,丁女士并没有死,但这首诗却写得很经典,流传至今。林庚白当年吃了闭门羹后,本与鲁迅早就不往来了,但看了这首诗,却赞叹不已,让我们来读一读鲁迅此诗:

《悼丁君》

如磬夜气压重楼,剪柳春风导九秋。

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

大诗人拜访鲁迅吃闭门羹,气得写首七言诗嘲讽,几年后却自己打脸

林庚白在自己的诗论文集《孑楼诗词话》中提到这首诗,称:“近见鲁迅吊丁玲绝句极佳,此老固无所不能耶?”称鲁迅“无所不能”,与早前说鲁迅的文章只是“久自雄”和“一笑先生技未穷”,这画风变化得确实有些快。很多人都知道鲁迅写小说和杂文厉害,却不知道鲁迅的古文水平如此高,这正是“无所不能”的意思。这样夸了林庚白还嫌不够,还加了一句“以论工力,突过义山”,“义山”指的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这是说鲁迅这首诗的工整度不输李商隐。

大诗人拜访鲁迅吃闭门羹,气得写首七言诗嘲讽,几年后却自己打脸

事实上,林庚白此话所言并不虚。鲁迅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工整雄浑,将夜气比作磐石,十分高明。后两句更是连用屈原《远游》中湘灵的典故,用典不着痕迹,信手拈来。这种水准的七绝在近现代文坛确实是很少见的,林庚白说的是大实话。

通过林庚白和鲁迅的这两首诗和这段往事,我们看到了鲁迅的实力,其实也看到了林庚白的风度。吃了闭门羹不开心就写诗讥讽,但是当真的看到人家写出了好诗,又能由衷地赞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完美地诠释了当时文人的大气。大家说是不是?欢迎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