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古言立左道, 为今人开旁门。 ——少阳 我们在 草堂 | 《论语》第一句就读不懂了 里面,对《论语》的第一句进行了解释。 《论语》第一句的意思,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粗浅。 现在,我们从《论语》的第一句里面跳出来,思考一下—— 《论语》讲的是什么? 回头想想,其实应试教育教会了我们很多,只是我们不会应用而已。 例如“中心句”、“过渡句”、“首尾呼应”等等…… 所以,《论语》讲的是什么? 《论语》的第一句就开宗明义了。 首字“学”,末尾“君子”,这第一句就表明了《论语》的立场和态度。 《论语》,写的就是“君子之学”。 这个“君子之学”很重要,是整本《论语》的主旨。 它表明了儒家基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接引儒家思想的一个阶梯。 如果读者认同并接受,迈上了这个修行的阶梯,就能继续往上探索更为深刻的儒家思想。 所以,孔子的意思是说:“想当个君子的,继续往下看;不想看的,赶紧给老子滚蛋!” OK,我们继续抽丝剥茧,先来看看第一个字——“学”。 回想一下,我们在上学的时候,会运用很多种学习的方法。 其中有一个经常会用到的方法,就是:What、Why、How三部曲。 What、Why、How三部曲,就是“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 这三部曲,是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有效方式,也称“学习三问”。 还记得,我们在 玩易 | 用《易经》透过现象看本质 里面说了,易有三义。 “变易”、“不易”、“简易”其实和WHAT、WHY、HOW是类似的。 What—变易—观察现象—界定问题 Why —不易—分析本质—研究问题 How —简易—认识规律—解决问题 我们今天就用这个方法来解读“学”这个字。 ”学“字,把整部《论语》穿贯了起来,是《论语》的中心思想。 这个“学”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有人会说,很简单啊,不就是学习嘛。 那么,什么人需要学习? 我们来看这个“学”字。 “学”字上面是“ “ “子”,是幼儿、小孩子。 那么“学”,就是小孩子在学习的情景。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老子、孔子这些人,他们也被人称为“子”。 所以,“子”也是一个对人的尊称,是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这样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是一天练就的。 就像你打游戏一样,不可能从1级立刻飙到100级。 这中间,需要一个过程。 而“子”努力做学问,不断完善自己,最后强大得撑起了头顶上的一片天空“ “子”从一个“小人”,慢慢成长,学会了承担,变成了一个“大人”。 最终,他们达到了一个境界,那就是——圣人。 他们心中有着这样的志向和道德,传播他们的学问和学说,成为了有思想、有学问的“子”。 这是从一个“子”成长为另外一个“子”的过程。 也是一个“小人”成长为一个“大人”的变化过程。 而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学”。 我所理解的“学”,大概就是如此。 这样的一个通向圣人的阶梯,就在那里。 你不理它,它也不会来理你。 你要是理它,它也不会叫你滚下去。 你能走到哪一个阶段,那是你自己的事情。 载万人之道,承万人之重。 无声无息,无言无语。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经典”会被人称为“经典”的原因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