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汉青铜器都有不同讲究,专家讲述其中含义,西汉青铜器文化博大精深

 博搜艺术 2020-02-28

 1,西汉青铜器铭文字体的风格与各个时代铭文形成的方法密切相关。从商代至春秋时期,西汉青铜器铭文一般是铸字,即先在内模的表面或在外范的内壁刻出突起的阳文,铸成的铭文呈底宽面窄,而战国时期的铭文是用工具直接在西汉青铜器壁上錾刻的,铭文字口呈V字行,字体纤细而颀长。

 2,翻范将经过细筛过的泥土调制和匀,拍打成片,按捺在陶模外部,用力压紧,使陶模上的纹饰反映在泥片上。等泥片半干后,再按照要铸造的器物特点,将其划成若干块。划下的每一泥片阴干或用微火烘干,再合成一个外腔,即成为所要铸造器物的外范。

 3,西汉青铜器纹饰出现了几种纹饰并存的局面,有的上面饰窃曲纹,中间为三角纹和窃曲纹,腹部为凤鸟纹或龙纹,圈足是窃曲纹,十分复杂;在手法上,主要采用虚实、纵横、疏密等排比方法,使图案变化丰富多彩,极富对称性。 另外,西周时期应用了主次纹饰,西周时期西汉青铜器上的纹饰一般都有几种,但只有一种纹饰是主体。主纹特点明显,一般都占据着显著的位置,且面积很大。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仿制的西周西汉青铜器,但大多都不得其精髓。

 4,在鉴定西汉青铜器的锈蚀时,最 好取一些试样下来,用高温热针烧灼,或将试样直接用火烧。古铜锈一般不易燃烧,锈结晶在高温下会发出炸裂的声音而用树脂或胶水制造的伪锈在高温下会熔化、燃烧,并且冒烟,能闻到各种胶水味儿或烧塑料味儿等刺鼻的气味。用放大镜观察被热针烫过的部位,会发现那些胶状物被熔化后又凝固,根据热针的形状形成一个半圆槽。真正的古铜锈是天然生长的矿物结晶,它在高温下既不会熔化,也不易燃烧,更不会有酸味儿或其他异味儿。

 5,可是作为一般的西汉青铜器爱好者,要识别一件西汉青铜器的真假,到底该从何入手呢?只要西汉青铜器收藏爱好者掌握西汉青铜器鉴定的四个要点即可:1、即锈色、2、手感和声响、3、花纹与款识.

 6,不同时期、不同用途的器物合金配比不同。在纯铜中加锡,是为了增加硬度和韧度,加铅是为了增加铜液的流动性。《周礼·考工记》中有:“……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剂),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金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这是古人对西汉青铜器合金比例的记载,现代科技的荧光能谱仪,对大量青铜标准器进行能谱分析,发现成熟稳定期的器物合金配比与古代文献记载基本吻合。运用这种方法,科研人员采集了大量不同时期、不同用途的合金配比数据,总结出西汉青铜器发展演变的历史规律。当然我们不便在此将这些数据规律公开,但可以肯定的是,借助这种高科技手段,是可以把一些不符合合金配比规律或元素种类的伪器排除掉的。

 7,伪器系新铸,经叩击后声音清脆,犹如新铜,而经过地下腐蚀较深的西汉青铜器,铜质已属矿化,所以发音以浑浊者居多。当然埋藏在极其干燥而又纯粹的土层中的西汉青铜器,敲击音也有甚佳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