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若干年前,春晚上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让无数人感慨时间的流逝、叹息岁月的蹉跎,时至今日,它的续篇“肌肉都去哪儿了”却不断在骨科门诊上演…… 肌肉都去哪儿了?我这么年轻腰就老了 这是一次日常门诊,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单手扶腰表情痛苦的走了进来,他叫小张,25岁,是个IT男,每天坐在电脑前十个小时以上,近期长时间感到腰部酸胀疼痛,特别担心自己得了腰椎间盘突出,我给他做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后,安排照了腰椎核磁,拿到片子后,我对他说: 从片子看,幸运的是暂时腰椎间盘还没有突出,但是,你腰部的一部分肌肉已经消失不见了!换句话说,你是20多岁的年纪,50多岁的腰。 医生,我为什么这么年轻腰就老了,我的肌肉去哪儿了呢? 让核磁刻画你肌肉的样子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我们腰部有哪些主要的肌肉,我们正常腰部的轮廓是这样的: 其中最重要的一组肌肉叫多裂肌, 它对保护我们腰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怎么知道自己的肌肉怎么样了呢?有两个途径: 一种途径是医生在手术中肉眼所见,还有一种途径就是核磁检查能把我们的肌肉刻画出来。 正常的多裂肌在核磁片子上的图像是这样的: 意思是说我的肌肉变成肥油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久坐不动、坐姿不正确时,腰部的肌肉长时间处在一个疲劳的状态,紧张痉挛,逐渐萎缩,然后就会发生脂肪变性了。 ![]() 后来,间盘就老了 刘若英曾经有一首歌《后来》,歌中唱到“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 。 是的,有些事情是在眼泪中明白的,其实椎间盘的衰老比我们以前认为的要早得多,其退变大约开始于20岁,所以说我们的人生就是不断对抗衰老的过程。 多裂肌是唯一从腰背部跨越到骶部的肌肉,是维持腰骶区域稳定性的最主要肌肉,主要起稳定器的作用。一旦多裂肌萎缩、脂肪变,带来的后果就是脊柱失稳,加速间盘退变老化,慢慢的,就发展成腰椎间盘突出了,腰腿疼痛,活动受限…… 听到这里,小张的眼泪似乎都要出来了: ![]() 医生,我还有救吗,肌肉还能回来吗? 你快回来,没有肌肉单靠腰椎承受不来 答案是肯定的! 要让消失的肌肉回来,要注意两个方面,而且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病是坐出来的,所以工作1小时左右一定要起身做做拉伸活动,让肌肉休息一下。 当然现在工作压力大、节奏快,可能一工作起来就忘了起身活动了,那么一个很重要的小诀窍就是要多喝水,因为多喝水就要勤上卫生间,而上卫生间就必须要起来活动。 ![]() 我们的口号是“把坐走的肌肉练回来”! 因为“久坐族”的特点是工作忙,没有大段的时间去进行锻炼,所以推荐给大家的锻炼动作一定是既有效又简单的。 第一个动作:“飞燕点水” 俯卧位,以腹部为支点,双臂夹紧,后展,双腿并拢绷腿、绷脚尖稍微向上翘起,头颈胸部上仰;持续3秒钟,然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一天60次(分2~3组)。 01 第二个动作:“五点支撑” 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肩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持续3秒钟,然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一天60次(分2~3组)。 02 第三个动作:“飞燕展翅” 我也把它称之为立式燕飞,因为这个动作特别像“飞燕点水”的站立版;站立位,双手置于身后交叉,腰部背伸,胸部前挺,感受胸前扩张和后背收缩紧张感,维持10秒,缓慢回到初始位,稍停留后依次重复10-15次,会觉得腰部很舒服。 03 最后我鼓励小张说: ![]() 应对消失的肌肉,求人不如靠自己,只要坚持锻炼,保持腰部健康其实也可以很简单。 小张终于愁眉舒展: ![]() 您放心,我一定告别久坐,坚持锻炼,把坐走的肌肉练回来! ![]() End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 王逢贤 文章仅供参考和学习分享 一切视患者自身情况和以专业医生诊断治疗为准 作者简介 来源:骨科大夫 |
|
来自: Zhaojunchao40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