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科学是以人们加工制作菜肴的技术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饮食烹饪发展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和社会活动。 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中国的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美食,一直作为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中餐遍及世界各个角落。 对比中西方在饮食方面的差异,除了食材结构的不同,中西方在烹饪技艺方面的差异尤其巨大。 烹饪,是一种膳食的艺术,是一种复杂而有规律的将食材转化为食物的加工过程。是对食材加工处理,使食物更可口,更好看,更好闻的处理方式与方法。一道美味佳肴,必然色香味意形养俱佳,不但让人在食用时感到满足,而且能让食物的营养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中国的烹饪技术是最齐全最完美的,有24中烹饪手法,分别是炒、爆、溜、炸、烹、煎、贴、烧、焖、炖、汆、煮、烩、炝、腌、拌、烤、冻、蜜汁、卷、拔丝、熏、卤、蒸等。中国烹饪讲究是全熟(凉菜和腌菜除外),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讲究口味的基础上,也要讲究色泽。又因为地域辽阔的原因,中国菜系又分为八大菜系,各有特色。 西方人在其饮食生活中,对烹调的讲究远远落后于对餐具的讲究。在烹饪中,可以大量使用现代化设备,但是烹调技术的进步,却是相当有限的。 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大大地起了阻碍作用,如饮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如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如果把“烹饪技术”和“建造技术”做类比,尤其是放到建筑产业化和装配式建筑的大环境下进行对比,是不是很有意思? 接下来我就从吃货的角度,以红烧排骨为例(有点贵),类比一下建筑产业化,从而找到自己定位~通过类比,可能发现,搞装配式建筑是咱中华民族的种族天赋也说不准…… 项目名称 红烧排骨,家常菜。此菜味道香咸,排骨酥烂,色泽金红。男女老少人都可食用。适宜于气血不足,阴虚纳差者;湿热痰滞内蕴者慎服;肥胖、血脂较高者不宜多食。 假如红烧排骨是一个项目,要完成这个项目,首先要有“施工图纸(菜谱)”。和烹饪一样,对于不同专业素养的人(厨师等级),施工图的详细程度是不同的。 对于特技厨师(设计师):菜谱?老子就是菜谱! 对于普通人(施工员):可能简单扫一眼下面的几行文字,基本就能开火…… 材料 调料:食用油:糖=3:1,老抽,料酒,醋,葱段,姜片,大料,香叶,盐,猪肋骨, 做法 排骨切小块,冷水入锅,煮沸焯排骨,.锅内倒油,待油还是冷的时候同时放入白糖,小火慢慢把糖炒化,待糖水开始变成棕红色,且开始冒棕红色的泡沫时,马上把排骨倒入锅中炒匀,接着放入姜片,花椒和香料,炒出香味后倒入少许料酒和酱油上色,点少许醋(去腥,提味),掺入清水(用热水),加入盐和葱结,大火烧开后转至小火慢慢烧至排骨粑软,然后夹去锅里的葱和大块头的香料,大火收汁,待汤汁变浓时,加入味精起锅即成. 而对于小白(学金融的业主),可能就需要有图文并茂,配料精确到克的菜谱才能施工。但是只要菜谱够详细,还是可以基本做出来的,反正是“装配式建筑”,不就是各种材料按图纸组装一下。比如下面这种菜谱~ PS:在施工图这个环节,我们反而应该向西方学习,中国菜想找到一个精确到每一个环节的菜谱太难了…… 作为业主(消费者),基于自身经济实力和专业水平,要完成一个项目,除了自己亲自动手,其实还有各种市场化方式解决方式,比如下馆子,聘厨师等等,接下来,就从项目采购角度,看看想吃这道菜,有哪些方式方法。 消费渠道一 自行采购制作法 本方案适合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且时间充裕,并且想要最大化节省成本的客户。 客户需要具备多年混迹菜市场经验+洗菜+一定的做菜技能(蓝翔毕业)+时间+刷碗+原材料支出+扔垃圾+自己对结果负责 消费渠道二 半成品净菜 随着城市商业化的发展,许多商务写字楼、创业园区往往受限于场地、煤气等客观因素,无法有效解决白领集中就餐的问题,净菜公社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它借鉴制药行业全面质量管理体系(GMP)、小锅菜的烹饪技术,生产午餐系列食品,是集半成品方便菜、各类营养滋补汤等各类产品于一身的新型商业模式,可以帮助在受限的场地条件下集中迅速供应新鲜可口的美食,并提供较高的性价比。 本方案适合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且时间充裕,想要节省成本的同时,提高效率的客户。 客户需要具备一定的做菜技能(蓝翔毕业)+时间+刷碗+原材料支出+扔垃圾+自己对结果负责 消费渠道三 大厨上门 只要支付数十元,就可以挑选星级饭店的大厨上门做饭,甚至还能代买食材。随着“好厨师”等APP平台的问世,这种全新的上门服务方式成为继在家吃饭、下馆子、叫外卖后的“第四种就餐模式”。 有些客户也会选择长期聘用顺德厨师,实际开销甚至高于渠道五,但品质有保证。 本方案适合时间充裕,对成本不敏感,想要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想要提高效率,对工程质量有要求的客户。 客户需要具备一定的时间+刷碗+原材料支出+扔垃圾,虽然需要承担厨师水平不足的风险,但是风险相对较低。 消费渠道四 线上订餐/外卖 用户通过互联网,能足不出户,轻松闲逸地实现自己订购餐饮和食品(包括饭、菜、盒饭、便当等)的一种网络订餐形式。随着网上订餐平台的兴起,网上订餐已经逐渐成为了白领阶层中的一种潮流了。 同样的,在工程项目中,异地建造,现场装配就是一种“外卖”服务。有些预制率高的小型项目,可以做到100%的场外预制。 本方案适合时间或者场地不充裕,对成本不敏感(可以额外支付送餐费),想要尽可能节省的工业化解决方案,想要提高效率,对工程质量有要求的客户。 客户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满足,虽然成本可能增加,但是总体效率较高。 如果能选择市场上现有的“菜品”,如72街排骨饭,成本不见得比渠道一高,但是需要放弃个性化。 消费渠道五 下馆子 去饭店,拿菜单,点《红烧排骨》,吃,擦嘴走人…… 本方案适合有钱人,如房地产开发商,需要高周转的那种……、 总结 中国地大物博,每个人吃红烧排骨的选择也会多种多样,同样一道菜,一定存在各种满足不同需求的方案,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客户才有发言权。 作者本人毕业于蓝翔技校高级厨师班,有特级厨师资质,有多年大型酒店厨师从业经验。多年来一直从事“集成房屋”的出口业务,服务全球有建房需求的客户。我们有一支专业化的后厨团队,提供丰富的菜品供客户选择,丰俭由人。 何为“集成房屋”?集成房屋不等于高预制率,通常情况下,我们采用“半成品净菜”的模式,将客户所需的所有材料科学配比,并进行初加工。客户收到货后,仅需按照“菜谱”的步骤组织装配,即可完工。 一般情况下,我们希望给大厨(专业客户)“配菜”,因为客户专业,对于菜品搭配本身能提出明确要求,对于“菜谱(施工图)”的详细程度也没那么高,而且自己可以查缺补漏,我们仅仅是他提高效率的一个手段。 二般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送外卖,比如我们有一些标准的户型产品,你可以直接下单,我们直接配送到家(DDP)。有些开饭店的(代理商),觉得我们其中一个产品很好,加入自己的菜单就好了,有客户点就直接来我们这里提货…… 三般情况下,我们也服务普通客户。这类客户是最多、最麻烦、最不赚钱的一类群体,自己需求不明确(没有菜谱,甚至没有菜名),专业水平欠缺,对于我们专业后厨团队的意见又表示怀疑……最终菜品搭配上出了问题(不按照推荐的菜谱),往往费用没少花,出品还很差,出品很差还说你材料不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