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小龙 | 截拳道存在的优势与缺陷~@视频

 格格的阿玛 2020-02-29

武宗的愿景是“以武学打开世界”,使命是“智者不匹夫,武者无懦夫”,价值观是“爱国、强身、正义、修己、互助、和平”。真正的中华武学是具有中华民族根本文化的核心内涵之道的,包括易学、中医、兵法、儒释道之学等高深而普世的民族文化。武学诞生于这些优秀的文化中,历代无数武林先辈倾尽毕生心血,寒暑不易,血火交融,忍常人无法忍之痛楚,立常人无法坚持之志向,于无路处开山立派,开枝散叶,始有武术之百花争艳。当今世界,也只有真正的中华武学可以科学而合理地阐释、修补、延长人的生命。武有大小,大者卫国,小者卫民。武学不仅是道学、哲学,训练人的智、仁、勇、能,提高人整个生命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更是术学,掌握真正的武术技击能力是武术之魂

截拳道的优势与缺陷 来自武宗 06:30

几十年来,人们用深刻的理论和严谨的方法,系统地剖析了作为革新主义者的李小龙,但是,这却是单向的,没有寻找到完整意义上的李小龙。

李小龙的另一面被人们忽视了。又恰恰是这一面才使李小龙得以成为李小龙,那就是他的功夫而不是其演技。

然而,他是神秘的,也正因为它(功夫)附属于李小龙,才使李小龙变得神秘。人们没有进入这一奥秘之境,也就无从进入李小龙,他们看到的李小龙终归只是拉长了的飘忽不定的影子。

功夫是李小龙体内涌动着的血。它是中华民族的魂,它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遗传密码——中华传统智慧(哲学)与民族气概。

李小龙几乎整个地拥有了它,它也是李小龙所独有的。在这里,引用美国黑带杂志的评语:对截拳道而言,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好象在跳芭蕾舞。人们已经无法拒绝经由他们的步伐,去领悟到惊心动魄的打斗艺术了。”“截拳道是一种去完善心灵的艺术,它教给人们的不只是拳术的要旨,而是教给人们人生的意义。”“截拳道是哲学化的武道,是武道哲学。

李小龙所独创的功夫之所以这样厉害,是他掌握和了解了数十种中外武术,并汲取其精华的结果。当然,一切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李小龙就由于生命短暂,而未来得及将其拳法研创得尽善尽美、无暇可击。习者在研习李小龙的实战功夫时,也应看到其缺点与不足之处,也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李小龙的逻辑,即辩证地接受新事物。

世界上很多武道大师均公认:截拳道的最大缺陷,是忽略了内功。就象很多泰拳大师那样,以超乎常人的方式进行训练:他们踢击树木、用铁球击身及以拳头冲击铁板等,使他们练就了无敌的硬功,但与此同来的却是泰拳手们普遍短命的不幸事实,因为大多数泰拳手一过40岁便全身肌肉功能明显退化,其而一命鸣呼。在李小龙的截拳道功夫论著以及他所进行的技击术的宣传教学与巡回演进中,他从不谈气功之类的内家功夫与养生功夫,他是怕会因练这些“柔软”的功夫,而丧失了自己在攻击上的锐气。他所提倡和推崇的是西方流行的那套强身与健身的训练计划。

首先可以说,李小龙不会气功,起码不擅长于内家功夫,因为他多年侨居海外,自然没有机会去猎涉中国大陆上的那些浩如烟海的名家名派的内家功夫,这也是李小龙生前所抱憾的。当然,他也可能是没有学气功的欲望,因这可以从他的言论中看出。况且,截拳道是一种非常“直接”的拳道,而外家功夫比内家功夫自然更要“直接”得多。再说,内家功夫的见效也太慢了,从李小龙性格上的角度来讲,他是没有耐心去学习或学好内家功夫的。“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句千古铭训反映在李小龙身上还是比较应验的。

内功高深之人,当身体受到外力和外来侵害时,他的内气很自然的便会形成一道无形而又坚韧的屏障,以抵抗外来的冲击,并且还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对内伤及气淤进行化解和治疗,遗憾的是李小龙却没有具备这些自卫的功夫。对于李小龙之死,来自香港武术界的说法是:练功过度,或练功不得法,同样会损害身体甚至导致暴躁。所以练功者必须学会调息运气,否则就会百病丛生,直至晕厥发生意外。在这里,我们虽不能确认李小龙死亡的直接原因,但可以推断:李小龙日常不辅之以内功的训练与调节,而导致身体垮了下来。当然,有些教头指责李小龙“练功不得其法”,也并非无稽之谈。如果李小龙真去练习了能修心养性的内家功夫,那么他的性情,也就不致于这么浮躁和暴躁了。李小龙犯了“欲速则不达”之大忌。

而对于研习者来讲,截拳道实际上并不太适宜初学者,而适宜于有相当功底的人。因为是李小龙集自己20多年来的练功心得与体会而创编出来的,它亦是世界上各种武道的精华,你不可能会一下子学得到、学得会、学得好。此外,李小龙虽也强调“悟',但对于初学者来“悟”不出什么深邃的“道”的,所以必须有一个刻苦而较长的适应和磨炼过程。就象学习汽一样,你不可能一开始就操动方向盘在马路上疾驶,而是先练习原地驾驶,再进行场地训练,后才由教练陪伴而,上路行驶,最后才是单独驾驶。谈到武功也是一样,最好是有了相当的基楚再研习较为高深的技巧。如你以前曾研习过别的功夫或练过传统武术,那更好,因为有了基习练截拳道,则必然如虎添翼。况且李小龙生前也一贯反对保守,并唯恐初学者盲目崇拜自己的功夫,他更反对初学者只学截拳道,而把各门传统武学抛弃。因为那样的话,将会失去创新的机会。事实上,由于历史原因,在六七十年代,李小龙即使想回大陆学习内功也是不可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