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3岁小伙饿死家中:无节制的宠溺,真的会害死人!

 苍木先生 2020-02-29

曾经有媒体报道过:一位23岁青年饿死家中的消息。乍听到这样的新闻,让无数人为之惊叹!一连串的问号在脑中盘旋。是他有重病?还是他无至亲?还是心存死念?抑或是……?然而结果却出人意料。他有着健康的身体,他也不想死。那他怎么还会饿死家中呢?

根据他周围人的说法,他不能算饿死的,是懒死的,他懒到什么程度呢?从不洗衣服,穿脏了就扔掉;变卖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靠着去村上各家讨饭吃为生;吃到一顿饱饭后,能睡一两天;为了取暖,烧床;大便都懒得出门,方便后在堂屋地下刨个坑用土一盖就完事了。

记得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对商人夫妻,他们对孩子娇生惯养,从小到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喝拉撒都不让孩动一下手指。有一次他们要出远门做一笔买卖。于是就烙了一块大饼,套在孩子的脖子上,完全够他吃半个多月。可是,夫妻俩十来天后回家一看。孩子却饿死了,大饼只吃了接近嘴巴边的一点点。

故事中的孩子也是懒死的,连自己转头和转饼都不愿意。而现实中的小伙也是一样的,懒到上大号都不出去,懒到吃完饭就睡觉,已经完全丧失了自主生活的能力!起初他还会会走出去寻求别人的施舍,亲朋的帮助,然而,从小好吃懒做的他最后到了连别人送上门来的东西都懒得往嘴送,饿死家中也就成为必然。最后没有了诧异,没有了惊叹!有的只是反思。

看一下懒汉小伙的成长经历:8岁时,父母出门时还把他用担子挑着,不让他走路。学校老师只要严厉一点,父母第二天就会找到学校。10岁时,也试着干活,父母看见后就说,你到一边玩儿吧,别累着了。13岁时,父亲因为肝病去世。母亲仍然宠着孩子,一点农活也不让他干。母亲身体越来越不好,不得不叫孩子去干活时,孩子根本不干,一不高兴就打母亲。18岁时,母亲积劳成疾因病去世。23岁,下了几天大雪,亲戚估摸着小伙好几顿没吃饭了,就提着饭、拿着被子到他家去,结果发现他全身僵硬,已经断气了。

综观两个饿死的人,他们都有无比宠爱他们的父母,都是把他们当成手心的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什么事都不让做,从而养成了他们懒惰的习惯,也导致了他们什么都不会做,有食物在身边也不知道怎么做吃,更懒得做。只要父母不在身边或者不在了,他们的生活也就没有了支撑,只能听天由命,最终都被饥寒带走了生命。

可以说,父母的溺爱谋杀了年轻人基本的生存能力,是他们饿死的罪魁祸首。正是因为父母对他们的娇生惯养,才导致他们什么都不会做,才养成了他们好逸恶劳的习惯,才养成了只知道得到不知道付出。他们就是被父母豢养的“宠物”,离开依附就难以自理。

正所谓“惯子如杀子,慈母多败儿”,孩子过度依赖父母,一旦没有了他们的照顾,一个人就完全生活不了了。父母一味溺爱,没有好好教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等同于毁掉了孩子本该正常的生活,让他的将来更加痛苦。可见一个人太懒以及父母过于宠爱对一个人所造成的危害有多严重!

然而,溺爱已经不再是富人的专利,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大部分人似乎都认为,溺爱孩子只会是富人做的事。因为富人物质生活充实无忧,溺爱孩子有充分的条件,而优渥的生活条件,也很容易把孩子培养成世俗眼中的“败家子”。

如今,物质生活条件好了,普通家庭也能给予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充实的物质享受。而长辈们因自身经历,童年时期便饱受物质匮乏的困扰,生活上并不能够随心所欲,他们必须隐忍和减少欲望,才能应付生活。所以,当生活条件好了,他们再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子女在物质上受到委屈。

现今社会,家庭或贫或富,都有可能出现溺爱孩子的长辈。因为每对夫妻都只生养一两个孩子,因此把孩子都看得很重,生怕孩子磕磕碰碰受到委屈,基本什么事都是父母代劳。父母过分宠溺,使得孩子不知道生活的艰辛,更不懂得劳动的价值。只知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生活常识都不懂也不会。

在许多普通家庭的观念里,许多长辈奉行着“再穷不能穷孩子”的思想。他们会为此而竭尽所能,让孩子衣食无忧,过得更舒坦。甚至有些人情愿自己凑合,也不愿让孩子委屈。溺爱,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下产生的。

也有人说“寒门再难出贵子”,因为父母长辈的宠溺,让寒门的子弟,学会了享受,丧失了拼搏的动力。更在天时地利等条件完全劣势的情况下,他们彻底没有了与富贵子弟角逐的资本。父母的溺爱,就是一场最残酷的谋杀!

然而,现实中,许多家长正用溺爱毁掉孩子,毁掉自己的家庭。有女子因为母亲没钱给她,在大庭广众之下殴打清洁工的母亲。有男孩因为父亲没钱买苹果手机而辱骂殴打父亲,甚至不让吃饭。有孩子因为要想某些玩具而撒泼打滚,撕咬父母。

被父母宠溺的孩子,通常表现:自理能力差,从不主动干活;在外人面前发脾气,不尊重长辈;很难使唤孩子做事,做事必须谈条件;孩子很自私,常拒绝分享自己的东西;时常想要控制父母;很难被满足。发现有这个苗头,一定要进行纠正。若不改正,长此以往,孩子步入社会,会因为自己不再是“中心”而产生心理落差,变得极端自私、性格孤僻。

要培养孩子的勤劳,要舍得放手!不要总认为孩子小,许多事情都舍不得让他做而事事代劳,久而久之,孩子没有机会练习,渐渐地,很多事情就真的不会做也不愿意做了。有个育儿专家曾经说过,“贱养”的孩子更能自立,只要没危险,都可以给孩子去做!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物质上的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困。这些被溺爱而出现问题的孩子精神上不仅贫困,更是到了饥饿难耐的地步,因此会有饿死家中的悲剧的发生。

现在一些青年拥有的是生命,缺的是让生命之树常青的能力。一些青年拥有的是知识,缺的是运用知识的能力,有的是爱,缺的是爱的能力。有的是物质上的富足,缺的是心灵的丰盈。心灵的饥饿让一些青年正在死亡线的边缘徘徊。

溺爱孩子通常的表现形式:

特殊待遇:孩子在家中的地位高人一等

过分注意一家人时刻关注他照顾他

轻易满足: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生活懒散:生活起居学习工作没有规律,想怎么样怎么样

祈求央求:明明该做的事,却哄着求着他去做

包办代替:明明可以自己完成的事却总是不舍得他去做

大惊小怪:孩子只要出了一点点小事就大惊小坏

剥夺独立:为了绝对安全,完全剥夺独立的权利

害怕哭闹:只要孩子一哭,什么原则都抛下

当面袒护:在孩子做错了事,不指责反而当着面袒护他

父母是孩子长大过程中的引路人,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这些在严重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与父母成为生死敌人,最终变成了“狼心狗肺”的“白眼狼”。不懂感恩的孩子,成人后比狼更可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