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历史和文化悠久的国家,从伏羲立人文以来,中华大地的文化就一直延续着,即使中间有过外敌入侵,文化也依然挺立,而不像其它文明古国那样,彻底断送。 可以说中国是一个以大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国度,忠孝是中华民族的根,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石。一个人能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才华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人品,而中华民族最看重的人品就是忠和孝。 庄子说: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亲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子;君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臣。 孝子不奉承他的父母,忠臣不谄媚他的国君,这是忠臣、孝子尽忠尽孝的极点。凡是父母所说的便都加以肯定,父母所做的便都加以称赞,那就是世俗人所说的不肖之子;凡是君王所说的就都加以应承,君王所做的就都加以奉迎,那就是世俗人所说的不良之臣。 世俗的看法就必定是正确的吗?世俗人所谓正确的便把它当作是正确的吗?世俗人所谓好的便把它当作是好的吗?被别人说自己是个谗谄的人,定会勃然大怒颜容顿改;说自己是个阿谀的人,也定会忿恨填胸面色剧变。 对于忠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父母、君主都是人,不可能完美,也不可能不犯错。没有哪个人可以什么都懂,没有哪个人可以主导一切,是人总会是不足的地方,总会有犯错的时候。因为地位关系,可以在他犯错的时候不直接对抗,但不能盲目跟进,明知是错还要错下去,这是极其愚蠢的。 忠孝,不是去盲从父母和君主,对的要跟从;错的还是跟从的话,不仅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父母君主。一个人的小错,也许只是自己承担,可能也没有很大的后果。如果是君主有错,不仅不从中纠正,还要跟从的话,可能就是大错,损害整个国家。 人处尘世当中,其实与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每个人的地位,所从事的工作有所区别罢了。在尘世中,不得不跟世俗人为伍,与世俗是非观念相通,却又不把自己看作是普通的人,处处体现高人一等,这真是愚昧到了极点。 知道自己愚昧的人,并不是最大的愚昧;知道自己迷惑的人,并不是最大的迷惑。最迷惑的人,一辈子也不会醒悟;最愚昧的人,一辈子也不会明白。 行走在一起的三个人,其中一个人迷惑,所要去到的地方还是可以到达的,因为迷惑的人毕竟要少些;三个人中两人迷惑就徒劳而不能到达,因为迷惑的人占优势。如果天下人全都迷惑不解,那就是太令人可悲吗? 一艘远洋航行的船,船员迷惑,还可以补救;舵手迷惑了,那只能是迷失在茫茫大海中,失去方向,最终被大海吞噬。 大海航行要舵手的耳清目明,家族兴旺要父母的言传身教,国家昌盛要君主的以身作则。忠,是父母所说所做的反馈表达;孝,是君主所思所想的理想信念。是对,无需肯定和赞扬,世人也知道;是错,何必去应承和逢迎,历史终会给予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