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写遭遇祸乱的诗。对此诗主旨,历来颇有争议。一说是没落贵族的悲观厌世之作,一说表现政繁赋重,民不堪其苦,叹其不如草木无知无忧之作。还有人认为是女子爱慕一位未婚男子的恋歌。而《毛诗序》说:“《隰有苌楚》,疾恣也。国人疾其君之淫恣,而思无情欲者也。”认为是桧人痛恨其国君荒淫无耻,盼望有一位清心寡欲的国君。仔细玩味此诗,觉得诗中表现的是一种极端的悲苦,如果没有大悲大苦,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谁会羡慕世间的动植物呢!联系桧国在东周初年被郑国所灭的这段历史,方玉润认为:“此遭乱诗也。”“此必桧破民逃,自公族子姓以及小民之有室有家者,莫不扶老携幼,挈妻抱子,相与号泣路歧,故有家不如无家之好,有知不如无知之安也。”(《诗经原始》)此说最切合诗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