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周成王七年
周公摄政七年,成王年长,能听政。于是,周公还政于成王。
成王营成周 成周原名洛,亦称洛师,居“天下之中”。初,武王都镐京,是为西都;后欲营成周而未果。至是,王欲如武王之志,乃使召公先至洛视察地形,后使周公亲往营建,修筑成周于瀍水东岸,兴建王城于瀍水西岸(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总称洛邑,是为东都(从《史记》。《尚书大传》系于成王五年)。
召公作《召诰》 成王在丰(今陕西长安沣河西岸),使召公到洛“相宅”,召公恐王惰于政事,故因相宅以作诰,告诫成王要以夏商亡国为鉴,敬重德行,永受天命。
周公作《洛诰》 周公往营成周,派使者献卜兆,作《洛诰》:周公请成王“往新邑”,主持政务。成王“迁宅于成周”,并举行祈福典礼,后以“四方迪乱未定”,复西归镐京,命周公留守洛邑,周公从之(《尚书·洛诰》。《文物》1983年六期载杨宽《释何尊铭文兼论周开国年代》,认为周公摄政只有五年,营建成周、成王听政、作《召诰》和《洛诰》、周公留洛,皆在成王五年,亦即摄政五年。《史记》、《尚书》七年云云,乃沿用从克商后计年习惯。从克商算起,于兹七年,适当成王五年。兹列此备考)。
来自: 蚂蚁上树啃大树 > 《西周大事件编年》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洛邑(雒邑)
洛邑(雒邑)?雒邑一般指洛邑洛邑,周代洛阳的古称,“八方之广,周洛为中,谓之洛邑”。周武王迁九鼎,周公致太平,营以为都,是为王城,至平王居之。”王城与成周城周公主持营建的洛邑被称为“成周”...
采王国维看法而伪造的青铜器〈何尊〉伪铭文
采王国维看法而伪造的青铜器〈何尊〉伪铭文。此一伪铭文写手,就完全接受了王国维的观点来写成此一篇伪铭文。王国维认为《尚书洛诰》的情节,是发生在成王五年,即他所说的『《洛诰》曰:惟七年,是岁...
为什么洛邑是最早的中国?
为什么洛邑是最早的中国?看来好像成周开建前两年,还没有成周的时候,成王就已经迁到成周,这好像不大可能。成王有个特殊情况,武王二...
王占奎:何尊铭文的釋讀與營建成周的紀年問題
據前文分析,當年召公先在戊申日到洛邑,周公於乙卯日抵洛,然後王在三月乙卯之後、甲子之前的某日來到洛邑,而此銘所記王來奠新邑是在...
周公营建洛邑相关问题考释
周公营建洛邑相关问题考释周公营建洛邑相关问题考释史善刚 董延寿 《 光明日报 》( 2013年06月01日 11 版)关于周公营建洛邑一事,学界有两种不同看法:或曰周公营建洛邑有两个,一个是王城,一个是...
彭裕商:《新邑考》复盘与导读
“洛”地所指,有双城说(认为周初在洛所作为两城,即成周与王城)、包摄说(周初所建仍为两城,但统称为成周,或王城为成周的一部分)...
毛天哲:国宝何尊考释(重订稿)
毛天哲:国宝何尊考释(重订稿)哲已考证,器主毳(毳卣盖铭写作毛)是毛叔鄭次子中旄父(盩伯毛,顾命毛公)的名讳。从毳(毛)能用赏赐...
朱鳳瀚:《 召誥》《洛誥》、何尊與成周
三、洛邑之王“宅”與“王城”如從武王去世後次年計算成 王五祀,則此年亦應是周公攝政第五年,而此時比《召誥》所記召公“先周公相宅...
河南洛阳是如何窃取“中国”的?中国=成周=洛阳=宅兹中国的妄想
陕西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何尊】之所以成为河南考古界乃至中国考古学界鼓吹河南洛阳为“何以中国”的依据,与对【何尊】铭文内容的错误解...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