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破04 其他等值线图——《地理图表完全解读》2020年高考地理

 锦诗BGMENG 2020-03-01

考向1  等降水量线图上降水量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典例一

2019届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下图示意我国某沿海省份一城市某年等降水量线分布,该年降水量接近当地多年平均值。据此完成1—3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该年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

A.甲B.丙C.乙D.丁

2.推测M区域年降水量较大的原因是

A.河水蒸发量大,水汽充足B.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

C.距海较近,受海洋影响大D.城市的热岛效应显著

3.该省份的自然植被主要是

A.落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

1.根据图示信息,只有甲地降水量在550毫米以下。故选A

2.该区域降水量多在800毫米以下,因此应位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北侧的沿海地区,降水主要来自东南海洋,由图可知,M区域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故年降水量较大。故选B

3.根据图示信息,该城市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因此应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自然植被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选A

1A  2B  3A

典例二

下图是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根据材料,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本题要结合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来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西部年等降水量的分布大致从沿海向内陆递减,主要由于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而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其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因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等降水量线图用以反映某区域的降水量多少和分布,是等值线图中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高考常考查的一种形式。判读的关键是抓住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1.判读数值大小及递变

1关注图中降水量的最大值(如图2R地)、最小值(如图1中丁地)并且能计算出降水的最大差值。

2关注等降水量线数值的递变规律,明确其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图2中由南向北递增)。

2.描述延伸方向

1若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或季风),降水多的区域表示沿海,反之表示内陆

2若与等高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拔。

3)若与山脉走向平行,降水多的区域为迎风坡,反之为背风坡。例如第一组例题中安第斯山脉南部,西坡降水多于东坡。

3.观察形状变化

1若闭合可能为多雨中心(原因可能是迎风坡,如图2Q地),也可能是少雨中心(原因可能是背风坡或内陆盆地等),其判读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

2若等降水量线弯曲,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降水多少,并分析其原因。

4.把握疏密程度

1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大,一般山区或山地迎风坡等降水量线比较密集。如图1中甲地附近。

2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小,一般地势平坦的平原、高原等降水量线比较稀疏。如图1中丙地南侧。

2018年高三省际名校联考)读我国某地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最大差值是

A960mmB600mmC1000mmD1200mm

2.该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B.由四周向中间递增

C.由东南向西北递增D.由西南向东北递增

3.影响该地区年降水量等值线弯曲闭合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B.地形地势C.洋流D.大气环流

【答案】1A  2C  3B

【解析】1.由图可知,区域最大降水量是2000—2200mm,最小值是1200—1400mm之间,因此年降水量的差值是600—1000mm,据此选A

2.根据图中的数值分析可知,该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故选C

3.结合图中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可知,该地区年降水量等值线弯曲闭合的区域,为山区,受山地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这些地区降水较多故选B

2019届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青海省地形差异显著,东北部由阿尔金山、祁连山数列平行山脉和谷地组成,西北部为柴木盆地,南部是以昆仑山为主体并占全省面积一半以上的青藏高原。每年降雪初始日至降雪终止日为雪季降雪始日期等值线数值越大,初始日期越迟;降雪终止日期等值线数值越大,终止日期越早。下图示意19622012年青海省平均降雪始、终止日期的空间分布,完成46题。

4.旧地中,雪季最长的是

A五道梁B.冷湖C.贵德D.格尔木

5.影响冷湖雪季长短的主导因素足

A.地形地势B.纬度位置C.距海远近D.大气环流

6.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青海省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大部分地区降雪初始日期提前B.大部分地区降雪终止期提前

C.大部分地区雪季延长D.大部分地区积雪厚度增加

【答案】4A  5A  6B

【解析】4.降雪初始日期等值线数值越大,初始日期越迟;降雪终止日期等值线数值越大,终止日期越早。根据图中数值,四地中,雪季最长的是五道A地点初始日期数值大,终止日期数值大,雪季较短,BCD错。故选A

5.图中冷湖雪季短,影响冷湖雪季长短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A对。冷湖纬度较高,距海远,雪季应较长,但是冷湖处于青海北部山地背风坡降水(雪)较少,纬度位置、距海远近不是主要因素,BC甲地大气环流相同,D错。故选A

6.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青海省大部分地区降雪初始日期推后,A降雪终止日期提前,B雪季变短,积雪厚度减小,CD错。故选B

72019届湖南省衡阳县江山中英文学校高三第二次月考)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下面左图为我国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单位:mm),该区域著名景点——“佛掌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北岸(凸岸),因其沙丘之形与其在江面中的倒影,酷似一合掌祈祷的佛掌而得名。沙丘所在地秋末至春末期间劲风如飓。

1)说明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说出沙丘快速增长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7.【答案】(1特点:东南多,西北少;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沿河谷向上游递减);东南部降水量变化大,西北部降水量变化小。

原因: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东南部受地形抬升降水多,变化大,越往西北降水减少。

2)秋末至春末沙丘快速增长的季节。因为秋末至春末为雅鲁藏布江枯水期,河流水位下降,沙丘所在凸岸附近河沙出露;冬季风受河谷“狭管效应”风力强劲,河沙经搬运堆积,沙丘快速增长。

【解析】(1)结合图中的年降水量可看出,东南数值大,降水多,西北数值小,降水少,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等值线密集,西北等值线稀疏,可看出东南部降水量变化大,西北部降水量变化小。原因是该地降水受西南季风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东南部受地形抬升降水多,变化大,越往西北受西南季风影响越小,降水减少。

2)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沙丘中沙子的来源是河流从上游搬运下来,在此堆积形成的;沙丘快速增长的季节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河沙出露,二是风力较大;秋末至春末沙丘快速增长的季节,因为秋末至春末为雅鲁藏布江枯水期,河流水位下降,沙丘所在凸岸附近河沙出露;冬季风受河谷狭管效应风力强劲,河沙经搬运堆积,沙丘快速增长。

82019届山西省临汾市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雅安地处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山川秀美,地理位置独特。雅安有蜚声全国的三绝:雅雨、雅鱼和雅女。一绝:雅雨,雅安有“华西雨屏”、“雅州天漏”之称。年降水日数多在200天以上,且有70%以上的降水发生在夜间,很多时候雨从入夜开始飘落,天明即云散雨收。二绝:雅鱼,雅安鱼品质优越,是高原山区特有的品种,目前数量不多,被列为四川省二级保护鱼类,喜栖在水质清新、水量充足、具有沙砾地质的冷水溪流中,且水流中有充足的氧,最适生长水温为18—22℃。低于8℃或高于24℃,食欲减退,生长减缓。三绝:雅女,站在大街上看来来往往的雅安美女,个个身材高挑窈窕,肤色白净,皮肤细腻,且娥眉美目,说话柔声细气,观之赏心悦目。

材料二  下图为四川盆地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下表为雅安气候资料统计图。

 

1)结合材料二,分析雅安“天漏”的形成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大气热力性质及热力环流相关理论,分析雅安夜雨多的原因。

3)结合材料,从自然方面分析雅女皮肤细腻白皙的原因。

8.【答案】(1)受夏季风暖湿气流的影响;位于河流沿岸,水汽丰富;三面环山的河谷地形,水汽不易扩散;地形抬升形成降水(或地形雨)。

2)盆地地形,河湖较多,空气潮湿,云层多且厚;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不多),对流不旺盛,大气稳定;夜晚大气的逆辐射较强,低层空气相对温暖产生对流;加之盆地四周沿山坡下沉的气流多,造成盆地底部夜晚气流上升较旺,形成夜雨。

3)雅安阴雨多、日照少,紫外线辐射相对较少;空气湿润,风力小、温差小,对人的肌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解析】(1)联系降水形成的条件回答,一是要有充足的水汽,二是使气块能够抬升并冷却凝结,三是有较多的凝结核。雅安受夏季风暖湿气流的影响,且位于河流沿岸,水汽丰富;三面环山的河谷地形,水汽不易扩散,利于抬升形成降水(或地形雨)。

2)从图中可以看出雅安属于盆地地形,河湖较多空气潮湿,云层多且厚。再根据热力环流有关知识进行回答,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不多),对流不旺盛,大气稳定;夜晚云层(上部迅速变冷,)大气的逆辐射较强,低层空气相对温暖产生对流;加之盆地四周沿山坡下沉的气流多,造成盆地底部夜晚气流上升较旺,形成夜雨。

3)空气中水汽含量大,皮肤能保持充足的水分,再加上阴雨天气多,太阳紫外线辐射少,对人的皮肤伤害比较小,有利于皮肤的保护。

考向2  与太阳辐射相关的等值线图判读

2018届湖南省湘中名校高三11月联考)下图中图1为我国某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单位:兆焦耳/2分布图,图2表示该地区某地理要素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2中的等值线最可能表示

A年降水量等值线B年日照时数等值线

C.≥10 ℃年积温等值线D等高线

2两图中的等值线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主要表现为

A年降水量越多年太阳辐射总量越大B年日照时数越长年太阳辐射总量越大

C积温越高年太阳辐射总量越大D海拔越高年太阳辐射总量越大

3导致图中甲、乙两地等值线数值差异明显的共同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拔C年降水量D年蒸发量

1.图示为山东半岛,属于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介于400—800 mm之间,A错;该区域≥10 ℃年积温在4 000 ℃左右,与图中数值不符,且积温(即热量)自北向南递增,C错;山东半岛海拔多在500米以下,D错;最有可能是年日照时数等值线,B对。故选B

2.两图中的等值线为太阳辐射总量和年日照时数,二者的相关性与年降水量、积温和海拔无关,所以ACD项错;年日照时数越长,年太阳辐射总量越大,B项对。故选B

3.影响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有:纬度位置、地势和天气等;影响年日照时数的因素有:天气、地形等;但地形对两者影响的角度不同。二者共同的因素是天气,而影响天气的主要因素是降水量,降水量多,阴天多,年太阳辐射和年日照时数少;降水量少,晴天多,年太阳辐射和年日照时数多。故选C

1B  2B  3C

与太阳辐射相关的等值线图判读

等太阳辐射量线分布图、等云量线分布图、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等是近年等值线图考查的一种新形式,这些图都具备等值线图的一般特征在判读方法上与其他等值线图也有很大的相似性,在判读时可以充分借鉴其他等值线图的判读技巧。

1  某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等值线分布图

2  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线分布图

3  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

与太阳辐射相关的等值线图判读时遵循等值线图的一般判读方法,同时在分析其影响要素时,一般从纬度、地势、天气等角度进行回答。

1.看极值

读出图中最大值(如图1点数值最大,介于6 0006 500之间)、最小值(如图1点数值最小,介于3 0003 500之间),求出差值大小。

2.看整体趋势

关注等值线数值大小的分布趋势,分析其数值变化规律(增大、减小方向)等(如图2中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3.看走向

看等值线的走向(如图3中成都西侧年日照时数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弯曲方向(如图2中乙地区附近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线由南向北弯曲)、闭合(如图1两地,图2中甲地)及疏密(如图1地附近等值线密集,图2中丙地等值线比丁地稀疏)。

4.析成因

与太阳辐射相关的等值线图在成因分析上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具体分析。

1等值线的走向多与纬度、地势高低、山脉走向(迎风坡、背风坡)、海陆位置有关。

2等值线的弯曲多与地形有关(如图1地,图2中乙地附近)。

3等值线的闭合与地势高低(如高原、盆地)、山脉走向(如迎风坡、背风坡)等有关。

4等值线的疏密更多地与地势起伏大小有关(如图1、图3中等值线密集区都与地势起伏大有关)。

特别提示  太阳辐射强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如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尘埃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但由于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很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2018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下面分别“我国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和“我国台湾省地形图”。据图完成13题。

1.影响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A.纬度位置B.天气状况C.海陆位置D.地形

2.影响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东西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A.纬度位置B.天气状况C.海陆位置D.地形

3.导致甲地附近的等值线向南突出的根本原因是

A.纬度位置B.天气状况C.海陆位置D.地形

【答案】1A  2B  3D

【解析】1.读图可知,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自南向北递减,是由于南部纬度低,年均正午太阳高度大,北部纬度高,年均正午太阳高度小,所以南部太阳辐射总量较北方大。故选A

2.读图可知,台湾省东部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较西部地区少,是由于东部地区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阴雨天多西部地区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总量大。故选B

3.读图可知,图中甲地等值线向南凸出,说明该地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周边地区低,结合右图可知,甲地靠近海洋,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降水量大,年太阳辐射量少,主要因素为地形。故选D

2019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读湖北省某月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布图(单位:小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据统计,武汉市全年实际日照时数可达到1950小时,据图判断,图示月份最可能是

A1B4C7D10

5.下列关于甲、乙两地实际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受夏季昼长影响,日照时间长,故日照时数较大

B.甲地受背风地形影响,气流下沉少雨,故日照时数较大

C.乙地受盆地地形影响,水汽难以扩散,故日照时数较小

D.乙地受地形抬升影响,湿润多雨,故日照时数较小

【答案】4C  5C

【解析】4.武汉市全年实际日照时数可以达到1950小时,则每月平均日照时数为162.5小时,图中该月武汉市日照时数为230240小时,远大于月平均日照时数,说明该月晴天多,白昼时间较长。武汉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天气,降水少,晴天多,且白昼时间长。故选C

5.从图中等值线可知,甲地日照时数为240250小时,乙地为160180小时,甲、乙两地纬度相当,夏季昼长相同,A错;甲地位于平原,乙地位于盆地,没有迎风坡、背风坡的差异,乙地也没有地形雨,BD错,可能是乙地受盆地地形影响,水汽难以扩散,日照时数较小C。故选C

6.云量是以一天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的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是________(取值范围),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图示区域降水分布特点。

2分析乙处等值线向北弯曲的原因。

3)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方,请分析青藏高原太阳辐射能丰富的原因。

6【答案】15052  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各地降水差异大。

2)由于西南季风沿雅鲁藏布江河谷北上,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冷凝,形成云雨,因此河谷附近云量比两侧多,且沿河谷往北向青藏高原内部,受西南季风影响越来越小,云量也就逐渐减少,因而云量日均值等值线向北弯曲。

3)青藏高原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海拔最高,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前通过大气层的光程较短;高原上大气的密度较小(空气稀薄),大气中的水汽、固体杂质含量较少,云量少,降水少,大气透明度好。

【解析】1读图,根据等值线的变化规律,甲地为递增均势,所以云量平均值是5052之间。根据图中的云量分布均势,云量大,降水较多,可以判断,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图中云量的区域差异,表明各地降水差异大。

2读图可以判断,乙处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位于雅鲁蔵布江谷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沿雅鲁藏布江河谷北上,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冷凝,形成云雨,因此河谷附近云量比两侧多,且沿河谷往北向青藏高原内部,受西南季风影响越来越小,云量也就逐渐减少,因而云量日均值等值线向北弯曲。

3)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一是因为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二是因为海拔最高,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前通过大气层的光程较短,被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三是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的密度较小,大气中的水汽、固体杂质含量较少,大气透明度好四是云量少,降水少,晴天多。

考向3  林线海拔等值线图上森林分布特点及成因分析

林线,通常指高纬度或高山地区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专家测得中国林线的生长季平均气温为8.2℃,有的科学家研究证明,林线也是一条生长季平均土壤温度大约为6.7℃的等温线。就是说,树木在生长期对脚下的土地有一个总的热量要求,低于这个要求,生命活动就无法进行。读中国林线高度等值线图(单位:m),完成12题。

1.关于我国林线高度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北方林线低是因为纬度高,气温低B.青藏高原南部林线高与西南暖湿气流有关

C.西北林线比东北高是因为西北干旱D.图中有些地区的林线高度只是理论高度

2.往往郁闭的森林越不过林线,但稀疏的林地往往可以突破林线的高度。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因为有的树生命力更旺盛

B.因为郁闭的森林遮阴作用导致树下土壤的温度达不到树木生长所需要的热量

C.因为遮阴作用差异导致郁闭的森林比稀疏的获得光照少,难以生长

D.因为林线以上降水量不足,不足以供应郁闭的森林生长,但稀疏的林地可以

1.由题干可知,林线高度是由平均气温最高值决定的。西北地区大陆性强,夏季气温高,所以林线高,C不正确。故选C

2.材料中树木在生长期对脚下的土地有一个总的热量要求,低于这个要求,生命活动就无法进行。”B正确;决定森林上线的因素是温度,而不是光照和降水,ACD错。故选B

1C  2B

山地林线高度的影响因素

林线高度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等温线相吻合。若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10,森林就不能正常生长,只能生长草甸或灌丛。林线高度受热量和水分两个因素共同影响。

1)影响热量的主要因素

纬度:通常纬度越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越多,热量越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山地林线分布越低。

坡向: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阳坡热量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较高;阴坡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2)影响水分的主要因素

纬度:受信风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中低纬度地区,降水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坡向: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迎风坡降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风坡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海陆位置:同纬度地区相比较,沿海地区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林线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上、由于低温、风及土壤等条件影响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林线海拔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林线海拔等值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地形C.夏季风D.海陆位置

2多条林线海拔等值线的走向在图示甲区域发生弯曲,其首要影响因素是

A.河流与盛行风向B.地势与土壤类型C.降水与山脉走向D.气温与纬度位置

【答案】1A  2C

【解析】1.图中我国东北地区的林线海拔等值线基本和纬线平行,沿着东西方向延伸,所以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林线海拔等值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A对;东北地区西面是大兴安岭,北面是小兴安岭,东面是长白山,中部是东北平原,不同的地形类型并没有改变林线海拨等值线的走向,B错;东北地区的夏季风是东南风,图中我国东北地区的林线海拔等值线并不与东南季风垂直,而是沿着东西方向延伸,C错;我国东北地区的林线海拔等值线基本和纬线平行,与距海远近没有直接关系,D错。故选A

2.林线海拔等值线的走向在图示甲区城向南弯曲,主要是由于该区域位于太行山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故选C

2018届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下图示意新疆雪线高程等值线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新疆雪线高程的分布特点是

A.全境雪线基本与纬线平行B.天山地区雪线呈弯曲分布

C.雪线高程大致随纬度的增高而下降D.阿尔泰山雪线与山脉走向平行

4.与天山东段相比,天山西段雪线高程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西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B.地处伊犁河谷地,空气湿度大

C.临近大西洋,水汽来源充足D.海拔高,对空气的抬升作用强

【答案】3C  4A

【解析】3.从图中看天山西段伊犁河谷地雪线并没有与纬线平行A错误;天山东段雪线与纬线平行B错误;雪线高程大致随纬度的增高而下降,C正确;阿尔泰山西北东南走向,雪线大体东西走向,没有与山脉走向平行D错误。故选C

4.西段雪线低的原因是西段伊犁河谷地,地形西宽东窄,向西敞开,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的深入,受地形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降水丰富故选A

52019届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林木线,简称为林线,亦有人称之为森林界线。该线是指分隔森林因气候、环境等因素而能否生长的界线。在该线以内,森林植被可如常生长;然而一旦逾越该线,大部份森林均会因水分、气温或其他气候原因而无法生长。林木线有时也会受地形影响。

材料二  高山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下图为我国高山林木线海拔等值线分布图及阴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单位:米)。

1)描述图中90゜经线以西林木线的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2)甲地为阴山,分析阴山南北坡林线高度差异及其原因。

5.【答案】(1)大致呈东西走向;数值由南向北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或纬度或热量)。

2)南坡高(或北坡低、或南坡高于北坡)。南坡为向阳坡,获得热量多,气温偏高;南坡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偏多。(或:北南坡为背阳坡,获得热量少,气温偏低;北坡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偏少。【解析】(1)读图可知东经90°以西地区,林线基本与纬线平行,为东西走向,受纬度变化的影响,随着热量条件的变化,林线自南向北海拔越来越低。 

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阴山南坡为阳坡且为夏季风的迎风坡,水热条件优于北坡,所以林带分布上南坡高于北坡。 

考向4  地租等值线图中地租分布和城市功能区选址的判断

下图示意我国中西部某地区的地租等值线分布,①②③三地分别为三个城市的商业中心且地租相等,地租等值线的等值距相等。读图,回答13题。

1N点地租等于M点地租时,H点地租可能

A.低于E点地租B.等于E点地租C.高于F点地租D.等于F点地租

2K处地租等值线明显向外凸出的原因是该地

A.有交通干线经过B.人口稠密C.距离市中心近D.地形平缓

3从地租变化的一般规律看,G点最可能是

A.住宅区B.工业区C.交通用地D.农业用地

1.据材料可知,①②③三地分别为三个城市的商业中心,因而可推断其为三个地市地租最高峰;由于三地地租相等,地租等值线的等值距相等,故当N点地租等于M点地租时,N点地租等于F点地租;H点的地租高于N点地租,故H点的地租高于F点地租。故选C

2K处地租等值线外凸,表明该地地租比两侧高,而K处距离③城市商业中心比较远,因而可推断其是受交通线影响。故选A

3.据图可知,G点远离市中心,且地租较低,最可能是农业用地,D项正确。住宅区往往分布在商业区的周围,工业区分布在住宅区的周围,AB项错误;交通用地形态上呈条带状,C项错误。故选D

1C  2A  3D

判读地租等值线图的两点技巧

一是把握好地租变化的总趋势。通常先找出上的极值,即区域地租最大值或最小值,再判断区域地租递减或递增的总趋势。例如本题析图中,用虚线箭头表示地租递减趋势,这样做可以提高解题效率。

二是把握好影响地租变化的主要因素。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有很多,要进行综合分析,但一定要牢抓住距城市中心的距高和交通通达度这两个主要因素。例如,地租最高峰的形成原因是位于城市中心,一般有多条道路经过,交通通达度最好;地租等值线向低值处凸出,表示交通通达度较好,反之,则表示交通通达度差。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等地租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交通通达度最好的是

AOABOBCOCDOD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O处最有可能是住宅区

B甲乙丙丁四处地理事物分布比较合理的是甲

C若地理事物丁分布合理则该市盛行风为西南风

D河流的流向大体为东北流向西南

【答案】1A  2D

【解析】1.影响城市地价的主要因素是交通的通达度。读图,根据图中的等值线判断,凸低为高,OA线的地租价格最高,应是图中交通通达度最好的。故选A

2.读图,O位于城市几何中心,交通通达度最高,最有可能是商业A错;根据等高线分析,位于河流上游,印染厂有水污染,分布不合理,B错;地理事物丁是钢铁厂,若分布合理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盛行风的垂直郊外,该地位于我国东部,该市盛行风为东南季风、西北季风,C错;根据指向标,河流的流向大体为东北流向西南D对。故选D

某跨国连锁零售企业欲在我国某城市建立商业销售网点,以便覆盖该区域。在前期论证阶段,助手为公司总经理找来该城市地租等值线图和其他相关地图。读该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回答35题。

3.该助手在城市地租等值线图以外,最应该找来的是

A.地形分布图B.人口密度图C.河流分布图D.行政区划图

4.地租等值线并不是呈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造成局部区域地租等值线向城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B.交通运输C.人口分布D.行政干预

5.该公司总经理在仔细分析研究后,决定在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仓储式超市。你认为最好选在

ABCD

【答案】3B  4B  5C

【解析】3.本题考查商业网点布局的主要因素。商业网点的布局需要便捷的交通和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除了需要知道城市地租等值线以外还需要找来人口密度图。B

4.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地租的主要因素。城市地租主要受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影响。距离适中越近,交通通达度越高,地租水平越高。局部区域地租等值线向城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交通通达度高,地租较高。B

5.大型仓储式超市,需要便捷的交通,占地面积大,所以建在两个地租高值的中间,即③处,地租较低,距离两地租高峰区较近。故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