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领导抓管理的“五个误区”

 guoxiongxin 2020-03-0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可避免地反映到管理之中,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扰。各级管理者必须要纠正一些认识偏差,加强研究,探索新形势下管理方法,提高管理的科学性。

警惕领导抓管理的“五个误区”

误区一:重查找问题轻解决问题

有的认为“找出问题”是管理工作的主要方面,问题找到了,对本单位的情况底数就掌握了,心里就踏实了,对解决问题反而不那么热心了。在发现问题是“本事”的观念主导下,为得到上级表扬,有的领导在工作检查时吹毛求疵、鸡蛋里面挑骨头,对一些无伤大雅的小问题揪住不放,致使单位疲于应付。

发现问题只是上篇文章,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只注重找出问题,不论问题的大小,下面是否有能力解决,都推给其自行整改,对单位建设并无任何益处。只有加强对问题的调查研究,抓住问题的要害,有针对性的研究制定对策措施,“对症下药”,督促并帮助把问题解决好,才能促进单位建设的健康发展。

警惕领导抓管理的“五个误区”

误区二:重安排布置轻检查落实

抓管理不能只讲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关键还是要付诸行动。只有布置没有检查,就建立不了一个完整的决策、执行、监督、反馈机制,管理系统不封闭,不科学,管理效率也就无法得到保证。

目前,有的工作华而不实,急功近利,搞“花架子”;有的唯上唯书,不思考,不创新,不掌握实情,不解决问题;有的以会议落实会议,以讲话落实讲话,以文件落实文件。只绘图不施工,建设不出现代化的高楼大厦。

抓落实贵在脚踏实地,务真求实,下长功夫、细功夫。不回避矛盾,不怕暴露问题,不求轰动效应,不搞急功近利,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把工作做得深入、细致、扎实、具体。

警惕领导抓管理的“五个误区”

误区三:重急于求成轻日常落实

有的单位在抓管理时习惯于突击式、运动式,不注重日常过硬,强调“关键时候能够顶得上去”。

如此这般,虽然对存在的问题抓过了,但由于没有做艰苦细致的工作,致使有的工作有头无尾或虎头蛇尾,抓过了但没抓好;对上级指示贯彻了、传达了,但没落到实处;在一些大项的检查评比中受到表扬,但在日常工作中却受到通报批评。

因此,抓管理只有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才能收到长效。作为领导,必须扭转思想定势,以改进工作作风为突破口,蹲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体做到“四少四多”:少提口号,多想办法;少讲空话,多督促检查;少开虚会,多抓落实;少推诿扯皮,多齐心合力。

警惕领导抓管理的“五个误区”

误区四: 重命令指派轻思想疏导

管理工作最重要是与人打交道,做人的工作,而人是受思想来支配的,并非像机械一样受到程序的命令。且人的思想又是一直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的,如若不能及时掌握人员思想,就不能及时把握人员的行为。

故在管理中,一定要通过掌握人员思想来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提高效果。每一名管理者都不能忽略管理中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要将思想引导与管理工作统一起来。

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依靠人的集体氛围,健全良好的和谐的管理关系,发展群众的能力,培养群众的素质,达到好的管理目的。

警惕领导抓管理的“五个误区”

误区五:重领导权威轻单位实际

有的管理者在管理中只唯上,不唯实,在面对上级的不符合实际的命令指示时,不能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建议,怕领导说自己执行不力,一味的强去执行。

虽然领导的要求执行了,但因为是不依据客观事实,往往是走了过场,苦了下面,质量不高,效益不好。最终领导意图没实现,员工白白消耗了精力,反而影响了领导的权威。

对于此类情况,必须坚持双向沟通的原则。领导要善于征求部属的意见建议,把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放在解决问题、提高单位建设质量上,而非为了展示个人权威,在掌握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做出正确决策。

作为部属,面对任务,不能推脱应付,一味的强调困难,更不能将错就错,不顾实际强去应付解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