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老品牌,是老青岛难忘的记忆!(第二篇)

 青岛城市记忆 2021-10-14

她们,是难忘的老品牌、老味道;

她们,是陪伴了我们几代人的记忆;

她们,或已黯然消失,或名字变换;

她们,或仍在低谷,或已浴火重生。

不管如何,

都是老青岛无法忘却的记忆情怀。


上周编辑发布的一篇《这些老品牌,是老青岛难忘的记忆》一经发布就受到了广大读者朋友的高度关注,根据网友们的热心回复,又搜集了部分老品牌、老味道,为大家展示那些曾经在老青岛心中抹不去的点点滴滴,那些至今仍耳熟能详的青岛制造。再次看到她们的旧影,一定会勾起你或多或少美好的回忆。随着流逝的岁月,让我们再去找寻那些深埋于记忆中的老品牌情怀......

这些老品牌,是老青岛难忘的记忆(第二篇)!


青岛蛋厂——雪糕、冰砖

青岛蛋厂“雪糕”

青岛蛋厂“蛋奶冰砖”

对很多老青岛来说,记忆里的冰糕是绝对难忘的。稍年轻点难忘的是娃娃头、玉兔等口味,这些都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冰糕品种。计划经济时期冰糕只有三种,3分钱一支普通口味的,4分钱一支花生的,5分钱一支是雪糕(含奶),后来出了冰砖,好像是八分还是一毛钱,但很少能吃到。

青岛四方豆制品厂生产的冰糕


这张照片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太平路上。地上的保温瓶是那时专门卖冰糕用的,现在的孩子见不到这个了。那时候冰箱很少见,卖冷饮的都是推一个箱子,里面放点冰块,外面用棉被盖着保温,或是提着一个保温瓶。

美猴王冷食——娃娃头、大白兔

青岛美猴王冷食有限公司

美猴王、大白兔等冷食更是挥之不去的儿时记忆。上世纪80年代起至90年代末,青岛美猴王佛桃冷食有限公司生产的双色、夹心、娃娃头、大白兔等雪糕,深受市民喜爱。

娃娃头

玉兔大雪糕

2000年前后,随着和路雪等品牌冰糕直销冲击,“美猴王”开始走向没落。除此之外,大白兔、娃娃头等这些曾经的明星雪糕,也渐渐淡出青岛人的视线。

小时候吃完了冰糕,小棍都舍不得扔,都会把冰糕棍攒起来,做成六角星或者小扇子。冰糕棍做的六角星当飞镖,你玩过吗?

青岛大虾酥

青岛第二食品厂大虾酥糖

青岛糖果冷食品总厂大虾酥糖

大虾酥和高粱饴一样,都是老青岛童年的美味。虽然叫做大虾酥糖,但是里面并没有大虾,这种酥糖的外形形如大虾,嚼在嘴里满口酥脆,既有着咸香味,也有着甜味,两种口味混合起来口感非常丰富,吃起来一点也不腻人。


三养即食面

刚开始流行吃方便面时,先出来三鲜伊面的,后来又有了五鲜的,那个吃五鲜的就特别“展扬”。有网友说还有“六鲜”的,还真没印象了。再后来就有了三养即食面。

三养即食面,同样是很多老青岛怀念的味道。找了很久才搜集到这张熟悉的图片,记得当年也是第一次见到那种浓浓的酱包,吃到嘴里简直是美味的不得了。这是如今方便面品牌眼花缭乱、口味繁多的年代所比拟不了的。三养即食面虽然已消失了很多年,但至今提起她,仍会勾起无数人的美好记忆。


“麦香”牌发面银子

“麦香”牌发面引子

过去没有鲜酵母,家里做发面制品,都是采用这种发酵法。发面引子使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个商标上可爱的小胖孩至今让老青岛怀念不已。
“双鲸”牌鱼肝油

青岛海洋渔业公司水产品加工厂“双鲸牌”鱼肝油

“双鲸”牌鱼肝油,小时候不少人都喝过,大人说这是高级营养,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她?

青岛罐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罐头,作为紧俏食品风靡大江南北,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走亲访友的必备礼品,至今仍时时勾起人们舌尖上的记忆。

那些年,罐头绝对是稀罕物,寻常人家平时是不会购买消受的,只有到逢年过节,才会精心挑选几听水果罐头或午餐肉等,一般还不是自己吃,而是送给比较亲近的亲戚友人。

1966年10月,茂昌公司改为国营企业,更名为中国食品公司山东省青岛蛋厂。1984年4月,青岛蛋厂更名为国营青岛罐头食品厂,其生产的“红菱“牌、“飞轮”牌午餐肉、糖水阳梨等罐头连获省、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国防”牌自行车


“国防”牌自行车


国防牌自行车是由青岛自行车厂(公私合营青岛自行车厂)生产的一种自行车,分为载重型国防牌自行车或普通型国防牌自行车,俗称“大国防”,“小国防”,从1952年开始生产980辆载重型国防牌自行车,至1967年改为金鹿牌自行车开始。共生产15年,生产量不多,主要特点:后轮采用倒轮闸,向后轻倒即可刹车;前轮采用杠杆触闸,刹车力强;另一主要特点是“三大一吊”(大飞轮、大牙盘、大扣链子、吊簧鞍座)。

“青岛”牌120相机

青岛牌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青岛照相机厂,这个曾是青岛轻工业发展和青岛光学仪器领域里值得骄傲的工厂,在其发展的鼎盛时期生产的SF-1、SF-2、SF-2A立式双反镜头青岛牌照相机畅销全国,其中SF-2A相机1984年荣获全国同类相机评比的第一名,为青岛人和青岛的轻工业发展争得了很大的荣誉。

万福临糕点

青岛万福临食品厂

“万福临”创立于1930年,经理王骏忱,总店在河南路,分店在四方路。资金3500元现大洋,总人数为147人,其规模在当时的同行业里是空前的。他们一开始就以京式糕点为主,并且很注意食品卫生和糕点质量,特别是店员的服务态度好,所以发展较快。20多年的时间,在市面上确实赢得了声誉。在当时,如果请客送礼不用“万福临”的点心,好像不够水平。

“青食”饼干的前身


1956年,万福临与万春盛、青岛丰田饼干厂,“公私合营”成立了“台东糕点厂”, 厂址位于台东区东光路53号。合营后的“台东糕点厂”,继续以规模化、高品质作为同行业的旗帜。在1958年全市质量评比时,台东糕点厂的饼干被评为第一名。所有的托儿所、幼儿园都指名采购它的“钙奶饼干”。 

1962年根据上级的安排,台东糕点厂将饼干车间,无偿地交给了刚刚成立的“青岛食品厂”,由它独家生产。为岛城名牌企业“青岛食品厂”的诞生,与名牌产品“钙奶饼干”的发展作出了牺牲。 

东光路53号厂址旧影


80年代后期恢复原名“万福临”后,其产品覆盖了整个半岛地区。成为与“生活林”齐名的糕点行业主力军。 1994年6月根据上级安排,与生活林糕点厂、天合成食品厂,联合成立了生活林实业发展公司。自此万福临的产品从市民的视线里消失,人们对“万福临”也悄悄地失去了记忆。 

谷香村面馆

谷香村饭店上世纪20年代在中山路开店时,其招牌面排骨面、打卤面叫响岛城,以排骨面、熏鱼面和虾仁面最为著名,分为海鲜、肉类、素菜三大系列,久泡不软,汤鲜味醇。面条采用传统的加工方法,二十几遍的醒发、揉压过程,使煮熟后的面条,爽滑筋道,富有弹性。面条的汤汁,由鸡汤、肉骨汤加卤汤和配比调料制成的高汤配制而成,香而不腻,清而不淡,食后令人口有余香,久而不忘。


青岛大包
有网友回忆说“永远难忘儿时中山路青岛饭店的大包子,1毛钱,一两粮票。那个香呀,现在再也吃不到这种美味了。


青岛市首批十大小吃中最火的当属青岛大包了,想当初,还没到中午吃饭时间,曲阜路的青岛大包店就会排出两条长长的队伍。2000年青岛大包改制为有限公司,青岛大包商标也由青岛饭店持有改为个人持有,此时27家连锁店已经辐射到省外。2004年青岛大包连锁店达到了28家,其中市内4家为直营店,其余24家为加盟店。

由于加盟店质量不一,很多市民反映青岛大包质量下滑。2004年7月30日,市财办、市饭店和烹饪协会摘掉了青岛大包的“特色招牌”。此后,大包销售网点开始出现剧烈萎缩,很多加盟店相继转行。随着各个分店的亏损,几乎所有店都关闭了。

崂山啤酒


老青岛对崂山啤酒总有着很深的感情,不少人喜欢她的味道。崂啤当年一度处于严重亏损、面临倒闭的局面,整个工厂年产啤酒不足6000吨,而且质量差,市场无销路。1985年厂里换了领导班子,赵丕义上任,没过一年,这个被责令停产整顿的300人小厂,竟然起死回生,产量翻番,扭亏为盈,在世界名牌青岛啤酒厂的眼皮底下创造了辉煌。

曾经辉煌的崂山啤酒,已是青啤的一部分了,也就是现在的青岛啤酒5厂。

双星-达堡斯达运动鞋


1989 年,双星建成年产 1000 万双的出口鞋厂,在全国同行业中第一个建立起拥有热硫化鞋、冷粘鞋、注射鞋等先进制鞋工艺体系的综合性生产基地,并设计出中国第一代高档运动鞋「双星—达堡斯达( Double Star 音译 )」。

1990 年双星产品成为第十一届亚运会的标志产品,当时研发的「亚运」系列运动鞋定价偏高,属于试水之作,一经推出却供不应求,在济南甚至出现了为抢购双星鞋挤坏百货柜台的事。这一年,双星胶鞋产量首次超过 2000 万双,还相继建立起了 60 个分公司,连锁店遍布全国各地。 1996 年,双星作为中国鞋业第一只股票挂牌上市。

天府元宵

曾经的天府元宵,人称“元宵大王”,成品皮薄馅大,开锅既熟,香甜可口,食而不腻。凭着特色元宵的名气与独特手艺,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中山路210号的天府酒家生意异常红火。

1991年青岛第二届糖球会,天府元宵的横幅甚是醒目。


在评为十大小吃的10年间,天府酒家因各种原因曾数度转型,先是从经营风味小吃的酒店改变成西餐厅。因经营惨淡,随后又改成鲁菜馆。自转型伊始,为了迎合新店的需求,天府元宵也随之停产。虽然后续有过重新开始的尝试,但随着天府酒家的几度易主,经营情况每况愈下。终于在1998年的元宵节,卖完了最后一斤元宵后,天府元宵从此消失了。


天府元宵因为改制的原因目前找不到了,天府酒家的牌子虽然还在,但已是以宾馆经营为主了,原来的职工年纪大了的缘故,做元宵的手艺没有人继承下来,令人非常遗憾。
青岛馄饨大王

说到青岛的馄饨界的鼻祖,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馄饨大王,甚至可以说馄饨大王当年的获奖,引领了青岛随后这二十年的快餐潮流。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馄饨大王迎来了发展最蓬勃的阶段。其门头遍布市南、市北、李沧、即墨,加盟、入股的分店达到了十几家。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再加上经营管理不善,经营体系土崩瓦解,逐渐关门。
长城饭店



长城饭店位于胶州路60号,创始人是上世纪40年代20几位街头巷尾开店、自产自销卖面食制品的个体小贩。1958年合作化时期以自筹资金或家具物品顶资的方式,凑股组建胶州路合作饭店,主要经营大众面食、饭菜,价格低廉,精工细作,深受老百姓喜爱。1988年企业更名为长城饭店。 

中华名小吃——长城海鲜水饺


90年代初该店引进西安饺子宴,结合青岛地区大众饮食习惯,根据青岛海滨旅游城市的特点,推出海鲜水饺系列,因严格质量,优质服务,面向大众,1996年青岛首届地方风味特色小吃评选中,"长城海鲜水饺"荣获十大特色名吃之一。 

李村路上的长城饭店分店

长城海鲜水饺的消失是因为长城饭店拆迁,找不着好的位置。第一次,东西快速路一期建设,位于市立医院对面的长城饭店拆迁,搬到李村路;东西快速路二期拆迁,李村路店也没能保住。中间曾经在台东开设分店,但是时间不长也关门了。
瑞芬茶庄

曾经四方路上的瑞芬茶庄

瑞芬茶庄、大陆茶庄、泉祥茶庄和福生德茶庄在解放前垄断岛城茶叶市场,当时号称“四大茶庄”。瑞芬茶庄更因历史最久远、茶叶品种最多、名气最大而声明远扬。如今,泉祥茶庄解放后因公私合营早已消失,大陆茶庄台东长兴路原址老号去年也已拆除,曾经的辉煌或许只存在于历史资料里以及老青岛的记忆里了。

大陆茶庄


大陆茶庄1941年开业,是我市著名的老字号茶庄。曾经几乎成为岛城茶叶店的代名词。

2017年7月,长兴路9号,大陆茶庄本号被拆除。随着台东商圈的改造,大部分老字号已销声匿迹,曾经的聚福楼、新华楼、市场楼、小红楼、大陆茶庄等云集台东商圈的盛景已成为历史的记忆。

小红楼牛肉灌汤包

小红楼连锁店开业

青岛小红楼餐饮中心,前身是青岛新兴饭店,始建于1962年9月,位于原台东区昆明路15号。 新兴饭店的灌汤包具有皮薄筋道,热吃时成丸而多汤、鲜香俱佳、久吃不腻等特点,深受百姓的喜爱。
1996年11月22日,该店为了发挥小红楼牛肉灌汤包的特色效应而更名为青岛小红楼餐饮中心。现在该中心以经营特色名小吃为主,兼营其他面食和酒菜。在经营牛肉灌汤包的基础上,1998年又挖掘经营了小红楼炉包。牛肉灌汤包先后被市、省、国家评选为"青岛特色小吃"、"山东名小吃"、"中国名点"等,小红楼炉包也被评选为"青岛特色小吃"、"青岛十大乡村民俗风味小吃"等。 


环球文化体育用品商店

环球

“一二一,上街里,买书包,买铅笔,到了学校考第一……” 说起“街里”,也许很多年轻人不知道是哪里了,虽然“街里”与“界里”多年以来也是争议不断,但在很多老青岛心里,当年的“上街里”其实就是简单的中山路。而童谣中说的上街里买书包、买铅笔的地方,就是中山路上那座影响了几代人的老环球!

生活林糕点


说起“生活林”,青岛人一定非常熟悉,承载了几代人的味道,同样留给了我们许多美好的回忆。曾经的中秋节能购买一盒生活林月饼是一件十分有面子的事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生活林在全市已经开了十几家店,成为当时青岛糕点行业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
大洋烤鱼片


大洋烤鱼片,很多老青岛童年的美味回忆,那时基本都是散装的,小袋装的大洋烤鱼片,最早好像是一块钱四袋,那可是真正的用纯鱼肉做的,没有加一点淀粉,鲜美无比。

青岛海带丝


不知道现在的你,是否还偶尔想起我们小时候经常吃的那种小袋包装的海带丝,那种装在边长 6 厘米左右大小的透明包装袋里的大海的味道?开一小袋海带丝,一根根地拎出,放到嘴巴里,慢慢地品、慢慢地尝、慢慢地吧嗒嘴,那就是童年的味道......
宝塔糖

青岛市手工业管理局食品厂“六一”宝塔糖(小儿驱蛔虫药)


宝塔糖其实就是很多人小时候吃的打虫子药,从菊科植物蛔蒿中提取。为了让小孩愉快地服药,加入食糖后做成宝塔形状。小时候如果说肚子里有蛔虫了,父母就会买来宝塔糖给孩子吃,虽说是一种药,黄色甜甜的宝塔糖却是孩子们唯一不抵触的药。以前的生活条件没有现在这么好,小孩们平时也没有什么零食吃,因此宝塔糖就成为了很多孩子心目中特别的零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