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针刺顺序

 nusa_li 2020-03-01

论针刺顺序*


江  桦1,林智源1,邱东升2,万文蓉1,2*

(1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福州350108;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中医院针灸科)

临床诊疗中立法选穴固然重要,针刺顺序亦是不能忽略的环节。其中,先阳后阴、先上后下是针刺顺序的一般规律,为了更好地服务临床,提高临床疗效,不但要掌握针刺的一般规律,也要了解特殊规律。笔者浅析针刺顺序的临床应用,以期与同道交流共勉。


1  立法选序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如同方剂一样,一首针灸处方中也应蕴含“君”“臣”“佐”“使”穴。其中,“君、臣”穴起主导治疗作用,治疗主要症状,“佐、使”穴起辅助作用,治疗次要症状。

“用针如用兵”,在针刺处方中,可通过先行针刺主穴体现主穴的主导地位,发挥主要治疗作用;然后再针刺配穴,辅助主穴作用或治疗次要症状。

在一首针灸处方中,制定针灸处方的同时也确定了针刺顺序。林智源等总结针灸处方中针刺顺序原则为:①穴有主次之别,治有先后之分,即应先针“君穴、臣穴”起主导作用,再针“佐穴、使穴”起辅助作用;②先针病所从生者,即治病求本为主,治标为辅,针刺顺序宜先本后标;③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原则,先针所主治急性病的穴位对症处理治标,后针所主治慢性病的穴位,治病求本;④根据既病防变原则,先安未受邪之地,应取可能传变之经穴为君穴,并且先针;⑤根据“先升清,后降浊”原则,升清是降浊的前提,故应先取升提气机之经穴,后取降浊之经穴。

法因证立,序随法出,故笔者认为,针灸处方可由主穴、主穴配穴、从症配穴、病机配穴、特殊配穴5部分组成,蕴含君、臣、佐、使的规律。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处方中主穴,针对主症或者主病而选用,决定着处方的治疗方向。除主穴必不可少之外,其余配穴则可多可少。处方中的君、臣、佐、使穴的地位不容颠倒,针刺顺序也同样不容颠倒,否则就会改变处方的治疗能力和主治方向。


2  从引阴阳之先后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左治右,以右治左……”阴阳不顺接则引起多种疾病。因手足阴阳经分别交接在四肢末端的井穴,故十二井穴具有阴阳交替作用,笔者在临床中常用大接经全息疗法治疗阴阳失调,即从阳引阴法和从阴引阳法,分别适用于阴病在阳证和阳病在阴证。“阴病”“阳病”主要针对病因属性而言,包括诱因、病理因素、舌脉方面等;“在阳”“在阴”则针对病位而言,即疾病表现的部位阴阳属性,如左侧为阳,右侧为阴,上身为阳,下身为阴等。

临床中十二井穴从阳引阴法取穴顺序为至阴、涌泉、中冲、关冲、足窍阴、大敦、少商、商阳、厉兑、隐白、少冲、少泽。从阳引阴适用阴病在阳证的各种疾病,从足太阳井穴开始,一则太阳为阳气之长,分布最广,太阳为藩篱,能助正阳祛阴邪;再则阴气渐长,太阳阳气渐消,能助正阴祛邪阳。从阴引阳法取穴顺序为少商、商阳、厉兑、隐白、少冲、少泽、至阴、涌泉、中冲、关冲、足窍阴、大敦。从阴引阳可调整阴阳平衡,从手太阴肺经的井穴开始,一则储太阴之正阴祛阳邪,再则阳气渐长,太阴之阴气渐消,是阴阳转换之关键。


3  辨脏腑之先后


背为阳,腹为阴;俞在阳,募在阴;脏属阴,腑属阳。笔者认为临床治疗脏病时针刺顺序应先针俞穴后针募穴,腑病时则应先针募穴后针俞穴。如临床治疗咳嗽病时,若辨证后选用肺俞、中府俞募相配,应先针刺肺俞,后针刺中府;而临床选用俞募相配治疗腑病胃痛时,当先取募穴中脘,后针俞穴胃俞。


4  辨原络表里之先后


原络相配法可分为同名经原络相配、表里经原络相配、本经原络相配。谢天琪提出表里经原络相配法临床较为常用,认为原穴应取自先病之经,络穴取自与其相表里经脉(后病之经),二穴相配起沟通表里两经的作用。故临床针刺时多先针刺先病之经的原穴,后取与其相表里经脉(后病之经)的络穴。崔增骅等根据原络配穴法治疗胃痛患者,先针刺脾经原穴,后针刺相表里的胃经络穴,取得满意疗效。


5  调先后天之本


《黄帝内经》指出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等一系列的生命过程,均是在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先天由肾决定,后天由脾胃决定。人从幼年开始,肾精逐渐充盈,决定着“齿更发长”等生长发育的方向。当发育到青春时期,肾的精气逐渐充盛,天癸至,才具有生殖能力。中老年保健重点在于调理后天脾   胃,中老年之人,血气渐衰,精神减耗,正气不足,抗邪能力差,调理后天脾胃,则生化之源充足,正气强盛,抗邪能力增强,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笔者认为,机体生长发育中先天因素对人体影响相对而言是逐渐弱化的过程,而后天脾胃的影响则逐渐强化。故针对青少年因先天禀赋不足或者遗传因素所致的疾病时,治以补先天资后天,针刺治疗时常先针肾经腧穴,后针脾胃经腧穴。中老年人常因后天补养不足,久病及肾,治以培补后天资助先天,针刺时宜先针刺脾胃经腧穴,后针刺肾经腧穴。

笔者治疗变应性鼻炎时,常取对穴“太溪与足三里”,但在不同年龄段针刺的顺序不同,笔者认为青少年变应性鼻炎与先天禀赋不足有关,治以补先天资后天,故先针太溪,后针足三里;而在中老年当中,先天禀赋对人体决定性影响相对减弱且固定,考虑后天环境因素引起本病,故治以补后天助先天,则先针足三里,后针太溪,一则增强正气,加强抗邪能力,再则培土生金。


6  因势利导,引邪外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其高者, 因而越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即诊治时应顺应病位、病势特点以及阴阳消长、脏腑气血运行的规律,针刺顺序亦要顺势而为。

笔者认为祛湿应重视给湿邪以“去路”,《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上归于肺……下输膀胱……”湿邪既是病因,亦是病理产物,是因津液运化失司所致。故临床治疗水湿之邪时应顺应水液代谢的途径,因势利导,即祛湿应通过畅中、宣上、渗下,使水湿分别从不同渠道而去。三焦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三焦通则上焦可宣、中焦可运、下焦可渗,有利于水湿从不同的渠道外泄,故临床针刺时先针脾经阴陵泉(胃经足三里)使脾阳得振,运化有力,寒湿得化,既能助肾以制水,又可升清以归肺;再针肺经少商,助肺气宣降,因肺为水之上源,水液只有经过肺气的宣降才能到达全身,并下输膀胱;再取肾经的原穴太溪,助肾分清别浊,清者再升于脾,布散全身,浊者输于膀胱而排出体外。三者合而为君,依次针刺,再配三焦经支沟为臣,上述穴位组成针灸处方,共奏通畅三焦之效,因势利导,促使湿邪有出路。


7  健侧患侧、补泻之先后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盘石金直刺法》记载治疗中风偏瘫时应针刺健侧手足,针刺时宜用补法,再针患侧手足,宜泻不宜补。张瑞峰总结“初病宜单针刺患侧,久病则宜先针刺健侧,后刺患侧……”洪骊凤   等认为患侧经脉由于气血虚衰,邪气独留而影响正常功能,健侧经脉虽亦受到一定影响,但其正常生理功能却强于患侧经脉,故临床治疗时,常先取健侧腧穴,通过健侧腧穴双向调节作用,促使全身气机运动,疏通全身经脉,促进气血运行,使阴阳协调,并且针刺时宜用补法;后取患侧腧穴,宜用泻法,重在驱邪。

先健侧后患侧的针刺顺序不仅适用于中风患者,临床中亦适用于邪客经脉致左胜而右病、左痛未已却右脉先病的各种情况,常用于治疗软组织挫伤、关节扭伤、关节炎、牙痛、落枕、耳鸣、偏头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


8  小结


古今中外都有大量关于针刺顺序影响临床疗效的文献记载,上述针刺顺序仅为冰山一角,临床中亦有根据五行制化、开阖枢、子午流注、现代医学神经根分布、解剖等理论指导着不同施针顺序。总而言之,在辨证的基础上调整针刺顺序,因势利导,必然能提高临床疗效,这对促进针灸、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开展有着深远的意义。(选自《中国针灸》杂志2020年第二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