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4.5 整理与复习)导学案

 滕训超 2020-03-01

第五课时4.5 整理与复习

学习内容:教材4243页整理与复习。

学习目标:

1.知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表示物品的长度。

2.经历对所学的长度单位进行系统复习和整理的过程。

3.进一步巩固长度单位的知识,培养复习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根据单位之间的进率正确进行单位换算,会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学习难点:建立每1个长度单位的长度观念,并会实际应用。

课前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本单元是我们在已经认识了厘米、分米和米的基础上来学习毫米、千米的,在小学阶段毫米和千米是两个极端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把咱们已经学过的所有长度单位复习一下。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点明复习内容。

二、整体回顾: 

三、知识整合:

1、整理复习所学过的长度单位。

师提出问题: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从小到大的顺序是怎样排列的?

学生回顾,交流。师板书: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公里)

2、复习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同桌合作交流整理出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然后全班交流,师板书:

                         1千米=1000

        1=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100厘米  1=10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根据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完成教材43页练一练的第1题和第2题,全班进行交流。

    3、感知每1个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

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用手比一比,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

师引导学生复习,本校操场的一圈大约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

完成教材4223题,并课件补充:橡皮的厚度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70  ),自行车平均每小时行驶20  )等。

教材第4题,教师介绍利用标杆如何进行实际测量,再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然后逐一解答。(1)题,可以让学生先画示意图,然后看看中间有几个50米。第2小题重点让学生理解“照这样计算”的含义。再解答。

4、速度的意义以及怎样解决简单的路程问题。

   学生回顾交流什么是速度,教师板书:汽车每小时行的千米数叫做速度。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交流讨论总结出要想求速度,必须知道所行的时间和路程。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43页第3题,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交流、讨论以及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过的知识。

5、解决问题:

教材43页练一练的第4题。

先让学生读线段图,交流得到的数学信息,再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交流时,重点讨论:邮递员送达所有单位,怎样走比较合适?鼓励学生为邮递员设计最近的送信路线。

四、板书设计:

4.5 整理与复习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公里)

1千米=1000

        1=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100厘米  1=10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汽车每小时行的千米数叫做速度。

五、布置作业。

1、把下面每组中的数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41毫米   4厘米2毫米   4厘米   35毫米

 

5800  6千米   5千米    4千米900

 

2、判断。

1)青藏铁路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米。( 

2)芳芳身高是145毫米。( 

3)测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一般用“千米”作单位。( 

4)在常用的长度单位中,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3、一辆汽车上午730从甲地开往乙地,1430到达,已知两地之间相距560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一摞纸厚2厘米,约200张,算一算50张这样的纸的厚度大约是多少?

答案:135毫米<4厘米<41毫米<4厘米2毫米

         4千米900米<5千米<5800米<6千米

      2、×、×、√、√。

      31430-730=7(小时)560÷7=80(千米)

      42厘米=20毫米  200÷50=4  20÷4=5(毫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