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苦茗久食,益思意 (2008

 感觉滋味 2020-03-01
 
    古代名医华陀在《食论》中提出了“苦茗久食,益思意”的论点。认认真真思量茶人的自得其乐,无意间看到马一浮先生饮茶艺术的文章,摘几句便知茶与文化的渊源了。“马老把烹好的茶沏好之后,常常是自斟自饮,闭目养神。仿佛进入了“毕竟空舍”境界。马老品茶时,往往把诗与禅联在一起。例如,他读卢仝“肌骨清,通仙灵,两腋习习清风生”句,要说声:“这是道家境界!”他读范仲淹的:“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时,也会说声:“一派仙气”。读到金田和尚的诗句:“不但清心明目好,参禅能伏睡魔军”,便认为:“这和尚正探求佛理。”但又评说:“若就诗的意境而言,金田和尚比卢、范二位差之远矣。”呵呵,仔细想来世上有几人可以做到如此忘我呢?
    一直认为,讲究喝茶的人都是喜静的人。茶馆少了酒吧的喧哗,茶馆亦少了咖啡馆的情调,茶馆最好冷清一点,最好养有兰花、水仙等花卉,有着流水的潺潺声,也有着清雅的茶乐若隐若现,这样便好了,相对的友人一定是自己的知已,少了交际应酬的客套,只有会心的笑流动,这样就好了,沁人心睥的茶暖了情,一切都适可而止,浓不得也淡不得,简约却不简单。
    人生如茶,悟出了便懂得了积淀的厚重,安静内敛的人生是茶人们所追求的境界,平淡才是真吧,时间溶炼了苦茗久食,益思意的精髓,就在这壶与茶中,蠃得了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