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吃饭了?

 木森moose 2020-03-01

首先,让我们来仔细观察一组照片。

是的,这是「某男子学校」的工科男们在吃饭。
拍摄于2016年10月,拍摄人:木森。
坐标是武汉某高校的食堂。

这些身着「黑白灰」的工科男们极为认真——他们同时用眼睛和嘴巴在吃饭。
眼睛「咀嚼」着来自手机的信息;嘴巴「咀嚼」着饭菜。

不过,这有什么不对吗?
当然没有,这是个人的选择
——除了你妈,也没有人会管你怎么吃饭。

但是,作为一个有决策理性的人,我们需要知道,怎么做才是更好的。
——我们不仅要知道吃什么好,更要了解怎么吃好。

而为了吃得更健康,
——为了减少炎症,避免消化不良
——为了更健康的体重、更稳定的血糖
你应该学会「正念饮食」

概念:正念饮食(Mindful Eating)

正念饮食即是用正念的方式,全神贯注于食物的饮食过程。

它要求你能意识到你吃的食物——它的气味、味道和质感。
它要求你能感受到自己的感觉——舌尖的愉悦感和内心的幸福感。

与正念饮食相对的,是无意识进食(Mindless Eating)。
在这种状态下,你只是在吃着东西——而你却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你吃的是什么、你又吃了多少。
当你边看手机边吃饭时,你就处于无意识进食的状态。

吃饭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而为吃饭投入注意力更有着深远的意义。

正念饮食能让我们更好地咀嚼、更好地消化、更好地自知与自控,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

① 更好地咀嚼

我们的大脑是单线程的,它非常不擅长多任务的同时处理。
当你一边刷手机一边吃饭时,它往往会忘记了咀嚼——索性让你随便嚼两下就下咽了。

然而,咀嚼这一过程却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咀嚼能帮助我们消化。[1]
咀嚼能磨碎食物,增加食物的吸收率。没有咀嚼的肉类和蔬菜是很难被消化的。

此外,咀嚼这一行为能促进唾液的分泌。[2]
唾液不仅能帮我们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通过唾液淀粉酶),还能帮我们消化脂肪(通过舌脂肪酶)。
对于缺乏胰脂酶的人(如,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来说,唾液中的舌脂肪酶对消化脂肪、预防脂肪泻就尤其重要。

除了帮助消化,咀嚼对预防感染也能起作用。
在我们的口腔中,有一类叫「Th17细胞」的免疫细胞。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抵御口腔真菌的感染(如,鹅口疮)。
而咀嚼能够促进「Th17细胞」的增殖,从而维持这种细胞的数量,保证正常的免疫水平。[3]
因此,好好咀嚼能增强免疫力。

②更好地消化

正念饮食——全身心地投入吃饭,能让身体处于一个更放松状态。

在放松的状态下,我们的迷走神经才能被激活。

迷走神经是「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而副交感神经系统是「放松与消化」的系统。[4]

迷走神经连接着众多的消化器官,包括胃、小肠、胰腺、胆囊、肝脏。

迷走神经被激活时,它能促进胃酸的分泌——胃酸对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维持正常的胃肠菌群都至关重要。

在胆囊中,迷走神经能促进胆汁的分泌——胆汁是消化脂肪的关键物质。

迷走神经还能增强着肠道的动力。缺少迷走神经的刺激,肠动力就会不足,进而引起消化不良和便秘。

这一切只有在人体放松的状态下才能进行。

而若是处于紧张或兴奋的状态时,「交感神经」的活动就会增强。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相互拮抗的。「交感神经」的兴奋会抑制「副交感神经」的功能,从而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蠕动。

当原始人被老虎追赶时,他就处于交感神经增强的状态——这个时候哪有心情去吃东西?就算吃了,也是消化不良。

而你若是一边吃饭一边在王者荣耀中厮杀,你的大脑就会觉得你在被老虎追赶。而你的消化系统也将因此无法好好工作。

③更好地自控

在正念饮食的状态下,你能更觉知当下——你会更了解你吃的是什么,你吃了多少。

由于觉知,我们的非理性的行为将会减少。与此同时,自我的控制感将会慢慢提高。

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研究表明,正念饮食的训练能让患者养成吃健康食物的习惯,并有效地帮助减肥和血糖控制。[5][6]

而在暴食症患者中,正念饮食能够有效减少暴食的情况,并减轻自责、焦虑等负面情绪。[7]

而对于肥胖患者,正念饮食的干预也能让他们更好地控制饮食,从而帮助减重。[8][9][10]

如何进行正念饮食?

正念饮食对我们的身心都有着诸多的好处。那么应如何做到正念饮食?

第一,创造仪式感

要全身心地投入一件事情,最好的方式就是赋予它重要的意义。而仪式感就是一个好方法。

基督教家庭会在餐前进行祷告,对每一顿食物都怀有感激之情。对此,我们也可以有所借鉴。

不妨放下手机,在餐前进行一个简单的想象:

如果没有太阳,你将不会吃到眼前的蔬菜和鱼肉——你能看到它们背后的阳光吗?

如果没有雨水,这些食物也将不会存在——你能看到一片云朵吗?

如果没有农民的种植、司机的运输、商贩的售卖,我们也不会得到这些食物——你能看到他们的辛苦付出吗?
……

想象这一切,并轻轻地说:感谢这个世界。

如果是家人为你做的这顿饭,别忘了对TA道一声谢。

如果是自己做的,也请告诉自己:谢谢自己的精心准备。

第二,问自己问题

在开始就餐后,可以尝试着问自己一些问题。

问题可以符合武汉武汉(WHWH)原则,即What、How、Why、How much。

1.What
我吃的是什么? 这是一颗花椰菜。
它的质感是怎样的? 脆脆的;还有许多小触角轻触着我的舌头。
它的气味,它的味道呢?有种特殊的青草味;配上鸡汁的西兰花很鲜美。

2.How
我准备怎样品尝它?
是小口地细细咀嚼?
还是让它填充我的整个口腔,感受那种无与伦比的充盈?

3.Why?
我为什么要吃?吃这个对我有什么好处?
这份草饲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共轭亚油酸。它不仅美味,还能给我带来健康的滋养。

抑或,
是啊,我为什么要吃这个甜甜圈,有那么多糟糕的、反式脂肪和麸质——会让我发炎和发胖——赶紧丢掉。

4.How Much?
我应该吃多少?
我现在需要保持体重,吃完这一份牛排就可以了。

抑或,
我今天运动量比较大,需要多加一份红薯。

第三,制造新鲜感

新鲜感能够带给我们乐趣;而乐趣能让我们专注于当下。

如果你惯用右手,尝试着用左手吃饭。
如果你惯用筷子,尝试着用勺子吃饭。

另外,可以尝试各种新的香料,让新鲜的香味把我们拉入当下。
香叶、迷迭香、百里香、多香果、肉桂、姜黄、罗勒、莳萝、薄荷……
这世界充满奇妙的香味!

木森说

正念饮食即是吃饭时全神贯注于食物的饮食方式。

正念时的主动能让我们有意识地去咀嚼。充分咀嚼不仅能帮助消化,还能通过促进「Th17细胞」的增殖来增强免疫。

正念时的放松能激活我们的迷走神经。迷走神经的活动,能让身体进入「消化」模式,避免消化不良。

正念时的专注能让我们更为觉知、更加自控。这对于改善肥胖、预防暴食、缓解糖尿病都有帮助。

做到正念饮食有三个方法。
第一,创造仪式感。放下手机,并赋予就餐以重要的意义。

第二、问自己问题。用武汉武汉(WHWH)原则,问自己吃的是什么(What),要怎样吃(How),为什么要吃(Why),吃多少(How much)。

第三、制造新鲜感。尝试换一只手吃饭,尝试改变你的用餐工具,尝试使用各种新的香料。

最后,我想问问你,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吃饭了?你的下一餐准备怎么吃?

-END-

参考文献(共10条,滑动下拉)

[1]Chen, J. (2009). Food oral processing—A review. Food Hydrocolloids, 23(1), 1-25.

[2]Pedersen, A. M., Bardow, A., Jensen, S. B., & Nauntofte, B. (2002). Saliva and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s of taste, mastication, swallowing and digestion.. Oral Diseases, 8(3), 117-129.

[3]Veldhoen, M. (2017). Th17 cells require you to chew before you swallow. Immunity, 46(1), 8.

[4]Rogers, R. C., Mctigue, D. M., & Hermann, G. E. (1996). Vagal control of digestion: modulation by central neural and peripheral endocrine factors.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20(1), 57-66.

[5]Miller, C. K., Kristeller, J. L., Headings, A., Nagaraja, H., & Miser, W. F. (2012).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a mindful eating intervention to a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intervention among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pilot study.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Nutrition & Dietetics, 112(11), 1835.

[6]Medina, W. L., Wilson, D., de Salvo, V. L., Vannucchi, B., de Souza, E. L., & Lucena, L., et al. (2016). Effects of mindfulness on diabetes mellitus: rationale and overview. Current Diabetes Reviews, 12(999).

[7]Duarte, Cristiana, Pinto‐Gouveia, José, & Stubbs, R. James. . Compassionate attention and regulation of eating behaviour: a pilot study of a brief low‐intensity intervention for binge eating. Clinical Psychology & Psychotherapy.

[8]O’Reilly, G. A., Cook, L., Spruijtmetz, D., & Black, D. S. (2014). 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s for obesity-related eating behaviors: a literature review. Obesity Reviews An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Obesity, 15(6), 453-61.

[9]Mason, A. E., Epel, E. S., Kristeller, J., Moran, P. J., Dallman, M., & Lustig, R. H., et al. (2016). Effects of a 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 on mindful eating, sweets consumption, and fasting glucose levels in obese adults: data from the shin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39(2), 201-213.

[10]Daly, P., Pace, T., Berg, J., Menon, U., & Szalacha, L. A. (2016). A mindful eating intervention: a theory-guided randomized anti-obesity feasibility study with adolescent latino females.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28, 22.

系列文章:

1.《口腔菌群》2. 舌苔菌群

3.《牙周病》4.《口臭》


  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