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旗绿营不行,为什么湘淮军也不行?

 q1338 2020-03-01

文|江上苇

战争是财富的粉碎机,军队是财政的吞金兽。

晚清统治者对军队噬金的疯狂,感受尤为深刻。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爆发的70年间,帝国的裱糊匠们一直在体制、军制、财税乃至政体之间辗转,苦苦寻觅破局之法。清末新军编练,虽始于甲午惨败之后,但究其思想启蒙、人才储备、军事工业、体制改革等诸多铺垫,实际早已始于数十年前。

大清帝国进行军制改革的原动力,首先是缺钱。

帝国的经制军队,最初是源于部落兵制的满洲八旗军。入关之后,又将归附投靠的汉族军队编为绿营,以补充八旗军之不足。绿营在清朝中前期尚勉强可用,但到嘉庆初年镇压川楚白莲教起义时,就已疲态尽显,而甚不得力了。

至道光年间,绿营更是每况愈下。

八旗绿营不行,为什么湘淮军也不行?

一名身穿行袍,腰插弓箭,正在拉弓射箭的清兵

以第一次鸦片战争为例。战争总共只打了26个月,大清帝国累计开销战费竟高达2871万两银;而劳师远征的英国花了多少呢?英国人在《南京条约》中索赔的战费,才不过区区1200万银圆(折合840万两银)。即便按东印度公司报的花账1263万两算,也只相当于大清帝国战费的40%。

嘉庆、道光两朝的正常岁入虽有4300余万两,但刨除开支后仅能结余1100余万两。2871万两战费,即相当于朝廷两年半的财政结余。所以当英国人在《南京条约》中提出索赔2100万银圆(鸦片烟费600万银圆,军费1200万银圆,商欠300万银圆,折合银1470万两)时,清政府竟有如蒙大赦的感觉——与养兵打仗的开销比,洋鬼子开出的价码简直太便宜了!

第一次鸦片战争虽然打醒了沉睡的帝国,也暴露了八旗、绿营的吞金与无用,但改革的决心并不容易下。朝廷本着求稳怕乱的心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继续任由这帮废物优哉游哉。

于是等到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出头应付的仍然是毫不长进的八旗和绿营,而其表现也一如既往地“稳定从容”——从道光三十年冬(1850年)至咸丰三年春(1853年),在仅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内,朝廷用兵才不过9.77万人,但经户部奏拨的军需银就已高达2510余万两!至咸丰三年六月,户部库存正项待支银仅剩下22.7万余两。

帝国眼看就要被这帮废物吃破产了。而这帮吃货在掏空国库的同时,却连一份像样的捷报也交不出来,唯一的贡献是尾随着“长毛”,胜利地完成了从广西到江苏的长途公费旅行。

面对破产危机,朝廷不得不另找出路。那就是重拾嘉庆年间对付白莲教的老办法,兴办团练。所谓“团练”,即由地方士绅发起组织的民兵。它用于地方自保,而其口粮费用也主要由地方自筹解决。

从咸丰二年末至三年初,朝廷先后任命了43名“团练大臣”,共有十省奉诏兴办团练。其中湖南团练大臣,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曾国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