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研“萌新”如何快速成长?送你一份研究生新生入学不完全指南

 圆圈小大 2020-03-02

学工组的门口又排起了长队,一份份录取通知书从辅导员的手中分发出去,一只蚊子在我耳边嗡嗡嗡地叫着,而我无暇顾及。对于某个场景的种种回忆慢慢占据我的脑海,这个场景欣喜而懵懂,而我就在那里开始了漫漫读研路:日渐规律的作息,独立思考的意识,以及接受自己盲目选择的叹息。

尽管我的研究生生涯不过过去了三分之一,但身边人的经历,已足够让我感慨良多。四个故事,三个道理,一个关乎时间,一个关乎关系,一个关乎成长。能给予半分启发,也是荣幸。

时间是有限的

 “光阴潮汐不等人。

关乎时间的话题,我们已经听到耳朵起了茧子,但同样的错却总是一犯再犯。

2015年,师姐进入项目组,本科成绩中等的她,立志要在研究生期间做出改变、大展身手。

只是在课程结束后,导师迟迟没有给方向,她便也珍惜了这段潇洒自由的时光。隔三岔五约上三五好友沟通下感情,遇上假期,还会安排一下短期旅行以丰富人生。

研一暑假,老师给了方向,安排了实验。按照老师的预期,实验三个月可以完成。但师姐选择了隔一天做一次实验,中间轻轻松松地处理下数据,顺便可以休息。于是三个月的实验,师姐硬生生拖到了半年。

后期实验数据出来后,准备写论文了,师姐突然发现自己不知如何入手。过去的半年轻轻松松地做实验,师姐并没有抽出时间来阅读文献,连文章的架构,师姐都并不清晰。从头开始搜集资料的师姐,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才把文章投出去。

这时,时间已经到了研三求职期。而师姐的简历上干瘪瘪的只有一篇待刊的论文,曾经的宏图最终也没能实现。如今匆匆毕业,只签了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

同许许多多的研究生一样,师姐也焦虑。但睡前焦虑,第二天睡醒了,她还是松松散散地过。

我们往往在象征性的仪式之后,才能意识到数月数年已匆匆逝去。当睡前一刷已成为习惯,吃饭看剧成为平常,紧迫感便慢慢地丧失。

七点钟和八点钟起床的人生,是不一样的。克服拖延症,保持紧迫感,一两天或许看不到效果;但经月经年之后,一定大有不同。

老师不是无所不能的

在读研究生之前,我对于老师都是满满崇拜,对于知识了如指掌,对于项目案例信手拈来。

但很少会有老师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对于该方向是疏于了解的。很多时候,老师只会夸你进入了状态,懂得了科研真正的方式。

陆哥是前年入的学,同年就进入项目组进修。在我们的眼里,他毫无例外是人生赢家。刚刚开始研究生生活,家里就给陆哥在学校周边买了房。完美地躲过了这两年房价飞涨的陆哥,是我们课题组人人羡慕的对象。

不仅如此,陆哥刚入学时就接手了前任师姐留下的一个实验项目。在同龄人还在广撒网寻找课题方向时,他将现有方案稍加完善,便迅速开始了他的实验生涯。这个实验项目有创新点有精密度,做完了实验便是一篇SCI。

但你以为故事就这么结束了吗?

后来,他遇到了一个难啃的项目。初期的项目构思发给老师,老师说“这个方向还是很有前景的,你可以试试。”这个回复像是强心剂,打开了陆哥第二个项目的进度表。

可是后来呢?陆哥的进度表进展极为缓慢。陆哥的方案一改再改,无数次的推翻重做,一年过去了,陆哥的这个项目终于有了一些小突破。

前些日子他跟我们感叹:“刚开始遭遇瓶颈时,我还总是拿着东西去问老师。后来才发现,与其说是求助,不如说是讨论。指望老师能大刀阔斧地帮忙解决问题,行不通。'

陆哥最终能解决这个问题,依靠的不是导师的熟知,而是自己的不断探索。

所以当你需要抓紧时间,独立闯荡的时候,快速学习、发现问题和规范的实验设计等能力成为必要。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选择了方向,就选择了成功。找一个带你成长的人,进步会快很多。

这里说的带你成长的人,包含但不仅限于导师。

室友放弃了保外的机会,慧眼如炬地选择跟随生产实习指导老师的脚步。

就在前几天,晚上十一点钟,她把实验方案发给了导师。本以为怎么也得第二天才能接收,谁知当天晚上十二点多,修改完的文件已经静悄悄地躺在了她的邮箱。

她的导师不仅回复文件快,对于日常实验也甚是关心。室友贪玩,导师隔几天就询问一下工作进展。来自导师的催促,给她增添了几分紧迫感。有人推着走的她,走的更快了一些。

而另一个室友,则幸运地遇上了一个认真负责的师兄。

这个室友的导师对于她基本处于放养状态。正式入学前的暑假,她向导师发邮件询问暑假安排,导师只丢下一句“你自己安排”就进入了神隐状态。一番挣扎后,她主动联系了同一课题组的师兄,询问自己是否帮得上忙。

那年的夏天,是几年不见的酷暑。纵然实验室有空调,但在路上的短短几分钟,已经足以让她汗流浃背。

幸好,所有的付出都是有回报的。入学后,她从导师手中拿到了自己的项目。对于本科从未接触过科研的她,面对只有结题要求的项目,心中只有茫然。她深知一切都要从头学起,但究竟先从什么开始着手,她不知所措。

导师事情繁忙,她只得试探地向师兄询问。感念于室友辛辛苦苦帮了一个暑假忙,这个师兄从实际上承担了导师的角色。小到日常报账,大到文章建议,都少不了师兄的身影。

两个室友都在对的时间做出对的选择,找到了自己科研路上的指路人。

写在最后

 成名要趁早,优秀得越早,得到的机会越多,而时间、思考和选择,都是优秀的重要一环。

听不见看不见的海伦凯勒,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铺垫,才最终学会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字——水。科研同样如此。一篇文章的背后,重复性实验或许多到崩溃。做了好久的实验,最终发现是错的,也未尝没有可能。正如我们日常看的NBA球赛,进球次数只是投球的一部分。但无论得分与否,都不能放弃努力。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用心做事、积极办事、谨慎行事,未来一定会成功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