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读红楼”第四十九回(下):“诗词大会”的前夕

 城北十五里666 2020-03-02

“精读红楼”第四十九回(下):“诗词大会”的前夕

作者

夜何其

读《红楼梦》的有些章节,感觉是在看一个高手下棋,只见他一个个移动棋子,几步之后,成一妙局,然而他最初移动棋子时,观者并不知何意,直到局成,方知他最初的用意。

就说赖大家的宴会上,薛蟠被柳湘莲一番痛殴,最初读到此处,只笑薛蟠的狼狈样,哪知是曹公用这种方式打发薛蟠离开,只有薛蟠离开了,香菱才好跟着宝钗住进大观园,才好让她跟着小姐们学写诗。香菱学会了写诗,才好参加大观园里的诗词盛会。原来这几章的内容都是为“芦雪庵联诗”铺垫的。

“精读红楼”第四十九回(下):“诗词大会”的前夕

这样我们就好理解,为什么香菱刚刚学会写诗,薛宝琴、邢岫烟等人就来了。这几个小姐刚刚安顿下来,那边保龄侯史鼐就迁了外省大员,要带家眷去上任,贾母不舍得史湘云,把史湘云留下来,史湘云也住进了大观园。

你看这巧合的!

可我们喜欢这样的巧合,管它符合不符合生活逻辑。总得有些不符合生活逻辑的事情出现,才给我们的生活以意外的惊喜。

人都齐了,诗词大会也该开始了。

曹公又不着急了。

前面几步,他安排得那么紧凑——香菱刚刚学会写诗,薛宝琴等人就来了,薛宝琴等人刚刚安顿好,史湘云又来了。真是紧锣密鼓,仿佛一分钟都耐不得,急不可待地要拉开诗词盛会的大幕。三下五除二把人招齐了,赶快让小姐们大展捷才吧?曹公才不呢,这么欢乐的时光,怎么能让它匆匆过去?他要放个慢镜头,让我们牢牢记得这一刻,将来在贾府败落后的荒烟衰草里,我们还能一次次在头脑中闪回这个美好片段。读《红楼》每次读到贾府衰败,心中凄凉难耐时,我总喜欢把书翻回来,一次次温习贾贵妃省亲、刘姥姥逛大观园、芦雪庵联诗这些欢乐场景。衰败越是触目惊心,繁华越是刻骨铭心。曹公最擅长对比手法的运用了。

戚回前批曰:“此回原为起社,而起社却在下回。然起社之地、起社之人、起社之景、起社之题、起社之酒肴,色色皆备,真令人跃然起舞。”确实如此,这回明明是为“芦雪庵联诗”而写,曹公却把联诗过程放在下回,这回只不厌其烦地写起社地点、参加人员、景色、题目,联诗前的小型烧烤自助餐。就连参会人员的衣着,也一一说得明白。

诗社地点在芦雪庵。

“精读红楼”第四十九回(下):“诗词大会”的前夕

“芦雪庵”是第一次出现。贾府以前两次大游园——贾政带着门客游园题对、贾母带着刘姥姥逛大观园,都没来这里。可见这个地方小而偏僻。果然,它建在“傍山临水的河滩上,一带几间,茅檐土壁,槿篱竹牖,推窗便可垂钓,四面都是芦苇掩覆。”看来这个小建筑跟稻香村一样,都是模拟乡村田园风格。因是闲时垂钓的场所,故而刻意建于幽僻之处。这个地方小,容不开太多人,又没有繁花绿柳可看,故而前几次展示贾府富贵繁华的宴会游园都没来这里。此时是冬季,树凋花落,园中没什么景致,倒是这里的芦苇颇有意趣,小姐们的诗会也不想打扰别人,故而选在了这里。

“芦雪庵”,名称种种不一。有作“芦雪广”,有作“芦雪庵”,有作“芦雪庭”,有作“芦雪亭”,有作“芦雪庐”,竟有五种说法。冯其庸先生认为,“芦雪广”这个名称最准确,“广”读yan,与“广场”的“广”不是一个字。按《辞源》的解释,“广”之义,一是“因岩架成之屋”,一是“小屋”。芦雪广傍山而建,正合“因岩架屋”之意,故而,“广”是最准确的一个字。我支持冯先生的观点,“广”不仅切合这座建筑的特色,而且雅致,古朴,又不与园中别的建筑名称重叠,有新意。但是“庵”的解释“圆形草屋”也大致对得上,“茅檐土壁”,显然是座草屋,故而此文还是沿用“芦雪庵”一词,特此说明。

诗社的组织者是李纨和探春。李纨年龄大,组织能力也不容小觑,只是寡妇身份让她不好插手贾府事务,成为一个只知“侍亲养子”的“槁木死灰”形象,一旦脱离了那个长辈层层累压的环境,跟花枝招展的姑娘们混在一起,槁木死灰得到青春气息的滋润,也泛出了光彩,进大观园之前的李纨与进大观园之后的李纨,仿佛是两个人。贾探春是贾府姑娘之中最有现实感的一个,开朗大气,有策划力和执行力,放在今天的职场上,妥妥的是一个白骨精。诗社最初是她提议的,她自然成了李纨的襄理。

参加人员多达十几人,闺阁诗会,这个规模很盛大了。看下回我们就知道,一向不会写诗的凤姐都参与了,写了起首之句“一夜北风紧”。还有平儿,平儿没有参与诗会,可是参与了诗会前的烧烤自助餐,算是参加了一半吧。

这个冬天的诗会无花无柳,可是天公作美,下了一天一夜大雪,大地银装素裹,宛若琉璃世界,那些残花败柳被大雪遮住了,妙玉庵前的十几树红梅却被白雪映衬得分外灿烂。宝玉走过庵前,站在花前欣赏了一会儿,这不是闲笔,是为下回他和宝琴去折梅花做伏笔呢,也在暗示我们,还有一个能诗会文的女儿没能参与盛会,只好在下回让她的梅花代她参会了。妙玉庵前的梅花不是白梅,不是黄梅,而是最鲜艳的红梅,那庵中人,在极冷的面具下,也是一颗红热热的凡尘心,只是被伪尼姑的身份禁住了。

“精读红楼”第四十九回(下):“诗词大会”的前夕

题目是“即景联句五言排律一首”。这个题目起得好,“即景”是写眼前雪景,圈定了范围,免得汗漫无边。排律,即长篇律诗,它有律诗平仄、对仗、押韵的要求,句数却不固定,可多达十几句至上百句,天然适合联句。联句的好处是人人可以参与,又考验一个人的快速反应能力,类似于娱乐节目中的抢答题,是最容易高潮迭起的环节。

曹公啊曹公,这些妙招儿,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下回,宝琴写的梅花诗里有一句话“春装儿女竞奢华”,烟花三月,春服既成,女儿们穿上浅粉、嫩绿、水红、杏黄的衫子,行走在扑面而来的春风里,自是乱花迷人眼,然而这个白雪覆盖的冬日,七八件大红羽纱或猩猩毡质地的斗篷营造出来的奢华景象更有视觉冲击力,以致于几个没有穿大红斗篷的姑娘奶奶在人群里分外显眼。她们是宝琴、湘云、李纨、宝钗、岫烟。前两人,宝琴与湘云,名牌爆款斗篷不是没有,而是她俩得到贾母的格外宠爱,穿上了贾母赏给的高级订制限量版,不必穿大红斗篷了。宝琴穿的是凫靥裘,湘云穿的是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帽子还是自己的大红猩猩毡昭君套,虽都是受宠,也只及宝琴的一半。李纨碍于寡妇身份只能穿素色,当然也不尽是身份的原因,而是她自身就不喜奢华,不然,她尽可以在允许的着装范围内,动一番心思。宝钗的莲青斗纹鹤氅也是她不喜奢华的缘故,青春年华的姑娘,不能像守寡的表嫂一样穿青色,就选了中性的莲青色。唯有邢岫烟没有御雪之衣,只穿了家常衣服。有人羽纱和猩猩毡不穿了,有人还没得穿,富贵与贫寒的差距不止表现在贾母与刘姥姥之间,也表现在宝琴、湘云和邢岫烟之间。

曹公最喜欢的黛玉,他也在衣着下了一点小心思,既不能让黛玉穿青、莲青这样的寡妇半寡妇色,又不能让她披件大红羽纱斗篷泯然于众人。曹公让黛玉穿的也是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子鹤氅,妙处全在白狐狸里子,不但红与白的映衬比单纯的红色更有美感,也尽显贾母对黛玉的宠爱,也暗示黛玉精神的高洁,一下子与贾府三春及李绮姐妹拉开了距离。

“精读红楼”第四十九回(下):“诗词大会”的前夕

探春当初开诗社时,给宝玉写了一纸邀请函,其中两句是“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诗会,自古至今都是高逼格的聚会。截止此回,大观园里的诗会开了两期,妙的是,这两次雅会之前的宴会一点也不风雅,而是热闹粗俗。第一次的宴会,本身还是不俗的,而且是相当地不俗,端饭的盒子都是“捏丝戗金五彩大盒子”,饭桌是海棠式、梅花式、荷叶式、葵花式的雕漆几,桌上的攒盒都是按照几的样式特制,菜品更是精致得了不得,一碟“茄鲞”,都是若干只鸡才配出来,可是宴会上有个大俗人刘姥姥,一场高逼格的宴会生生搞成了喜剧小品专场。

这次诗词大会,作者倒没有再让刘姥姥掺和,可他神笔一挥,把史湘云唤来了。上次诗会,是派人把史湘云请了来,这次干脆让她在园中长住,后面还有欢会,一次次派人去请她也麻烦,不如找个理由,让她来园中长住得了。再者,香菱虽然学会了作诗,还未精通,要有个热心肠的人跟她讲诗论词,提高她的写作水平,这任务也落在了史湘云身上。

没有刘姥姥、王熙凤这样的大俗人的场合,就要史湘云带动气氛了。这个烧烤自助餐就是她的主意。庚辰双批曰:“联诗极雅之事,偏于雅前写出小儿啖膻茹血极腌臜的事来,为锦心绣口做配”。呵呵,是啊,前文说过,曹公最擅对比手法的运用了。

好了,人到齐了,题目拟好了,那个声称“吃了肉才能吃酒,吃了酒才能有诗”的史湘云一大块鹿肉也吃光了,诗会也该开始了。

就在这时,出现了个小插曲,平儿的一只金镯子不见了。幸而凤姐心中镇定,说她知道这镯子的去向,不出三日包管就有了,让小姐们只管作诗去。

凤姐说得轻巧,仿佛胜券在握似的,其实她也不知镯子哪去了,只是跟小姐们的诗会比起来,丢一只镯子不值得大呼小叫,搅了盛会的氛围。凤姐不亏是大家小姐出身,识大体,知轻重,换上邢夫人,必得当场查找,换上赵姨娘,只怕是哭天抢地。大家子出身、小身子出身,也不必在大事上,在小事上就见分晓了。

凤姐的陪嫁里,几百两银子一只的金项圈就有好几只,她一年的外快有几千银子,这是丢了金镯子她仍能气定神闲的物质基础。从小家中长辈、奶妈、嬷嬷谆谆教诲,任何有失风度的言行都及时提醒纠正,来到贾府,又经掌家理纪的锻炼,这是她不慌不忙的心理基础。学识、风度、修养都是高成本的东西,远比金银珠宝更稀有,往往是祖上几辈子开始投资,到了儿孙辈才能收获纯正的大家子气质。这就是刘姥姥逛大观园时说了句“礼出大家”,凤姐连忙为刚才拿刘姥姥取乐而道歉的原因。显然是这个“礼”字打动了凤姐,虽然她在大家闺秀中是个俗人。奉承也是有学问的,刘姥姥就搔到了痒处。

这也是暴发户被人瞧不起的原因——大户之家那些真正奢侈的东西他们没摸到,却因有了几个钱而趾高气扬,把最初的纯朴也丢了。

“精读红楼”第四十九回(下):“诗词大会”的前夕

邢岫烟的情况很特别。她家道败落,父母酒糟不成器,然而她本性聪明,早年幸运地遇到妙玉,妙玉的学识气质影响了她。这是妙玉祖辈的丰富投资转给了邢岫烟一部分。学识、修养、气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共享的。

现代人的学识、修养、气质整体好于古人,是现代社会物质丰富,人们满足了身体的需求,转向心灵的需求,机器代替了人的很大一部分艰苦繁重劳动,人们有精力追求精神财富了。

丢镯子这个小插曲不影响诗会进程。欲知联诗经过,且待下回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