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读红楼”第五十回(中):鹿肉·野鸡·鹌鹑肉——活色生香的诗词大会之下篇

 城北十五里666 2020-03-02

“精读红楼”第五十回(中):鹿肉·野鸡·鹌鹑肉——活色生香的诗词大会之下篇

作者

沈默

上回说到诗词大会,标题写了鹌鹑和野鸡,偏只说到鹿肉,惹得围观群众大不高兴,觉得是有意吊胃口馋她们。其实,我当时是看着饿了弃笔觅食去,先原谅我者个。谁叫当时冬至朋友圈满屏都是呼唤饺子呢?真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了么?

如今年也过了,时过境迁,鹿肉的烤香袅袅方散,姑娘们也联完句,写完红梅诗,如何收束这一波文字,我也替曹公发愁呢。红楼的文字奇而又奇的就是各种勾连法,把各种在俗手中不成片段的碎片,熔铸成八宝楼台,化腐朽为神奇,却宛然无痕,似乎事情本该如此。

谁能想得到这园子里开个诗社,会突然跑来贾母呢?前面写留住平儿,引得凤姐也来蹭鹿肉吃,已经是妙笔了,让凤姐也参与联句更是意外之奇,如今连老祖宗也跑了来,冥冥中仿佛是鹿肉香的牵引。

“精读红楼”第五十回(中):鹿肉·野鸡·鹌鹑肉——活色生香的诗词大会之下篇

看似突然,但偏偏前面又有伏笔。前一回写宝玉忙忙的吃饭,也不等鹿肉,被细心的贾母猜出端倪,知道今儿园子里又有故事了。清闲的贾母自然想来凑凑孙儿们的热闹,同时也是对雪天搞活动的不放心而亲加关怀。有这样贴心而有趣的长辈,也怨不得这些小辈们真心尊崇贾母。那些忙忙的迎接,也不光是纯粹的礼数吧。

贾母的来法,写得极为隆重又极为清雅。一乘小竹轿,五六个大丫鬟打伞拥轿而行,光这出行的派头就显出贾母的格调来。不告诉王夫人和凤姐,则又是体贴她们,否则王夫人等必然要踏雪随行,未免太辛苦了些。再者,王夫人又不懂这些女儿们的闲情雅致,来了只会宾住她们,尤其是宝玉,反而事与愿违了。所以她偷偷地独自进园子来,并且迅速得和小辈们打成一片,其乐融融。她进来先夸了姐妹们会玩,插了一枝好俊的梅花。“俊”俨然是贾母的惯常口吻。然后又让小辈们当她不在一般,不必拘束。后来又担心芦雪广太潮冷,建议换地去暖香坞看画。

大观园图是贾母最为关心的一个大项目,因为这是唯一一个贾母亲自发起并审批的对外项目,虽然是赠与性质,但接受对象刘姥姥名义上也是外头的亲戚。为了贾母以及贾府的面子工程,也需要早日保质保量完成。于是接受工程的乙方贾惜春只能不时接受甲方贾母的催促和监督。所以,贾母进园,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是督促四姑娘在年前完成,恐怕真是想当作年画赠与刘姥姥过年贴上呢。果不其然,乙方在怠工,拖延工期。甲方后来又追加了一个任务,就是必须画上宝琴和梅花。至于工期,做了一个妥协,“十分不能便罢了”。后来惜春到底是按期完成,还是一直拖成烂尾工程,就不得而知了。八十回后恐怕会交代,可惜我们读不到了。

“精读红楼”第五十回(中):鹿肉·野鸡·鹌鹑肉——活色生香的诗词大会之下篇

另外,作者又要觉得不尽兴,花样还嫌不够多,非得再添上猜灯谜,方才算四角俱全。尤其是宝黛钗湘四人,在第二十二回的元宵,缺了这几人,此回竟算补写上了,这一笔连得可真够远的。如果在联完句、写完红梅诗后即刻开始猜谜,这一天未免过得太密集了,而且连续的雅致,也会让读者透不过气来。所以作者用贾母看画穿插一下,顿时起到了顿挫的效果,脂批敏锐地看到这点,十分欣赏此处的精妙,批语写道:“最爱他中幅惜春作画一段,似与本文无涉,而前后文之景色人物莫不筋动脉摇,而前后文之起伏照应莫不穿插映带。文字之奇难以言状。”又说:“须看他极整齐、极参差,愈忙迫愈安闲,一波一折路转峰回,一落一起山断云连,各人居度各人情性都现。”

“山断云连”“穿插映带”在小说中反复使用,但无不起到让文章摇曳生姿的作用。而每次使用都同中有异,互相映照,绝不呆板,更是令人赏心悦目。如同样是诗社,在第七十回的柳絮社里,也是相似处理。戚序本第七十回脂批云:“文与雪天联诗篇,一样机轴,两样笔墨。前文以联句起,以灯谜结,以作画为中间横风吹断,此文以填词起,以风筝结,以写字为中间横风吹断,是一样机轴。……”

无论是“横风吹断”还是“山断云连”,实际上都是融汇了画理,然小说布局俨然有了神韵。但脂批之看到了风吹断,云相连,却不曾点出在其中起到勾连作用的是什么。

在我们吃货看来,显然是各种野味的香气啊!

“精读红楼”第五十回(中):鹿肉·野鸡·鹌鹑肉——活色生香的诗词大会之下篇

在这个慵懒的午后,联诗后略显疲倦的诗翁诗婆们品尝着朱橘、黄橙、橄榄,还有几大盘蒸得香喷喷的烫手大芋头,已经是让人垂涎了,而且这些果品还随着蜿蜒的雪路送到怡红院,让惦念宝玉的袭人也能闻到同样的香气。

而贾母来到芦雪广后,作者特意提及了贾母品尝了一点糟鹌鹑,李纨特意洗手撕了一两点腿子给贾母吃。鹌鹑本是秋后鲜嫩的野味,一向是。《东京梦华录》里就曾提过“鹌子羹”。而这里腌糟的鹌鹑肉,散发着酒糟香,更是令人垂涎。

原来,芦雪广里并非只有鹿肉啊!甚至可以说,鹿肉只是少数几个人在外头打的野食,屋子里的酒糟鹌鹑香,才是一直默默弥散在联句之中的。连刚吃过鹿肉的贾母,都忍不住吃了一点,可见着实芬香、美味。尝鹿肉的写出了锦心绣口的句子,可是没有尝鹿肉的一样诗工句稳,恐怕也是因为鹌鹑香的滋养呢。哈哈!

只是糟鹌鹑没有烤鹿肉那么时尚新潮,让人过目不忘,所以被抢了风头。以至于读者都惦记着那块鹿肉,甚至于有读者说我是不是也尝了鹿肉。想那鹿肉是个罕物儿,哪能人人都能吃得到?连这糟鹌鹑,就算得了菜谱,但没这好酒糟和鹌鹑,更没有洗手作羹汤的妙手,也是白惦记而不得呢。

“精读红楼”第五十回(中):鹿肉·野鸡·鹌鹑肉——活色生香的诗词大会之下篇

上篇说到,写雅要先用俗事作引子,让诗不至于成为吟风弄月的苍白,而是接上生活的地气。贾母的来到,也起了如此的作用。贾母一到,气氛顿变,但不是变冷落拘谨,而是从雅翻俗。于是鹿肉也变成了糟鹌鹑,香气的变化,也是代表着气氛的变换。

贾母到后,自然是大嫂子要忙着接待,献手炉,奉菜肴,都是孙媳妇的应尽本分,而探春的表现却是不俗。“探春另拿了一副杯箸来,亲自斟了暖酒,奉与贾母。”作者此处特意凸出探春来,也是颇有意味。

李纨的形象,在这一回也是被特意塑造的。前一回写到她照顾众弟妹的责任,这一回,她这个社主也是当得挺周全。联句联完了,品评如何,她说的最为妥帖。李纨对宝玉作为了解,知道他在女儿们面前最有担当,从不争强,所以故意说他最差,落了第,并且还用了一个新雅的方式来罚。这与上次凤姐罚宝玉扫屋子,虽然雅俗有别,但都很是别致。折梅清供无疑又为清雅的诗社活动增添了乐趣和优美。李纨的言辞实在高明。祭酒家的闺秀教养,虽然遏制了诗才,却在接人待物上极有风范。

果然,皆大欢喜。宝玉接到这任务,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去拜访妙玉,对他更是一个乐事。而这又引出了四首红梅诗来,更是锦上添花,雅上添雅。一瓶红影,满屋暗香,更加上佳人妙诗,已经无以复加了。如何收束?如果是事毕而散,自然就变得普通了。曹公的妙笔,还要将气氛再往上推叠,却先转换了气场。他让贾母突然来到芦雪广,给原先已经雅到极致,快飘到仙境的氛围,迅速拉回了家常。

家常的欢乐,光靠贾母一人,自然不够。捧哏的凤姐自然不能不到场。所以刚吃完鹿肉回去料理家务的凤姐,又匆匆忙忙被作者拉回园子里。凤姐真忙!几乎所有热闹场面,都得靠她撑着。要让场面冷清黯然,只须让她生病缺席就行了。比如第七十六回的中秋夜宴。

贾母作为甲方,指导督促了乙方惜春的工作后,气氛便有点尴尬了。这时候,凤姐便不得不急忙登场。贾母笑说凤姐是个“鬼灵精儿”,“孝敬也不在这上头”,十分亲昵疼爱。而凤姐善于言辞更表现得淋漓尽致。她从来都是正话反说,反话正说,不让自己的孝敬在言辞里直接表达,而却显出十足的孝敬。这种话便让贾母十分受用。邢夫人王夫人便没有这份机灵劲儿,一味地恭敬逢迎,原以为贾母会喜欢,却不知道贾母其实忒腻烦。聪明人喜欢话里的灵动与默契,如果透出谄媚相来,吃相就显得难看了。

本来只是一个巧合,凤姐替贾母料理了一桩俗务琐事,但被凤姐说得十分风趣,把贾母说成是因为躲债主躲到园子里,这比捧贾母更让贾母和众人觉得有趣。然后,豹尾一般的收束,用“希嫩的野鸡”,勾着贾母回去了。

讲笑话不必另讲,而是把生活眼前的事儿说成笑话儿逗人开心,这是更高的境界。凤姐显然熟谙这一层,轻松地把气氛扇动起来。这一番话,尾巴上还带着园子外遥远的野鸡香,顿时有着余音袅袅的韵味。我们眼前恍如见到当时园外那一锅野鸡,冒着沸腾的水泡,正在最鲜嫩的瞬间。“再迟一回就老了”,不早不晚,那香气那滋味就被文字凝固在那里,如同琥珀里的蜘蛛一般,勾引着数百年来读者的嗅觉和味觉。

“精读红楼”第五十回(中):鹿肉·野鸡·鹌鹑肉——活色生香的诗词大会之下篇

突然又想到,那鹌鹑与芋头,在古诗文里,最知名的典故便是懒残煨芋和鹑衣百结。都是与贫寒乃至出家有关。联想到此前黛玉说:“那里找这一群花子去!”这白茫茫大地里显然还有芋头、鹿肉、鹌鹑和野鸡,将来遇到真正的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时候,鹿肉何处?野鸡何处?连芋头和鹌鹑又何处可得呢?有着只是在火边取暖,有着只是鹑衣百结的褴褛吧?在这里写到芋头和鹌鹑,或许只是一个巧合,但这巧合让人看着惊心动魄。宝钗说:“你回来若作的不好了,把那肉掏了出来,就把这雪压的芦苇子揌上些,以完此劫。”只是,纵然是锦心绣口不辜负了鹿肉,但人生的劫难又何曾饶过她们?她们不过是脆弱的芦苇,在劫难的大雪里被压着,却无人能看见,无人能闻到曾经的香气。

曹公哭成此书的时候,不光是在写悲凉之雾,写死亡流散时,才悲泣泪尽吧,在写这些繁华之事中,恐怕更是冷暖交汇,悲喜难抑。所以,就请把这些鹿肉、鹌鹑和野鸡的香气留下吧,给我们一顿红楼盛宴,在白雪茫茫的岁末度此艰难人世。

苹果用户须知

“精读红楼”第五十回(中):鹿肉·野鸡·鹌鹑肉——活色生香的诗词大会之下篇

根据苹果公司规定,微信iOS版赞赏功能关闭,苹果用户可以扫描上方小程序码向作者打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