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U说“演说”

 wenxuefeng360 2020-03-02

1.

从去年开始,杂志社每个季度都会组织年轻的记者、编辑开展一次演说会活动。

大家根据事先确定的主题,来撰写演说稿、制作PPT,然后站在同事们的面前开始自己的演说。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演说会就像一个大型的“车祸”现场:

有在演说过程中唱歌直接被我给0分的;

有说到一半忘词继续不下去的;

有从头到尾眼睛盯着天花板就不带看观众一眼的;

有站上讲台之后两只手就不知道该放在哪里的;

有站在那里左右脚来回作为支撑脚,不断摇晃的;

当然,还有说了八分钟之后,大家也没记住他到底说了啥的。

在众人面前演说,成为了大家最“怕”的一项活动。

如果说能不让他参加演说,多加两天班、多写两篇稿都是可以商量的。

那么问题来了,“演说”真的有那么难吗?

2.

其实,无论是“演说”、还是“演讲”,说到底,就是一项站在众人面前说话的活动。

要想把这项活动玩转,最关键的问题有两个:

“说什么“和“怎么说”

先来说第一个问题:说什么?

在这里,我首先要强调的是:几乎所有的演说者都是有演说稿的。

不要相信那种演说都是即兴的、演说技能都是天生的鬼话,你信他个鬼,传播这些观点的家伙真的都是坏得很。

虽然我承认的确有那种脱口成章、张嘴就能给你来一场半个小时以上精彩演说的天赋异禀者。

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用心去撰写一篇演说稿是你打造一场成功的演说的前提和基础。

那怎么写演说稿呢?

第一步:你需要明确你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演说”和“写作”是一样样的,都是对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或者一个话题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个明确的、清晰的观点,是一篇优秀的演说稿的“魂”。

简单的说,就是我对这件事、这种现象、这个话题是怎么看的。

第二步:你需要用一种恰当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观点、看法,其实人人都有。难的,是如何用一种恰当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如果你只是写一篇文章,那很简单,你可以按部就班、不慌不忙地去引述事实、提出观点、找到论据,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充分地论证。

关于这个过程,你可以回忆一下自己撰写学术论文的经过。

但“演说稿”不能这么写,如果你敢把一篇学术论文或者调研文章直接背下来去发表一场演说,下面的听众一定会在心里diss你一万次。

因为对于文章的读者来说,如果他不喜欢看你写的开头,他可以直接跳到第二段阅读;

如果他不喜欢你举的例子,他可以直接去文中找结论,最不济,他可以直接把这篇文章扔到一边不看了。

但对于演说会的现场听众来说,他是没有办法去选择快进、跳跃、回放的。

如果你的演说在一分钟、甚至是三十秒内不能引起他的兴趣,那接下来的时间他大概率的就会选择玩手机或者出去上厕所了。

所以,你的“演说稿”要很抓人,换句话说:每一句话都要能吸引这人往下听。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断提出问题。

鲁迅说:“好奇害死猫”。其实被好奇心害死的,不只是猫,还有人。

对于问题答案的渴求,会驱使人们忘记时间、忘记手边的事,而专心致志的等待你给出答案。

你抛出一个又一个地问题,就会让听众开始思考,开始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一旦他们开始思考,就被带入了你的节奏。

在很短的时间内,听众是很难寻找到一个很棒的答案的。这个时候,你再说出你经过千思万想、精心论证的答案,听众就会觉得很兴奋:卧槽,牛逼炸了。

第三步:你自己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论据。

讲故事的能力,是推动人类进步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而听故事,是任何一个人从小到老都无法抵御的诱惑。

所以我们在撰写演说稿时,最好的论据并不是众所周知的故事,或者是发生在大人物身上的故事。

毕竟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哪有什么新鲜感呢。而你自己的故事,你自己的心得体会,才是独一无二的。

不要说你是个没有故事的男(女)同学,我说的故事可以是你成长道路上的一次成功经验、一次失败的教训,或者是你身边的人的故事。

当然如果你要说你身边人的故事时,你最好隐去他的真实信息。这是对身边人最起码的尊重。

越是平凡人的故事,越能打动人,因为这样真实的故事才可以让听众产生共鸣,甚至是代入感。

关于演说稿的最后一点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口语化。

3.

接下来聊聊“怎么说”的问题。

第一步:把演说稿背到烂熟于心。

初二的时候,我参加一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演讲比赛。比赛地点是在县里的大礼堂,下面坐了一千多号的观众。

比赛开始前,我站在舞台边的帷幕旁瞄了一眼台下,乌压压的都是人,我紧张的手心里全是汗,小脸憋得通红。

等我站到讲台上开始演讲的时候,我的心似乎要从胸腔里蹦出来,我的语速很快,因为我怕说的慢了自己会忘词。

但人真的是怕什么来什么,我说到一半的时候,还是忘词了。

刚开始,会场里很安静,大家就那样看着我。很快,下面开始有窃窃私语,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开始发笑。

接着,会场里响起了掌声,这掌声是鼓励,或者是为了缓解现场尴尬的气氛,但对我来说,这掌声更像是催促,仿佛是在说:你快点啊,你快点啊。

我就像一根木桩一样站在那里,汗水不住地流,我的手紧紧地攥住了裤子,我拼命地去想词,但大脑一片空白,我真的想不起来。

最后,我记不清自己到底有没有说“对不起”或者有没有鞠躬,就跑下了舞台,在后台哭的一塌糊涂。

面子,是肯定没有了。脸,是丢光了。但从那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所有的紧张,其实都是因为稿子不熟。从那之后,我再也没有忘过词。

演说是一项需要调动声音、动作、表情等众多要素的活动,如果你站在舞台上,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回忆、去想自己的演说稿,那你注定是没有精力去考虑其他方面的。

罗永浩曾说他的每一场演说最少都要练习200次以上。关于这一点,我深以为然,虽然我做不到200次,但每一场演说的演说稿,100次以上总是有的。

如果你问我背到什么程度才可以,我的答案是:

背到听上去你根本不是在背就可以了 。

第二步:设计好你的动作、管理好你的声音、眼神。

“演说”不是背诵比赛,因为你的目标是通过演说去影响别人。

而要影响别人,你需要有恰当的动作、合适的声音、到位的眼神。

动作,起的是强调的作用、增添的是气势,反映的是你的紧张程度,要有,但不能多。

如果刚开始你实在觉得没地方放,两个手握在一起也是一个看上去不错的姿势。

动作,是要配合你说的内容,幅度切忌过大,我们见过太多那种两手一举的动作:“啊,我的祖国”,真是谁做谁尴尬。

声音,不是一成不变,那又变成了背诵比赛。但也千万不要抑扬顿挫,把“演说”变成了“播音腔”或者“诗朗诵”。

眼神,更多的是与观众的目光交流。我们总说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就是因为被人能从你的眼神中看出真诚。

你不能眼睛看着天花板或者自己身前十厘米处的地板,因为“演说”不是在对自己说,而是对观众说。

但听我一句,演说时你最好是环视,而不是盯着一个人看,那样被你盯的人会紧张,你自己也会觉得哪里怪怪的。

 第三步:关于PPT以及其他

PPT是演说的辅助品,而不是必需品。观众是来听你的演说,而不是来看你的PPT的。

所以千万不要把自己的PPT做的太花哨,或者堆满了文字,简单就是美,也不要演说会变成PPT炫技大赛,弄得大家光顾着看PPT动画了。

演说会的服装也是需要注意的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听众、不同的主题需要不同的服装搭配,包括发型也是如此。

“演说”这件事,是一项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打磨的技能,提升之路永无止境,所有的诀窍浓缩为四个字就是:熟能生巧

最后一句:演说会上台前少喝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