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过出汗辨识疾病

 秦皮 2020-03-02

对于汗,《黄帝内经》之中多有提及,那么我们再来细看一下,哪些情况下会出汗,不同情况下的汗,预示着什么样的疾病呢?

《生气通天论》提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实,所有外在的表现无非是阴阳变动的外化,出汗也是阴阳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阴阳平衡,所以不会出汗,而出汗其实就是人体阴阳失调的一种表现。

阳主动,阴主静,人剧烈运动之后会出汗,就是因为在运动的过程中,体内的热量增加。热为阳,热气增加导致人体的状态为阳盛,为了调节阴阳平衡,人体通过出汗的形式带走自身的热量。这种出汗,可以视为人身自我保护机制,通过体液调节热量,保证生命的正常运转。

对于汗的判断,黄帝内经提及了哪些方面呢?

首先看一下汗的生成。

《阴阳应象大论》: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

正所谓孤阴不长,独阳不生。阳主动,阴主静,而从无汗到汗出,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定然是阳为主导,所以【黄帝内经】称其为阳之汗。而汗定然是阴阳共同作用所产生的,所以只要是出汗,必然是阴阳相合的一个过程。

如果阴阳离绝,就不会有汗产生了,只有阴阳和合,人体才会保持健康的状态,才会有汗。而不同情况下出的汗,有着不同的意味。

《脉要精微论篇》:涩者阳气有余也,滑者阴气有余也。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

《阴阳应象大论》:【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

这两句实际上说的是同一件事,就是阴阳之间的关系,而《脉要精微论》还提出了阴阳皆有余的状态,即无汗而寒。

那么在《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的两种情况都可能是死亡之象,即阳胜而汗不出,阴胜而身寒汗出。第一种情况就是持续发热,也就是持续性的高烧,最终造成阴竭于内。第二种情况就是阳气虚衰而外散,津液也随阳气而外散。

如果阴阳皆有余,则无汗而身寒。阳主外,阴主内,无汗则表有邪实,身寒为阴邪大盛。

所以,通过上述的内容可以看出,出汗与不出汗,对病情的判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金匮真言论》: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

天有六气,寒暑燥湿风火,伤于暑者,就是因为天之阳气太盛,转而化为暑邪,正气虚者感暑邪而汗出。只要是出汗之后,就可以将邪气散出体外,这就是人体的自愈功能。

如果伤于暑而汗不出,到了秋天发病而成风虐。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热论篇》提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这里有一个时间的限定,以夏至日为分割线,夏至日以后伤寒者为暑病。正所谓,夏至一阴生,所以暑邪虽属阳,而实则夹杂着湿气,气蒸而热甚。从夏至后到秋天,热气渐消而湿气渐盛。所以伤于暑者,不仅有热邪,同时伴随湿邪。

那么为何夏天伤于暑,到了秋天才发作呢?这是所谓的伏邪吗?

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身热无汗的情况可能有这几种。

1)上文提到的死症,即【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这种情况是人体的抵抗力已经虚弱到极点,以至于阴竭于内。

2)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正气虚衰,无力抵抗暑邪,虽伤于暑而自身没有反映,也就是内里已虚,导致邪气入里。

3)最后一种情况就是正气尚存,人体自身进行调节,感染暑邪之后,通过发汗的形式将邪气排出体外。

那么我们这里要讨论的就是第二种情况,也就是【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为什么会成为风虐?其实这里就涉及到人身气机。

《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出入为营卫所主,而升降乃五脏所司。一内一外,相互联通。所以外感之病,多因出入之机受阻,而内伤之病,多为升降之机受遏。内外交通,相互影响,所以出现风虐之症。

通过对一个人出汗情况进行分析,大体可以清楚这个人体内阴阳的情况以及正气的强弱。如此,虽不能痊愈诸病,但是结合脉象判断阴阳,大体上应该不会有偏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