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十大传统面条

 如心zdvnd0m6c1 2020-03-03

论吃面,浙江似乎籍籍无名。全国范围内,北方人爱吃面那是深入人心;即使只在江浙沪一带,也有苏州、上海专美于前。然而,事实上,大家都知道,浙江人爱吃面条,浙江各地也有不少传统美食是面条,小编在此文不完全、毛咕咕地梳理出浙江十大传统面条,除了这十种,肯定还有不少遗漏的,欢迎大家在下面给我们留言补充!

杭州片儿川

片儿川是杭州的传统风味小吃。面的浇头主要由雪菜、笋片、瘦肉片组成,鲜美可口。已有百余年历史,其特色在于倒笃菜和笋片的鲜美,让食客吃后回味无穷。

杭州虾爆鳝面

虾爆鳝面为杭州奎元馆特色传统名食。选料精细,鳝鱼缸养活宰,虾仁洁白鲜嫩。面条柔滑不粘,有咬劲,鳝汁煮面,汤浓味鲜。烹调讲究,素油爆,荤油炒,麻油浇,虾白鳝脆,油润清香,回味无穷。

诸暨次坞打面

次坞打面是浙江省诸暨市次坞镇的传统风味小吃。次坞打面与草塔羊肉、安华牛杂汤等齐名,并称为诸暨十大传统风味美食。次坞打面对于诸暨人来说,不止是一碗填肚子的主食,而是一种情怀,一种传承~

诸暨次坞打面的精髓就是一个“打”字。一根棍子,或是榆木,或是铁质。由一个打面师傅一上一下跳动打面,规律的节奏里,面团挤压变形,再次压扁摊开,继而折叠,周而复始。诸暨次坞打面最精髓的,便是这千锤百炼,方成口中食物的面条。吃了次坞打面,不少外乡人都能改变对它以及对诸暨人的印象,坚韧,百折不挠,仿佛阐述的就是这个品质。

东阳沃面

面条,作为人们最常见的主食之一,在我国大江南北都有着一众食客。好吃的面条大都是温和劲道,将面食的风味发挥到极致,然而在金华东阳,有一味以“糊口”著称的面食,用料丰富,味道鲜美,自成特色,深受东阳人喜爱,这便是——东阳沃面,也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熝(āo)面”。

早年在东阳民间,人们习惯把吃剩下的菜、汤用来煮面条,再用番薯淀粉制成糊面,既营养丰富,又易消化吸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食物也在悄然发生着变革。如今的东阳沃面,都经过厨师的精心烹作,食材自然也不再是原先的剩菜残汤。然而沃面自成一派的独特味道,却一直在人们口中留传,逐渐成为了一道款待亲友的美食。

东阳沃面虽发端于穷苦灶头,但烹饪技法却活用了烩、汤、勾芡的原理,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典范。旧时的沃面体现了东阳人困苦时的勤俭,如今丰富的物质生活让我们怀念淳朴过去的同时,也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味道。

兰溪牛肉面

兰溪牛肉面,一碗一烧,佐料经猛火煸炒,与高汤的鲜味在沸腾中融合,面条又恰到好处地吸收了汤汁的精华。此面用的是兰溪当地的传统作法,将西红柿、酱制牛肉、腊笋、雪里红、手擀面,配以高汤烧制,口感酸脆鲜美,香浓入味。牛肉酱制方法特别,用地瓜粉混合酱制,滑溜有劲道,而高汤是用猪大骨熬制36小时而成的。

兰溪牛肉面的特色在哪里?第一是面条。兰溪牛肉面,面条本身讲究,有嚼劲、口感滑,断面略呈棱形。这样的面是选用中筋以上的面粉和面揉成面团制成的,期间会加鸡蛋和盐,但不加碱。之后切成比筷子头略细的面条,劲道有口感,吃起来柔韧。

第二是浇头。兰溪牛肉面的浇头都是当场制作,把黄牛肉切成薄片或细条,再用酱油、料酒、生粉腌制少许时间,之后下锅翻炒,可以加点儿番茄、香菇,也可以加点儿笋丁、千张。当然,雪菜是不能少的,雪菜的鲜融入浇头,才是兰溪人熟悉的那个味儿。

第三是做法。兰溪牛肉面都是一份一份烧出来,不像拉面水里烫熟捞起,一勺汤倒进去,鲜味方面打了折扣。这也是兰溪人的“烧面”法,是兰溪牛肉面与众不同的一点。在牛肉浇头爆炒半熟后,肉片因为生粉腌制过会变得嫩而脆,这时候,倒入高汤下面条,让面条和高汤和浇头完美融合。其中的高汤,汤汁鲜,一些面馆调高汤都是用牛排、骨头或牛筋做原料,不加味精等调味料。这样“烧面”,面条会在烹煮中融入肉汁和高汤,变得浓郁喷香。

从老城到溪西再到城南,兰溪,藏了300多家面店,一碗牛肉面,是无论走多远都忘不了的乡愁!

舟山海鲜面

舟山之食,素以海鲜为盛。小黄鱼、梭子蟹、皮皮虾,清蒸、红烧、腌制、爆香,各色各味的海鲜,各式各样的做法,经过舟山吃货之手,变得愈发鲜活。如果要找出一样最能代表舟山味道的海鲜,那一定非海鲜面莫属。

舟山海鲜面是浙江舟山传统的特色面食。面条柔滑汤鲜味美,其浓郁富有营养的汤底和海鲜特有的鲜美让人回味无穷。

舟山海鲜面用的是舟山特有的米面。由大米制成的米面,细而长,韧而爽,久煮不糊不坨,条条可数。舟山人爱吃海鲜面,并非没有由来,它就像长在体外的DNA,承载情感、记忆、过去和未来。

如今,穿梭在舟山街巷,常常可见挂着“舟山海鲜面”招牌的小店,三五张桌子,各色各样的时令海鲜,透着浓郁的鲜活风味。

姜汤面

姜汤面是浙江台州非常有代表性的面食小吃。是原黄岩县(现台州市黄岩、椒江、路桥三区) 民间世代流传的传统面食,其制作技艺也被列入台州市黄岩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在黄岩,旧时女子产后,女子在家“坐月子”就是喝姜茶、吃姜汤面、姜米饭;亲戚朋友上门探望时也是用姜汤面招待。时至今日,姜汤面已经成为台州街头独具风味的一道面食小吃,台州本地人开的面店基本上都有姜汤面卖。

临海麦虾

据传,在旧社会,麦虾是穷人吃的东西,把面粉加水调成浆糊状,买不起菜刀,就拿筷子将浆糊削成一条一条下锅,倒点萝卜、瓜藤下去拌一下,出锅后一小坨一小坨,状如弯曲大虾,因此得名麦虾。其实这个称呼也相当写意,很能体现出“千年台州府,满街文化人”的韵味,也体现了旧时人民在艰苦奋斗中的生活智慧。

虽然浙江和江苏同属富饶的鱼米之乡,但在浙江部分,古时候的发达地区都集中在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地区,原因显而易见,浙江的大部分地区多山少地,交通不便,自然是边缘地区。随着海洋文明的兴起和浙江人自身的奋斗,浙江成为了中国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但艰苦时期的食俗,并没有被时代带走。也被保留下来成为宝责的饮食文化财富。

乌镇羊肉面

一方水土出一方人,羊亦然。环太湖一带的羊,习惯叫做“湖羊”,也称“吴羊”,湖、吴,吴方言一样,所指地域大致相当。古人多以为羊肉以湖羊的味道为最差,大概因为膻味不足之故。然而江南人吃湖羊习惯了,对于北方的羊肉,反而吃不惯,即使闻到,也难受不已,犹如老底子南方人吃香菜一样。

南方的羊肉,最早出名的是乌镇。明朝时候写《陶庵梦忆》的公子哥张宗子,是明末最著名的吃客,他把浙江好吃的东西列了一个清单,其中就有乌镇羊肉。羊肉既烧得好,做出来的面自然也就好,毕竟羊肉面的味道取决与羊肉。乌镇羊肉,开锅烧上几个时辰,文武俱全,肉酥汁美,浇到面上,看看都好,不要说吃了!

清江三鲜面

清江三鲜面具有味鲜料足、汤浓面韧的特点,深受当地人的喜爱。正宗的清江三鲜面会放3种以上的海鲜,如牡蛎、蛏子、小虾等,鲜香滋味令人回味无穷。到吃清江三鲜面,不用怕孤独。埋头苦吃就对了,因为真的太好吃了,根本顾不上说话。如果话太多的话,面就会不开心,偷偷胀掉哦。

清江最高逼格的三鲜面就是蝤蛑三鲜面,常常被作为是面店里的主打,一碗蝤蛑三鲜面,价格动辄就是500块大洋,却总是能引来食客点赞:“真肥真新鲜”,这大概是蝤蛑一生最荣光的注脚了,虽然它的内心可能是拒绝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