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素问》第十五篇诊要经终论(三)

 秦皮 2020-03-03

春刺夏分,脉乱气微,入淫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气。

既然从气的角度来看,前提就要明确春夏秋冬,人之气在何处。春天之气,人气在头,天地之气在地表之初,人体内阳气从肝部升发。这就是此时此刻的情况。

那么夏天呢?金匮真言论: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夏气者,病在藏;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藏......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

夏天的时候,人体应天地之气,这个气应该升到地表之上,到达四月的时候是乾卦,是纯阳之气,也就是天地的阳气达到最盛,所以这个气肯定是在心。所以通过这个八卦我们能够判定,诊要经终论肯定是有错误的,因为三月四月人气在脾,不符合天地之气的变化, 这个时候人气必定与天气相应,在心。

那么春天的时候阳气升发,还没有发展到体表之外,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刺春分、刺散俞,就是为了把这个邪气排出体外。这个阳气相当于一道保护层,此时从体内满满升发出来,邪气不能侵入。那么春天时候,阳气刚刚升起,还在身体内部,所以这个邪气就可以入的比较深,与阳气形成一种相持的状态。此时的阳气按照自然界规律要升发起来,可是有这个邪气阻挡,所以我们通过针刺脉的分里,把邪气存在的环境破坏掉,阳气能够升发出来,人就好了。

可是如果刺了夏分,刺到了孙络了,根本无法破坏这个邪气。本身人体的阳气就在抵挡邪气的入侵,此时刺了损落,无异于助纣为虐,没有破坏邪气,反而让邪气传到孙络。这是为什么呢?人体之所以病就是因为气收到影响,这个气是自己的本身之气。正常情况下,如果阳气疏布全身,你刺一下孙络尚有可能造成阴阳失衡。此时阳气本来就疏布不均匀,你一针下去,这个邪气无法阻挡,而且邪气入孙络之后,与脉络合纵连横,沆瀣一气。

阳气在体内本来与邪气达到平衡,此时你一刺孙络,邪气更胜,所以就会导致脉乱气微,入淫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就是因为这个阳气受到了遏制,所以才会不想吃东西,所以才会感觉到气短。

这就是春刺夏分造成的影响。

《黄帝内经·素问》第十五篇诊要经终论(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