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夸奖和唠叨多了,并非好事,小心娃掉入“超限效应”

 IF枕边育儿 2020-03-03
在心理学上,机体在接受某种刺激过多的时候,会出现自然而然的逃避倾向,这是人类出于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反应由于人的这一个特征,再说,在受到外界刺激过度过强或者作用,时间过久时会使人的心理极其不耐烦,甚至产生逆反情结,这种心理现象叫做“超限效应”!
“别看了,去学习”!“你说你到底能考几分呢?你有个准话吗”?“还坐在那里不动,我说的话你到底听到没有”?
小刘刚刚回家,打开电视机不过5分钟,妈妈的唠叨已经如潮水般涌过来,为了避免妈妈继续唠叨,他赶紧关了电视,坐到了书桌前!
这时妈妈又走了过来,开始新一轮的唠叨,“把腰挺直了”,“告诉你了,不要离桌子这么近,小心眼睛”,“嗯,这样就挺好,继续保持,注意拿笔姿势”!
听着妈妈的唠叨,小刘趴在桌子上,大声的喊了一句“天哪”
唠叨是中国具有非常强的代表性,仿佛是中国父母的专利,尤其是母亲,一天到晚没完没了的说。这样只会让孩子感到更加烦躁,也会成为父母与孩子之间,最大的沟通障碍。
无论是唠叨还是表扬,父母都应该掌握好一个“度”,任何事情如果“过度了”,就会出现“超限效应”!所以,只有掌握好火候的分寸,这到恰到好处,才能得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怎样把握好,唠叨和夸奖孩子的分寸?下面我们来详细说一下:
一、批评教育只说一次,不没完没了
有的时候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家长们应该记住,批评孩子的时候只说一次,意思就是孩子犯了一次错误,只批评一次!而不是没完没了的,对错误穷追不舍的唠叨,这样只会让孩子感到更加的厌烦!
对于一个错误,父母一次两次三次四次的,作出同样的批评,会让孩子,从原本的,感到有一点内疚的心情,变成了不耐烦,最后可能会发展到,“我偏要这样做”的逆反心理。
夸奖孩子同样如此,做好一件事,只夸奖一次,而不是一直在表扬,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很烦躁,不重视父母说的话,下次可能就不会再做好了!
二、避免“超限效应”父母也给自己立规矩
作为父母千万不要觉得我是孩子的“老子”,而不约束自己!其实教育孩子就是不断和孩子在成长的过程,我们教育孩子,不光教育孩子,也在教育自己,孩子在学习,我们也在学习!
三、改变和孩子的沟通方式
其实,对于唠叨和夸奖孩子,并不是一味的在说,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沟通方式,比如孩子在看电视的时候,时间长了,父母肯定会唠叨孩子看电视时间过长,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沟通方式呢,“孩子,你看电视的时间太长了,来把这个眼镜戴上!”这样孩子就会知道,看电视时间长了会对眼睛不好,要戴眼镜!这种方式远比,在一旁唠叨没完,而更有效!
枕边育儿寄语:
唠叨过多,夸奖过多,并不是什么好事情,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只有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孩子才能听进去你的话,才会感受到父母的爱就在身边!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立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