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存勖建后唐,灭前蜀后梁,本有机会统一天下为何最后众叛亲离?

 脑洞趣味历史 2020-03-03

“小唐玄宗”李存勖:从中兴之主到众叛亲离

后唐庄宗李存勖是李克用的儿子,他们一家属于西突厥沙陀部人,他这一支本姓朱邪,因祖上有功,被李唐皇室恩赐改姓了国姓“李”。

身处晚唐乱世,深受唐昭宗器重的李克用父子,颇有一丝卧薪尝胆,复兴大唐的远大理想深藏心中:家世三代,尽忠王室,势穷力屈,无所愧心。物不极则不反,恶不极则不亡。今朱氏攻逼乘舆,窥伺神器,陷害良善,诬诳神祇。以臣观之,殆其极矣。大人当遵养时晦,以待其衰,何事轻为沮丧!(《旧五代史·唐庄宗纪》)

天祐四年,朱温逼迫唐哀帝禅位,自己称帝建立大梁后,李唐王朝正式宣告灭亡,由此,历史进程步入了军阀混战的五代十国时期。

对于朱温而言,他此时最大的阻碍便是晋王李克用,为此,朱温称帝后不惜发动十万大军掀起了针对李克用的潞州之战。

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对局势看得通透,此时朱温已经得了九分之七的天下,北方还未归顺朱温的势力便只剩自己晋国和燕王刘仁恭了,自己和朱温之间只能通过战争来决定胜负了:且九分天下,朱氏今有六七,赵、魏、中山在他庑下,贼所惮者,惟我与仁恭尔。(《旧五代史·唐庄宗纪》)

【朱温】

天祐五年,李克用病逝,至此,复兴大唐的接力棒便传到了李存勖的手中

李存勖成为晋王后,先后在和后梁的战争中,取得了潞州之战和柏乡之战的胜利,从而重创了朱温的势力。

天祐十年,李存勖率军亲征桀燕政权,俘虏了刘仁恭父子,完成了击败燕国的任务。

天祐十三年,李存勖在故元城大败梁将刘鄩,“自是,河朔悉为帝所有”。(《旧五代史·唐庄宗纪》)

天祐十四年,寿州刺史卢文引契丹人南下,“契丹乘胜寇幽州,是时言契丹者,或云五十万,或云百万”,李存勖派手下大将李嗣源印击契丹人,“契丹大败,委弃毳幕、毡庐、弓矢、羊马不可胜纪,进军追讨,俘斩万计”。(《旧五代史·唐庄宗纪》)

……

天祐二十年(923年),李存勖登基称帝,他以“唐”为国号,表示自己是唐朝的正统继承者。

《旧五代史·唐庄宗纪》:以高祖神尧皇帝、太宗文皇帝、懿宗昭圣皇帝、昭宗圣穆皇帝及懿祖以下为七庙。

同光元年冬十月(923年),李存勖亲率大军南征后梁,“梁开封尹王瓒请以城降。俄而帝与大军继至,王瓒迎帝自大梁门入。时梁末帝朱锽已为其将皇甫麟所杀,获其首,函之以献。”(《旧五代史·唐庄宗纪》)

【李存勖】

李存勖击败后梁的消息传出去后,在各地割据的军阀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岐国、楚国、吴越国、闽国、南平国等政权,纷纷派出使臣,表示愿意纳贡称臣。

李存勖数了数表示臣服的政权,他发现其中少了一个重要的军阀——前蜀。

后唐庄宗纳闷了,小老弟,你什么情况,是我的王霸之气不够耀眼吗?

此时,李存勖已经有了灭掉前蜀的意思。

为了探明前蜀的虚实,李存勖派出客省使李严前去了解情报,并营造出一种,自己想要和前蜀友好外交的氛围。

李严回来后,告诉李存勖:君臣上下专以奢淫相尚。以臣观之,大兵一临,瓦解土崩,可翘足而待也。(《资治通鉴·后唐纪二》)

一年后,李存勖出兵灭掉了前蜀。

从局势上来看,此时李存勖离一统天下,提前结束五代十国的乱局,只差一步之遥,俨然就是“中兴之主”,后唐政权的“小唐玄宗”了。

但就在离前蜀灭亡仅五个月,后唐前景看似一片光明的时候,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却突然发动叛乱,杀害了李存勖。

【画江湖李嗣源和李存勖】

纵观李存勖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他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从中兴之主落到众叛亲离的结局,并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接下来,我们从六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李存勖失败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一、宠溺皇后,纵容其干预朝政

李存勖的皇后刘氏早些年还是妾,后来,李存勖越过正妻韩氏将她立为了皇后。

由此,可见李存勖对刘氏的宠爱。

刘氏出身“寒微”,得了李存勖的宠爱之后,她便一心过上了“蓄财”的生活。

怎么蓄财呢?

1、派人去做生意,从木柴到瓜果蔬菜都拿出去卖

《资治通鉴·后唐纪二》:皇后生于寒微,既贵,专务蓄财,其在魏州,至于薪苏果茹皆贩鬻之。

2、各地贡献的贡品,一半给天子,一半便留给自己用

《资治通鉴·后唐纪二》:及为后,四方贡献皆分为二,一上天子,一上中宫,以是宝货山积。

3、收受贿赂,卖官赚钱

《新五代史·温韬列传》:庄宗灭梁,韬自许来朝,因伶人景进纳赂刘皇后,皇后为言之,庄宗待韬甚厚,赐姓名曰李绍冲。

刘氏专权敛财,已经到了一种令人惊悚的程度。

同光四年,后唐发生了大饥荒,此时洛阳国库已经空了,国都当差的禁军都没有粮食吃,他们的日子艰苦到典卖妻儿的程度,禁军尚且如此,更遑论平民百姓。

当时宰相站出来率领百官请求李存勖开仓救济灾民,刘氏却站出来出妆具及三银盆、皇幼子三人于外曰:“人言宫中蓄积多,四方贡献随以给赐,所馀止此耳,请鬻以赡军!”(《资治通鉴·后唐纪三》)

皇后这哭惨的操作,把宰相吓得“惶惧而退。同时,这也反映出了李存勖对于刘氏的宠溺已经到了不顾国家大局的程度,正是在李存勖的纵容下,刘氏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大臣和百姓对后唐政权的信任与归属感。

【图片仅供参考】

二、听信宦官谗言,冤杀功臣

兴教门之变中杀死后唐庄宗李存勖的指挥使郭从谦,正是被李存勖冤杀的睦王李存乂的养子,同时他又将被冤杀的李存乂的岳父郭崇韬视为自己的亲人。

郭崇韬是后唐的开国功臣,他在帮助李存勖灭后梁、前蜀两国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因而,他也招致了许多人的嫉恨。

郭崇韬灭掉前蜀后,因为战利品的分配问题上,他与皇子李继岌、李存勖派来的供奉官李从袭监中军发生了矛盾。

李从袭便借此挑拨李继岌和郭崇韬之间的关系,甚至还刻意营造出郭崇韬想以前蜀为根据地,拥兵造反的感觉。

当时,郭崇韬自己也决意要留在蜀地,这便导致李从袭的话在外人看来似乎并不是没有道理。

后唐庄宗李存勖听到他的决定后,内心很不高兴,便派出宦者向延嗣带着圣旨让郭崇韬班师回朝。向延嗣到成都后,郭崇韬不光没有主动出迎,他在与向延嗣见面后,也没有给他好脸色。

向延嗣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非常愤怒,李从袭便借机给他传递郭崇韬这是要对皇子不利,趁机造反的消息!

向延嗣回去复命时,便将自己听到的内容添油加醋告诉李存勖:郭崇韬打下前蜀后,把所有的好处都自己占了,如今他还对皇子不敬。

李存勖听到这个消息后,还是想先把郭崇韬喊回来,大家聊聊怎么回事,而皇后刘氏却直接让人告诉自己的儿子李继岌“使杀郭崇韬”。

郭崇韬死后,刘氏忧心有人给他报仇,便以谋反的名义想将他亲族给灭族,于是,她让宦官告诉李存勖:“存乂过千郎,酒酣,攘臂号泣,为妇翁称冤,言甚怨望。”庄宗大怒,以兵围其第而诛之,并诛千郎。(《新五代史·卷十四·李存乂传 》)

【图片仅供参考】

三、宠爱戏子,竟不惜任其扇脸

李存勖很爱唱戏,他还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叫做“李天下”。

因为自身爱唱戏的缘故,李存勖也很喜欢戏子,敬新磨便是其中尤为特殊的一位——他扇过李存勖巴掌

《新五代史·伶官传》记载,有一次李存勖和戏子们一起表演节目的时候,李存勖呼喊起自己的艺名:“李天下,李天下何在?”

敬新磨听到后,便过去给了李存勖一巴掌。

唐庄宗懵了,左右的戏子吓傻了,他们推着敬新磨质问他:“汝奈何批天子颊?”

敬新磨回答说:“李天下者,一人而已,复谁呼邪!”

听到敬新磨的回答,大家反应过来此时我们都在一起演戏,表演的都是别的角色,而李天下是天子专属的称号,天子在扮演别的角色时,哪怕是直呼自己的艺名,也是对天子的不敬。

唐庄宗听到敬新磨的解释后,心里高兴极了,于是他赏赐了大量的宝物给敬新磨。

【画江湖李存勖】

喜欢戏剧本身,其实并没有错,但当一名君王沉迷于角色扮演,到了忽略自己身份,玩物丧志的时候,民众也会逐渐对他失去该有的信赖。

四、赏罚不明:有功的将士不赏,无功的戏子、宦官却大肆封赏

前文提过,李存勖灭掉后梁后,有不少军阀前来称臣纳贡,其中南平王高季兴在觐见李存勖的时候,看到了李存勖做的一件荒唐事。

当时李存勖先是对着功臣们夸耀自己曾经手抄过《春秋》,然后又竖起手指说:我于指头上得天下

言下之意,后唐能够有今天,都是自己的功劳,与大臣们关系不大。

李存勖的问题如果只是和大臣们抢功劳,想借此对有功的将士不封赏或者少封赏的话,想必他和手下将领的矛盾还不至于到引发兵变的程度。

问题的关键在于,李存勖对于有功的将士不赏,却重用戏子和宦官把持朝政。

《资治通鉴·后唐纪一》:诸伶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敢出气。

《资治通鉴·后唐纪二》:内诸司使,自天祐以来以士人代之,至是复用宦者,浸干政事。既而复置诸道监军,节度使出征或留阙下,军府之政皆监军决之,陵忽主帅,怙势争权,由是藩镇皆愤怒。

【配图仅供参考】

五、猜忌功臣,明着打压,暗地监视

李存勖是一个性格相当多疑的人,他不光对郭崇韬有过怀疑,在面对自己父亲的养子李嗣源时,李存勖已经到了公开打压,暗地监视的程度。

早些年,李存勖和李嗣源还是相亲相爱的好兄弟,李存勖还许下了共治天下的承诺。

《资治通鉴·后唐纪一》:帝喜不自胜,手引嗣源衣,以头触之曰:“吾有天下,卿父子之功也,天下与尔共之。”

李嗣源家在太原,他给李存勖上书,希望可以把自己的养子卫州刺史李从珂调到离家近一点的地方,好能够经常看见,李存勖很愤怒:“嗣源握兵权,居大镇,军政在吾,安得为其子奏请!”

不单单不准奏,李存勖还将李从珂贬职,远调,让他和李嗣源很难相见。

对于李嗣源的打击,李存勖就更狠了,李嗣源多次请求可以到京城觐见他,李存勖的批复很直接:不准!

好不容易李嗣源有了入朝觐见自己兄弟的机会了,李存勖还安排诸军马步都虞候朱守殷监视他,朱守殷却将此事暗示给李嗣源,并告诫他:“位高人臣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公可谓位高而功著矣。宜自图归籓,无与祸会也!”

【画江湖李嗣源】

正是李存勖的不信任,才使得兄弟两人走向了对立,以至于兴教门之变前,李嗣源本是奉李存勖之命前去邺都平叛,最后李存勖却将其逼到了造反自保的程度。

六、选拔人才以门第为标准,重门第,胜于才能

站在李存勖的角度去考虑,以门第出生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可以换取门阀世族的支持,这确实有助于帮助他在和朱温的斗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

但在选人才这件事上,将门第看得比才能更重要,这对于一个组织而言,是一件非常不利于组织长久发展的事情。

隋唐时期,之所以要用科举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来选拔人才,便是因为科举取士可以为朝廷筛选出具有真凭实料的人才。

李存勖选拔出的三位出身名门的宰相韦说、赵光允、豆卢革,都属于出身显赫,却才不配位的类型。

韦说:韦说性谨重,奉职常不造事端。时郭崇韬秉政,韦说等承顺而已,政事得失,无所措言。

赵光允:光允生于季末,渐染时风,虽欲跃鳞振翮,仰希前辈,然才力无余,未能恢远。

豆卢革:革自作相之后,不以进贤劝能为务,唯事修炼,求长生之术;尝服丹砂,呕血数日,垂死而愈。——《旧五代史》

【图片仅供参考】

从史料记载李存勖选拔的三位出身显赫的丞相的所作所为,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后唐朝堂上的隐患相当严重。

总结

唐庄宗李存勖本有机会成为一名出色的中兴之主,但他在即将功成名就的前夕,便开始疏于朝政,提前过上了沉迷享乐的生活。

他的种种行为导致大臣和百姓渐渐对他失去了信赖,“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唐庄宗这名曾经想要挑战恶龙的孤胆英雄,却最终成为了百姓心中的恶龙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参考资料:

【1】《旧五代史·唐庄宗纪》

【2】《资治通鉴·后唐纪》

【3】《新五代史·唐本纪第五》

【4】《新五代史·伶官传》

【5】《新五代史·前蜀世家》

【6】《旧五代史·世袭列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