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厥阴病“厥热胜复”之辨

 jiezhukuaile 2020-03-03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因为其可靠的疗效和可重复性而被后世奉为圭臬,但如何解释却成了历代医家发挥的焦点,张仲景创立的六经辨证也为后世留下了诸多争议,而六经辩证中又属厥阴病争议最大。厥阴病的主要特点是厥热胜复和寒热错杂,对寒热错杂争议不大,但对厥热胜复争议不小。作者认为,也许从“厥热胜复”这四个字才能解开厥阴病的实质。

“厥热胜复”毫无疑问是厥阴病的最大特点,厥阴病篇共56条,同时提到“厥”和“热”的有17条,占1/3强。厥热胜复一般解释为厥已而热,热已而厥,其机理一般认为是阴尽阳生,正邪斗争互有胜负,阴邪盛则厥,阳气生则热。如尤在泾说:“厥阴为阴之尽,为脏之极,阴极而尽,则必复反而之阳。”道理虽然是这样讲,但对临床有指导意义吗?临床上为什么很少见到这种情况?厥阴病作为六经辩证的一部分,难道张仲景是在讲一种很少见的病吗?厥热胜复和寒热错杂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它们都在厥阴病篇?

对厥热胜复的争议也就是对厥阴病实质的争议,有厥阴为半表半里说,有厥阴为热厥说,有厥阴为阳衰阴竭说,有热闭阴劫说,等等,总之都看到了厥阴的寒和热,但对寒热产生的机理莫衷一是。作者认为问题就出在对“厥热胜复”的解读上。首先从一般常识来看,“阴尽阳生”不合常理,虽然从哲学上可以这么说,也可以解释昼夜交替、季节变换等自然规律,但是在医学临床却极少见,刘渡舟老在《伤寒论通俗讲话》中也承认临床很少见到这种情况。“阴尽”说明病重,越是病重怎么能越“阳生”呢?第332条:“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第315条:“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微续者生”才是阴尽阳生的典型表现,如果暴热来出、脉暴出,反而是阴阳离决了。厥热胜复也是一样,如果说好转,最多是从四肢厥冷到手足温,不可能出现明显发热,更不可能出现厥热反复发作,那要死去活来几次呀?谁承受得了?应该是病越轻越容易恢复,但是病情恢复的时候基本见不到“厥热胜复”现象。因此说“厥热胜复”是“阴尽阳生”有失常理

“厥热胜复”之“厥”为“热厥”。“厥阴”之“厥”与“厥热胜复”之“厥”不同,“厥阴”之“厥”为阴之尽,“厥热胜复”之“厥”为“热厥”。陆九芝说:“厥阴……其热固是热,其厥则更是热,非当其热时则为热,当其厥时则为寒也。”陆氏认为厥阴病的实质是热厥不是很准确,其实他的意思是“厥热胜复”之“厥”为“热厥”,作者亦赞同。从原文来看,第339条:“伤寒热少厥微,指头寒……”。第344条:“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第348条:“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第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这些条文均可以认为“厥”为“热厥”,尤其是第350条明确指出“里有热”,为热厥。很多人认为第350条不应该放在厥阴病篇,而应该放在阳明病篇,属于阳明热证。作者以为这一条和阳明热证有很大不同,阳明热证不会出现厥逆,其“热”和阳明热证同,但“厥”说明绝对不是阳明热证,虽然张仲景都用白虎汤治疗,只不过是异病同治罢了。热厥现象在临床常见,根据四肢厥冷的程度可以判断发热的程度,这在古代没有体温计的情况下非常重要,“厥深者热亦深”,即使对现代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如果发热时出现四肢厥冷,提示对身体已经造成不好的影响,即使测体温热度不很高,也需要退热。

“厥热胜复”为厥与热同时存在。有学者根据《伤寒论》的一些条文得出“厥热胜复”为“厥”已而“热”,“热”已而“厥”,“阴尽阳生”的结论,而作者认为这些条文的原意正是指厥和热同时存在,如第336条:“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如果认为厥热先后发生,那么厥五日加热五日应该是十日,张仲景为什么说“设六日当复厥”呢?这恰恰说明“厥”和“热”是同时存在的,通俗来讲就是高热了五天,第六天热度下降,手脚不凉了,说明疾病好转,可能自愈。现代医学证实,病毒感染的自限期正是1周左右,这和伤寒论第7条的内容也是一致的,“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说明伤寒论与病毒感染性流行病有密切关系,这在作者《伤寒论与新冠病毒》中有专门论述。第341条:“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厥和热同时存在,所以一共发热八天,包括高热(热厥)三天,热势已减提示疾病应该好转,但是如果持续发热超过七天,则会出现并发症。这一条说明厥阴外感发热应在七天左右退热,否则会出现局部热毒。第335条:“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厥者必发热”说明“厥”是由“热”引起的,后面部分都是对此的解释,发热越重四肢厥冷越重,符合临床实际。如果认为发热停了才出现厥,则不好理解。这种情况虽有发热,但不同于太阳表证,因为太阳表证不会出现厥,所以不能发汗。第331条:“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厥为热厥,厥逆止而只有发热而利,说明热势减退,病情好转,所以自止;又出现厥逆,说明发热加重,病情反复。

因此作者提出,厥阴病厥热胜复之说,非“阴尽阳生”,而是持续发热,高热与低热交替现象,高热则厥。第332条还可以和新冠病毒肺炎联系起来:“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复发热三日……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多有发热及消化道症状,并且这一条提示如果七天以上仍不退热的,“必发痈脓”,这里的“痈脓”当然包括严重的肺部感染。

“厥热胜复”为厥阴病外证。六经均有外证、里证,或称经证、腑(脏)证,厥阴病也不例外,也有外证、里证之分,“厥热胜复”即厥阴病外证的表现,主要指感受寒热邪气,加之人体津液亏虚,抗邪能力不足,正邪斗争而表现出的症状,第343条至第347条均为“死症”,说明这样的人得了外感,也可能有生命危险,在医疗条件发达的今天仍然如此。

厥阴病里证为寒热错杂和寒厥重症。厥阴本意即“阴之尽”,为虚极,寒厥在少阴病就有,厥阴病则更重,主治方剂有当归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寒热错杂证是里证还是半表半里证存在较大争议,不能说既有寒又有热就属于半表半里,作者在《少阳病与“阴火”论》中分析了少阳病的特点,作者更倾向于少阳病为阴阳的枢纽而不是半表半里。厥阴病也是如此,寒热错杂不等于半表半里,寒热属性并非张仲景划分六经的依据,三阳经既有热也有寒,非独少阳;三阴经既有寒也有热,非独厥阴。

厥阴病的本质特征为津液亏虚至极,即“厥阴之为病,消渴……”。这里说的津液指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指阴阳的合体,并非单指性质属阴的物质,在作者《“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含义的变迁与“阴阳“概念的误区》中有介绍。在津液亏虚严重的情况下,厥阴病本证为里虚寒证,那么为什么张仲景把“厥热胜复”和寒热错杂都归为厥阴病呢?因为它们有共同点,都是在津液亏虚至极情况下感受邪气(外邪或内在病理因素)而发病。津液亏虚时更容易出现厥逆,也更容易出现发热。就像锅里的水,水越少,凉的越快;如果加热,因为水少,则很容易把锅烧热,甚至融化。就像人体缺水本来是怕冷的,但是还要干活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干烧”而“上火”,这种“上火”主要表现为局部热毒,因此容易形成本身虚寒加局部热毒的寒热错杂证。厥阴病在津液亏虚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阴阳气不相顺接”,所以体温不是很高也会出现四肢厥冷,而太阳病、阳明病发热很高也不会出现厥逆,所以第350条虽然用了白虎汤,但不是阳明热证。用白虎汤属于急则治标,暂时清热,热退后应立即转方以补充津液为主才是正治。少阴与厥阴同为津液不足,但少阴较厥阴为轻,不容易化热,更不容易形成寒热错杂证,而是以虚寒证为主,虚热证较少。两者补法也不一样,少阴病可以峻补,虚寒证用大剂量附子、干姜等,如四逆汤;虚热证用药多为阿胶、龟板、鸡子黄 等血肉有情之品,如黄连阿胶汤、左归丸,而厥阴较少阴为重,不能峻补,以防虚不受补而化热,用药以当归、鳖甲、白芍等为主,如乌梅丸、麻黄升麻汤、当归四逆汤等方中均有当归。

需要注意的是,厥阴病的津液亏虚可以是全身,也可以是局部,如为全身则属寒厥重症,如为局部则常表现为局部的寒热错杂证。从厥阴病的特点可以看出,张仲景是以津液多少分六经,即使不是唯一依据,至少也是一个重要依据甚至主要依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