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大会冠军彭敏讲解诗人死法,粉丝问个问题,他的回答令人服气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0-07-09

几千年文坛,除了浩如烟海的诗词作品,还有一段段引人注目的故事和传说。如果说古诗词是一个美人,那这些美丽的传说,就像给她蒙上了一层柔美的面纱,让她更加摇曳生姿。

近日,诗词大会第5季冠军彭敏先生,就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讲解了一下诗人死法。他提到李白是因为喝醉了之后要去捞水中的月亮,溺水而亡,这种说法可谓十分浪漫。又说杜甫是因为饿极了突然吃了太多东西,撑死了;孟浩然也是因为吃,不过不是撑死,而是吃了不该吃的河鲜,引发了旧疾而死。这样因为管不住嘴而死的死法,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彭敏列举的这些诗人之死,其实多数都是野史杜撰,并不一定可信。于是就是粉丝“针锋相对”,问了彭敏一个十分刁钻的问题:

有传宋之问“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是听一老僧吟唱,而写进诗里的,又有人说那老僧是骆宾王。真的假的?

这位粉丝提到的这个故事其实很有趣。据说当年大诗人宋之问在一寺庙游玩,随口吟了一句“岭边树色含风冷”,然后就卡壳了。没想到这个卡壳的窘态被一位老僧人看见,这位僧人居然当面笑话。好在宋之问肚量大,不仅不生气,反而与僧人论诗。后来宋之问干脆拿另一首自己写了头两句就写不出的残诗来问僧人,僧人补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十个字。宋之问随即完成了全篇,成为千古佳作。这个老僧,就是骆宾王。让我们读一读他们两合力完成的诗:

《灵隐寺》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颇具古意和世外风神。灵隐寺乃名刹,为名胜之所在。首句从飞来峰入手,写山高而陡峻,紧接着写古寺如“龙宫”,深处在山林、奇峰之间。然而大约是因为这开头起的过高,宋之问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往下写了。因为一开始的意象就以“鹫岭”、“龙宫”而开篇,接下来要怎样的意象才能更进一步呢?

不得不说,骆宾王补上的“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一下子让境界阔达起来。怪不得得此二句,宋之问便豁然开朗,立马写出了后面的诗句。可以说,这十个字,是全诗的底色和诗眼。此后的“桂子”、“天香”,“远”、“遥”就有了凭倚。

彭敏粉丝提出的关于真实与否的问题,其实有刁难彭敏的意思。毕竟这样的传奇故事,谁也无法回答是不是真的。如果彭敏答是真的,会显得武断;如果彭敏答是假的,又会显得没有诗词情趣,也打脸自己写的诗人之死的故事。不过彭敏毕竟还是水平很高,他的回答发人深省,让人不得不送上大写的服。他如此回答:

唐诗里有很多这种靠不住的故事,如果我们都接受学者的考证:都是假的,以后别提了,那唐诗的魅力会减弱不少。

彭敏首先澄清,这些故事,大都经不起考证。但是为什么自己还要去讲,大家也还乐此不破地讨论和传颂?其真意并不在争论什么真的还是假的,而是为了增加唐诗的魅力。中国古代诗词流传到今天,很多年轻一代并不关注。但是年轻一代依然会对那些诗词世界的传奇故事感兴趣,这也是古诗词的魅力之一。最后,笔者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认为李白让高力士脱靴的传说是真还是假呢?欢迎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