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羿想天开》之六十六从惊蛰说开去

 思绪未果 2020-03-05


从惊蛰说开去

文/生子

“惊蛰不离九九三”,也就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的第三天,也是农历的二月十二。

二十四节气采用的是“定气法”,它代表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而每个节气,都表示着季节、物候、气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太阳运行黄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自黄经345°至360°(0°)的一段时间 ,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预示着生命在这一刻重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惊蛰原为启蛰,因汉朝皇帝叫刘启,改为惊蛰是为了避讳,后来继任者又改回启蛰,唐朝编制"大衍历"时,再次将启蛰改为惊蛰。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汉朝时,启蛰的时间是在雨水之前,改名惊蛰之后,顺便同雨水调了个位置,于是形成了现在的样子。

每个节气都有三候,一年共七十二候。“惊蛰”的三候是: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素问》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译成白话文就是:五天是一候,三候就是十五天为一气,就是一个节气,气是节气的意思;六个节气就算是一个季节,时就是季节的意思;四个季节算是一年。

所谓二十四节气又分为十二个节令和十二个中气,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2日。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季节,物候现象和气候变化。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8个;反映温度变化的有5个;反映天气现象的有7个;反映物候现象的有4个,不一一列举。

对于老祖宗说的:"瘟疫始于大雪、发于冬至、生于小寒、长于大寒、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惊蛰,完于春分,灭于清明。"我们既祈祷古人对扫除温疫的归纳和总结,更坚定整体防控,分类防控,精准防控的举措,立足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现实。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奋斗!一起抗击!

           2020年3月5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