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仁芝:从生活中来 鲜活的山水与笔墨

 泊木沐 2020-03-06

【编者语】技与道,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蕴含的一对核心的相对相生的概念,这也是艺术创作中不断被探讨的话题,也是千百年来中国艺术家不断在艺术实践中不断要思考的问题。北京画院建院60多年来,一直聚集着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精英画家群体,他们不但是艺术创作的主力,同时也是涵永中国艺术精神、传承绘画技艺的艺术教育力量。这些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与教学实践中,无不在探索和省思技与道的关系问题。

2018年,北京画院启动了“技与道”视频项目,和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共同合作对北京画院的画家的创作理念进行梳理,对画家进行了采访和拍摄,旨在为画家记录在一定时期内的艺术创作、教学传承与学术思考,希望以画家个体为单元线索展现北京画院的创作与教学风貌,以促进美术界与社会各界加强对北京画院画家群体的了解。2019年,我们继续以“技与道”为主题,推出系列专题片,本季首先推出山水画家张仁芝先生:

张仁芝《英国温德内尔湖畔民居》中国画 2010年

张仁芝《自景山万春亭俯视紫禁城》中国画 2004年

看张仁芝的画,最大感受就是:山水似乎就在眼前,一片青葱扑面。坚持从生活感受出发,用笔墨表达自然之美,这是张仁芝数十年来赋予山水画创作的方法。虽然已年逾八旬,但张仁芝依然强调艺术创作要保持对生活的新鲜感,不断到生活中寻找新鲜和生动。

看过张仁芝山水画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绘画里同时受到了西方艺术的影响,又有东方的笔墨韵味,这与张仁芝充满历史机遇的学画经历有关。

张仁芝

1953年,中央美院附中成立,张仁芝作为第一届学生入学,赶上了历史的机遇。从附中到美院,关于中国画的学习,张仁芝面对的是东西方相互融合的艺术教学体系。跟蒋兆和学素描基础,跟宗其香学山水,跟李苦禅学写意,跟俞致贞学工笔,每个画种都接触,然后自主选择。在西画与中国画之间,张仁芝选择了中国画。

进入中国画的系统学习之后,张仁芝开始真正探索中国笔墨,体会笔墨中的无穷变化与趣味。 从中央美院毕业后,张仁芝来到北京画院,进入当时的中国画进修班,在老画家门下继续深造中国画,进修班毕业后成为北京画院的专职画家。在北京画院,张仁芝领悟到了构图的规律、笔墨的运用。把对自然的写生与传统山水画的笔墨进行结合,这是张仁芝几十年来在创作中的研究课题。很多人都说张仁芝的画面有生活气息,有时代感,这是他自己想在绘画里做到的。

不仅仅是山水画的创作,张仁芝还在不断的探索水墨的表现语言,所以在山水画之外,我们也看到了他关于荷花系列的水墨探索。

张仁芝《清凉台观雨》中国画 1979年

“画了几十年的画,我走的是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诗意美感,抓取鲜活感受,激发创作灵感,经过酝酿意境提炼笔墨后进入创作的路子。因为是自己从生活中发现的有意味的形式,作品自然就带有真情实感和明显的个性色彩。”张仁芝谈及。

雅昌艺术网:张老师您好,能否跟我们讲一下您个人的艺术成长经历?

张仁芝:我觉得我的经历很简单,小时候喜欢画画,受到家里的一点熏陶。因为父亲是小学校长,我小时候,他经常在家舞文弄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临摹一些铅笔画,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之后就产生对画画的兴趣。初中我读的是天津三中,老师非常善于引导,让我在美工团写点儿美术字,搞板报,又带我们到图书馆看画册,帮我们分析作品优劣,对画画有了一定的了解。

美院上学

我很幸运赶上了一个历史机遇,1953年,我得知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了附中,我们一共3位同学来到北京考上了央美附中的第一届,一下子就进入学习艺术的门槛。我记得作家柳青说过:人的一生虽然漫长,但是最关键的时刻就这么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我一下子就步入了学习艺术的殿堂。然后就是1957年我升入中央美院。

因为是保送生,我可以任意选学科,我最开始想学油画,但是同学跟我分析学油画比较贵,我又喜欢中国诗词、文学,所以认为中国画更适合我,我就这么选了中国画。

1958年美院,李可染带张仁芝这届同学在颐和园写生

雅昌艺术网:当时学习中国画的氛围是怎样的?

张仁芝:当然课程上最开始是按照写意和工笔来分科,我学写意。蒋兆和先生教我们基础人物素描、人物写生,李苦禅先生教山水临摹与写生,俞致贞先生教工笔花鸟,院外请来的老师的课程也比较多。我有一个比喻,中国画系的学习就像是自助餐厅用餐,自己选择的余地比较大,对于多个画种都有初步的了解。就这样学习了三年之后,四年级分科的时候我选择了山水,宗其香先生教我们很多。

张仁芝《炉前》中国画 1964年

张仁芝《屹立千秋》中国画 1984年

张仁芝《高山流水》中国画 1987年

雅昌艺术网:为何会最终选择山水画呢?

张仁芝:其实就是喜欢风景,最早看中国传统山水画,对传统笔墨韵味的理解,其实并不如对西画里的光色表现印象更强烈。进入中国画系之后我才开始慢慢能够欣赏中国笔墨里的韵味,这样的一个转变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但是转变之后就发现笔墨中有无穷的变化和趣味。

雅昌艺术网:在这样的选择和转变中,您如何看待东西方绘画之间的关系?

张仁芝:西画也有起好处,按照潘天寿先生的理论,东西方绘画各有其高峰,用不着用这个高峰来贬低另外一个高峰,也不要想用削平自己的山头去迁就另一个山头。我很欣赏潘天寿先生这种真正的学者站在人类文化的高度上来关注东西方艺术的优劣。

东西方艺术的比较是一个很大的学科,而自己学过之后,理解了之后消化吸收了,就都可以变成自己的营养,所以关键是自己的消化吸收能力。

张仁芝《峨嵋瑞雪》中国画 2003年

我理解西画的优势是造型规律有一定的科学性,构图、光色影都能让你对艺术的学习有一种便捷的路。而我们的优势则在于笔墨韵味与程式。

我希望我的绘画一方面通过写生掌握艺术的自然规律,另一方面,我又能到生活中抓取到感动我的画面,每一个人对美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我觉得我有到生活中抓取到感动的能力。后来,到画院之后我更加深刻的领会到了,中国传统的山水画的神韵和笔墨趣味。

约1970年画院和军宣队一起 前排右二张仁芝

雅昌艺术网:您如何看待中国笔墨精神?这也是最近中国画学界又重新被讨论比较多的话题。

张仁芝:我是1962年到北京画院学习的,跟秦仲文先生学习山水画,我从中央美院的九年学画经历,转变到对中国山水画的构图规律的学习。从西画式的焦点透视的绘画,转变到平远、高远、深远的散点透视的画法。

在画院的学习中,我领悟到了传统笔墨的构图规律,传统山水画的用笔、用墨,如何通过笔墨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说几十年来,我天天解决的课题就是如何把写生跟中国山水的构图规律来结合。

我还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我的写生是从生活中来,有生活气息,但如何让生活气息和笔墨的精神内核结合起来,我希望我在绘画中能做到这一点,就像是很多理论家说的,希望我的画既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同时也要有笔墨精神。

张仁芝《碧血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祠》中国画 2006年

张仁芝《层峦叠嶂图》中国画 2009年

雅昌艺术网:刚刚您谈到了如何把从生活中抓取到的让您感动的画面,与中国笔墨构图规律结合在一起,您是如何做的?

张仁芝:把自己从生活里抓取到的感动画面,如何跟传统中国画的构图章法结合到一起,实际要进行一些改造。孙其峰先生说这是一个移花接木的过程,如何让抓取到的素材变成你的艺术创作,这中间要经历一个酝酿和发酵的过程。加入自己的艺术观念,发酵之后就跟生活原型不一样了。

雅昌艺术网:您强调要保持对生活的新鲜感,才能抓取到鲜活创作素材,能否深入谈一下?

张仁芝:要保持一种对生活的新鲜感,不断地刺激自己的创作欲望,所以应该不断地到生活里去找新鲜的、生动的东西。李可染先生有这么一句话:你到生活当中写生,不要司空见惯,而是要觉得自己像是一个从外星球掉到地球上来的,也要像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要觉得什么都是新鲜的,要对生物的多样性感兴趣。

李可染先生这句话价值就像金子一样,让我养成了这样一种爱观察生活、关注生活的习惯,当我观察到诗意的、有形式感的画面,我会随时把它速写下来,然后融入到创作中去。要随时保持一种新鲜感,养成这样一种艺术态度,才能不断地把写生拿回画室,进行艺术的酝酿发酵,笔墨锤炼,我这几十年就干了这么一件事。

雅昌艺术网:您如何看待“技与道”?

张仁芝:我认为技与道有一个形象的比如,就是庖丁解牛,比如我要把牛给切开,我要掌握如何把骨头跟肉切开的方法,同时也要知道它的骨骼结构规律。所以这就是局部的技法和艺术规律性的关系,既要掌握方法,又要掌握规律。

雅昌艺术网:您最近的创作在关注什么呢?

张仁芝:这三四年开始,我把过去生活积累的这些感受倒腾出来,有点儿像牛的反刍似的,感觉过去没画好的,现在把它拿出来反复地画一画,希望能够画的比过去再好一点。现在我画小品多一点,想把自己的笔墨锤炼得更精一点。另外我最近也在临摹点儿古画,比如吴镇的《松泉图》、黄公望的《九峰雪霁图》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