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健康人格

 zlslm 2020-03-06
 (2012-01-31 12:27:13)



    很多人以为人格随着年龄而进步。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很多人的人格很早处于“钙化”状态,不仅没有随着年龄而成长,反而随时光流逝不断退行与腐朽。就像落叶在潮湿树林中不断腐朽。先描述两种极端人格:一种是健康的独立自主的人格;另一种是不断退行、渴望重新退回母亲子宫中黑暗状态的病态的人格。大多数人的人格介于两者之间。我们的出发点是想提请大家重视人格发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搞清楚什么是健康人格,应该如何认识自己的人格现状以及如何完善与提升自己的人格。

心理学家所说的人格指个体稳定的心理与行为倾向。我们从三个角度描述健康人格的标准:

第一、心理学角度与标准。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健康的人格是具备独立自主能力,充满幸福感受与激情,具有不断自我革新能力的人格特征。具备独立自主能力是指心理上达到高度自足,摆脱对所有外在事物的依赖,具备这种人格特征的人是精神上的“真正富豪”,从自己的内心汲取生命的全部能量,无需以外在事物装点自己,更不会由于内心匮乏而产生焦虑。一般人之所以对外在事物产生依赖,是由于内心贫乏,感受不到自心的力量,所以不得不靠外在事物来“证明”或“显示”自己,比如,有些人过度追逐权势或虚荣就是由于内心匮乏。而充满幸福感与激情以及富于自我革新精神是内心充满活力的表征。如同肉体生命在于运动,精神生命在于同世界之间保持丰富而密切的内心联系。老年人精神衰败往往是肉体衰败的先导,这一点可以从反面说明上述观点。 只有强大丰富的内心世界才能达到精神上独立自主与内心充满激情与生机勃勃。

第二、社会学角度与标准。健康人格不可能呈现自私与狭隘。自私狭隘的人的内心必然呈现荒芜与贫瘠,比如,吝啬就是由于内心匮乏而产生的对金钱的焦虑与依赖。因此,健康人格必然是自私的反面。健康人格不会由于内心焦虑而歪曲对事物的看法,所以表现出对事物强大的洞察力。可以说,健康人格必然在社会和人与人关系中表现出崇高的道德自我与博大智慧。

第三、生物学的意义,个体生命平衡内心不同侧面的能力与标准。健康人格足以协调生命的不同侧面,保持内心平衡,使内心处于最佳的协调与平衡状态。否则,就很难说是健康的人格。

我们接下来描述什么是退行性人格。退行性人格就是渴望回到婴幼儿时期,甚或退回到诞生之前在母腹中的黑暗状态。产生退行性心理的动机,其实质是畏惧生命压力与责任以及放弃生命的独立性。了解什么是退行性人格,有助于对自己内心产生退行趋势保持足够警惕。值得注意的是,人群中除少数分裂症患者以外,还存在大量的不太极端的退行性心理倾向与行为,比如:放弃自己的独立性,拒绝成长,不愿意承担人生的责任,拒绝面对自己内心与事实真相,不愿意付出而只愿意享受与索取,盲从,严重依赖他人或某物,以及思想严重僵化等等。

大多数人的人格特征处于两种极端的状态之间,既不是完全独立,也不是完全不独立。不独立的人格特征很难说是理性的。因而,大多数人实际上处于半理性与半不理性状态。为什么这样说?下面我们从四个心理纬度来说明这一点。

第一个心理纬度:独立性。生理上,人们在婴幼儿时期已经“断奶”。但在心理上,很多人终其一生实际上都未能摆脱对其他人的依赖。人们经常被内心的恐惧和贪婪所支配。害怕失去爱情,于是被情欲支配;害怕失去财产,于是被贪婪支配;害怕失去社会好评,于是被盲从支配;甚至于发展到害怕离开手机与电脑,于是被手机与电脑所支配。如此等等。

第二个心理纬度:理性。人们总以为自己具有足够的理性。实际的情形恰恰相反。绝大多数人不具备足够的理性。人们经常带着自己内心的恐惧与欲望来观察世界。很明显,内心纯洁是保持理性的前提。但绝大多数人的内心很难用纯洁来形容。所以林则徐说,“无欲则刚”。霍金在《大设计》中说,科学探索无法摆脱主观性局限。科学尚且如此,何况其它?

第三个心理纬度:自我革新精神。很多人不具备革新自我的意愿和能力。很多人只注重学习知识,而不注重甚至轻视人格成长。我们必须强调,学习知识与革新自我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情。学习知识只是了解外部世界。而革新自我是发现内心真相,并致力于克服自心的缺陷,这一点很多人做不到。

第四、感受幸福与激情的能力。幸福就是内心感受到欢乐、愉悦、充实、有意义。幸福感不是转瞬即逝的感官刺激,而是健全的心灵。说明这一点的例子是有些富豪权贵的生活并不幸福。而精神上富有的普通人更容易体会到生活的意义与幸福,这说明,幸福与物质满足感并不是同一回事情。如果人们内心无法感受到生活的价值与意义,这说明心理健康已经出现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