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勤奋学习没效果?从认知规律来解释一下学习天性

 信息熵 2020-03-06

在生活中,有一些孩子看起来“很勤奋”:反复地看书、背书、做笔记、做题。

然而,一到考试的时候要么考得不理想。要么,这次分数考得好,下一次考同样的内容又不记得了。

这一点也像经历了高考的我。之前的英语、语文背的滚瓜烂。到了高考结束后的十几年,大部分的知识已完全记不得。这中间虽然有遗忘没复习的原因。但更多地,当时的学习经历的是一种机械式地肌肉性的练习。以为自己掌握了知识,但实际上没达到真正的精通,大脑中学习的神经回路没有得到强化。

这样的行为就是:“行动上的巨人,思想上的矮子。”

孩子勤奋学习没效果?从认知规律来解释一下学习天性

看起很勤奋,为什么没有效果?

在心理学上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

  • 把一个很饿的猩猩关在一间空房子里。房子里有台自动售货机,当往钱孔中投进硬币,食物会自动倒出来。起初,猩猩还没注意到这点。当它无意中把一枚硬币丢进孔中意外地获得了食物。
  • 经过多次的实践,这个猩猩掌握了获取食物的技巧。可以轻松的获得食物。

这个试验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猩猩为什么能轻松得到食物,仅仅只是它不断地重复,记住了获得食物的方法。

你看,通过重复就可以获得记忆。但是这样的记忆是机械式的。所以它不知道想办法直接打开售货机获得更多的食物。

而像这样的重复行为,我们也曾经做过许多:

  • 在学校的时候,你肯定学过许多古诗、单词,当时花了不少时间背诵,而且反复默写。老实讲,今天你还能记住多少呢?

孩子勤奋学习没效果?从认知规律来解释一下学习天性

在《认知天性》这本书中指出:这样的行为造成了三大的不足:浪费时间,无法产生持久的记忆,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自己掌握了内容。而掌握的程度并不是由学习时间的长短来决定的。

既然这样的方式不能有效地增进学习效果。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会选择这种学习方法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思维的惰性。思维的惰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⒈短期的效果欺骗了大脑

相比其他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耗时少,容易执行,效果看起来也不错。特别是考试前的“填鸭式”学习,只要记住了就能考得高分。

这样我们自然而然地就关注这些看似更有效的办法。人的身体偏爱稳定性,天性的懒惰孕育了我们的认知模式和心智模型。至于能不能带来持久的效果则不是我们所要考虑的范围。

元认知阻碍了进一步的思考

所谓元认知是指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学习者可以通过元认知来了解、检验、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认知活动。

元认知的实质就是对自我的意识自我的调节

对于重复的阅读,两种元认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是这样的:

  • 第一种:我读了好多遍,读的越来越流畅了,我已经掌握了阅读的内容。下面可以不阅读了,下次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只要多读几遍就掌握了。
  • 第二种:我读了几遍,我可以合书起来,回想刚才读的什么内容?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甚至还会想一想阅读的内容可以和生活联系起来吗?

天性的惰性和自己元认知的方式造成了这种假勤奋的学习假象。想要改变必须先跳出自己的舒适区,重新校准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

孩子勤奋学习没效果?从认知规律来解释一下学习天性

不当的学习方法容易造成后果

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学着认清自我,可以让我们不至于陷入死胡同,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在这种中间关键地方在于我们如何识别错误的方法,这也是最难的。

因为我们大脑的感觉、认知偏见、记忆偏差等总会让我们造成错觉和记忆扭曲

心理学家麦基说:“当一个人内心充满某种情绪或想法时,心里就会带上强烈的个人偏好暗示,继而就会去现实中搜寻相关信息,最终形成一种‘真是如此’心理定势。”

就像先前说的那样,反复阅读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获得了流畅感,导致了流畅错觉。后果就是,容易高估自己对这门功课的掌握程度。也就是形成错觉。

错觉的后果就是误导学生进入自以为是的认知模式。

  • 阅读的熟练了,我肯定掌握了了这些内容。即使考试我也能考好了。
  • 这样的学习方式下,考试没考好。不是我学习方式的问题。可能是试卷的问题,只要我在多读几遍下次肯定可以考好。

当意外发生时,人们会寻求解释。人总是有趋利避害的本能,总是拼了命解释我们所处的环境、遭遇的事情,来诠释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合理。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们会刻意组织自己的记忆,让这些记忆更容易被记住。

记忆是重构出来的。我们没办法记住一件事情的方方面面。我们只记住对自己有重大影响的元素,剩下的完全自行的填补。这时记忆就发生了扭曲。

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提到:之所以会产生这些错觉和记忆扭曲,是因为人为自己设置了两套分析机制。就是机制1和机制2。

机制1是无意识、直觉式的,瞬间发生的。

机制2是有意识分析与推理的过程,会权衡利弊做出判断,会自我控制。

人的错觉和记忆扭曲的发生,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我们思维的惯性用机制1,而没调动自己的思考和判断用机制2。

比如:看见一篇课文,下意识的多读几遍,读多了就行了。这是之前的经验在影响你,这就是机制1。而有一次,再看见一篇课文,在读过一篇之后,在脑中尝试理解和回忆,并结合自己实际情境分析,这就是机制2。

想要学习更有效果,可以试试这样做:

⒈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将学习的知识结构化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早发现:

人们在学习一个概念的时候,花费越多的心思,尝试用自己的话语去重新演绎它,或者是尝试理解这个概念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意义,就越能牢固的掌握这个概念。

比如:孩子在学习“九九乘法表”,可以很快的熟练的将口诀背熟,倘若从中抽出一句问问他们,他们却不知所云。这样的学习只是机械式的,并无心理意义,只是一种“言语连锁”式的学习。

若是孩子能将学习的乘法口诀和加法练习起来,或者利用相近的熟悉的口诀来推导出别的口诀。这说明了孩子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加法或是其他口诀)与现有的观念建立的实质性的联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既学习的新的知识又强化了记忆的痕迹。

所以,不要做没有感情的“复读机器”。这样能记住的东西有限。而当孩子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细化新学的知识,他就可以无止境的学下去。

譬如孩子在学习新的概念、词语、原理等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尝试说一说。当孩子用自己语言在说的时候就是把它和已有的知识练习起来。

新旧知识越能建立牢固的联系,越能掌握新的知识,关联的越多就越有助于记忆。

孩子勤奋学习没效果?从认知规律来解释一下学习天性

⒉巩固记忆,防止遗忘

很多重复性的学习方式,不仅是一种机械性的学习,更是假装勤奋的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一种短期的、不规则的记忆。短期内有效,缺点是在大脑中存在很短时间,当需要调用时就想不起来了。

如果想将记忆痕迹由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我们需要帮助孩子重新巩固记忆。

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记忆方法:

*联想记忆

例如,识记房子、瑜伽垫、火车铁轨这几个词,就可以想象在房子里面有一个瑜伽垫,外面有火车铁轨,轰隆隆的火车声,影响了你练瑜伽 。记忆的形象一下饱满起来了。

*检索练习

不要一直阅读,要停下来,合上书本,问一些问题,核心概念是什么?我如何解释他们?哪些概念我还是不熟悉等?

*犹太式辅导法

家长每天能够拿出20分钟,面对面的和孩子交谈,让孩子把今天学的知识讲给家长听。孩子遇到磕巴的地方、不熟悉的地方就是需要及时复习和加大记忆的地方。

*有间隔的练习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温故而知新”。

在长时间的不学习后,遗忘是在所难免的。为了防止遗忘,就需要有意识的在学习的中间穿插练习;为了保证练习的效果,孩子就不得不努力,需要把把学习的知识从长期记忆中“重新调去”出来;为了不让学习的效果付之东流,会让重要的知识能加突出,难忘。这是一种强有力的记忆方式。

孩子勤奋学习没效果?从认知规律来解释一下学习天性

⒊学习方式多样化

主要方法有两种:穿插练习和多样化练习

穿插练习有助于长期记忆

轻松的集中式的学习只能让人机械掌握理论的表象,面对实际时,孩子的变通能力差。而穿插式的复杂练习,可以在新情境下对理论运用自如。

比如,孩子在学校时的小测验、单元练习、月考之类的都属于穿插练习。它不仅检测最近学习的知识,更对孩子之前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所以,不时的小检测还是有必要的。

虽然穿插练习看似占用了时间,效果也也没有集中学习明显。但是从长期记忆的效果上来看,穿插练习远比集中练习的效果好。

多样化的练习促进知识的活学活用。

回想起自己教数学时,特别是在教学有关量的知识时,一定会用多样化的练习手段。

除了课堂上讲解标准的长度量,还会让孩子课后从生活找,动手去测量,两个量之间的比较,有时候还要去写小调查。例如,1平方米有多大?

还比如学习一个数学公式或定理,不仅要练习一种类型的题目,还要练习生活的实际案例让孩子去解决。

今年来,关于脑神经的研究也证明了多样化练习的好处:

它调动了孩子的多方面的感觉系统,锻炼大脑的不同区域。它消耗了更多的脑力,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东西,一定会被大脑编成更灵活的表征,适用范围也会更广。

孩子勤奋学习没效果?从认知规律来解释一下学习天性

⒋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是指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的或偏爱的方式,学习风格也就是认知风格,是一个人在记忆、思考、解决问题时惯用的思维风格。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孩子的学习风格可以分为4类,分别是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和混合型。在这四种学习风格中各自的感官分别占据一定的优势,多运用以及充分的运用这些感官可以更快的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 像我们家的孩子就属于听觉型的学习风格: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强。喜欢倾听但更爱表达,有丰富的词汇量。说话有条理,善于想象、富有激情。容易记住别人说的话,上课时更关注老师讲了什么。喜欢自言自语,性格活泼开朗。

像这样的孩子就更多给他自己讲的机会,让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鼓励他们通过语言或者图形来表达,例如让孩子参与话剧、演讲等,在活动中学习知识。

孩子勤奋学习没效果?从认知规律来解释一下学习天性

  • 视觉性:细心,观察能力强,常发现别人注意不到的东西。比较安静,喜欢读书,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策: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去想象和创造。例如鼓励孩子画画,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 动觉型: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极具冒险精神。喜欢在自己的探索和体验中学习知识,动手能力比较强。

对策:引导孩子学会操作,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摆弄。鼓励孩子的小发明、小创造,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 混合型:可以表现为以上三种或者两者的混合。

对策:尊重孩子的风格,利用孩子的优势。并利用多种能力有效地学习。

孩子勤奋学习没效果?从认知规律来解释一下学习天性

写在最后:

学习不是简单划线、记笔记、重复阅读。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生成性学习”。很多孩子的学习没有起色,原因就在于方法的不当。

早日抛弃这些无用的方法。只有尊重孩子的学习风格,理解性地认识,同时进行间穿插练习和多样化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才是有效的学习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