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迟子建散文:马背上的民族

 nmcd350 2020-03-07

迟子建散文:马背上的民族

我童年生活的山镇离鄂伦春人的居住地很近。黄昏的时候,我常到公路玩耍,有几次撞见鄂伦春的马队经过。骑在马上的都是鄂伦春的男人,他们穿着过膝的蓝布旗袍,挎着枪,用兽皮去县城换取食盐和肥皂。一听到马蹄声从公路一侧流水般的袭来,我就连忙躲在路边,满怀好奇和胆怯地望着马队经过。

父亲年轻时曾当过一段时间放映员。他对我们说,他去给鄂伦春人放电影,每次都被灌得酩酊大醉,有的时候醉得连机器都摆弄不了,让那些候在场地上的人空等。父亲说,你要是不喝醉,鄂伦春人就认为你不诚实。在我们山镇,有关鄂伦春人的传说特别多。人们说他们爱打架斗殴,杀人可以不伏法;说他们爱喝酒,爱吃生肉,爱跳舞;说他们的人死后要吊在树上“风葬”;说他们住在松木搭制的“撮罗子”里;说他们在水上撑的是轻巧的印着花纹的桦皮船;还说他们的人生病了不用去医院看,请个“萨满”来跳神就可以除病。基于这些传说,我每次见到鄂伦春人的马队时,都有些战战兢兢,生怕他们把我当作山林中的一只野兔,在马上冲我开一枪。有一次马队中的一个鄂伦春小伙子在经过我身边时勒住马,吓得我魂都要丢了。他笑着,从背囊里取出几块乌黑的肉干给我,然后又策马前行了。我捧着鹿肉干,得意洋洋地回家,说鄂伦春人给的,家人都很吃惊。我们嚼那肉干,怎么也嚼不烂,这使我相信我们汉族人的牙齿就是连弱小的鸡鸭都可以钻过的破烂篱笆,而鄂伦春人的牙齿就像石壁上嶙峋的石头一样坚不可摧。

鄂伦春人被称为是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喜欢狩猎,骑马善射。他们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虽然它没有形成文字。他们游荡在山林中,就像一般活水,总是让人感受到那股蓬勃的生命激情。他们下山定居后,在开始的岁月中还沿袭着古老的生活方式,上山打野兽,下河捕鱼。我没有见过会跳神的“萨满”,但童年的我那时对萨满有一种深深的崇拜,认定能用一种舞蹈把人的病医治好的人,他肯定不是肉身,他一定是由天上的云彩幻化而成的。

几年前,我来到鄂伦春人的定居地。我看不到那些骑在马上的英武的男人了。他们的民族服装,也只有到了特殊的节日才会被穿在身上。至于传说中的“萨满”,也只有到了为外地游客展示民族风貌时,才会披挂上“神衣”,做一些空泛的动作,全没了那种与灵魂共舞的“出神入化”的感觉。我在一户居民的墙角,发现了一只破败的桦皮船,它沾满尘垢,已然成为这个民族的化石。我想起三十多年前在公路上相遇鄂伦春人的马队的情形,不由怅然若失。那时马上的鄂伦春人是那么地富有朝气,而他们背后的森林也不似今日这么因过度的砍伐而稀疏矮小,而是苍翠繁茂,浓荫遮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