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更值钱——人价值创造力的三个层级

 blackhappy 2020-03-07

谁更值钱——人价值创造力的三个层级

求职时,被面试官考察价值创造的能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当然,也是必须要过的一关。考察的重点大都是:工作经验、业务技能、专业知识等必须业务能力,还有价值观、情商、沟通等社会技能。

如果你在应聘一家公司时,面试官对你只是考察了这些“硬核”内容,那我告诉你,要么这家公司并不是需要高价值创造力的人,要么是面试官没有挑选高价值创造力人的能力。直白地说,这家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很普通,或者说这家公司就是一家很普通的公司。

为什么会给这样的评价呢?因为,他们没有考察人高价值创造能力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面对问题时的思维与处理能力。

谁更值钱——人价值创造力的三个层级

谁更值钱——人价值创造力的三个层级

职场中,人的价值创造力依大小或高低的不同,可分为三个层级(当然也可以分的更多):

第一个层级——技能级。能够完成已有程序及方法性的工作,既有成熟的流程与操作方法的工作,且工作技能只需要进行适当时间的学习、培训就能掌握上岗位作业。我们可以称其为习得性能力。

技能级层级的人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学会操作,但操作的速度(效率)不会有大的突破;另一类,能很轻松学会操作,且会不断提升操作效率,还会对操作进行技巧性改进(熟能生巧)。如,民间故事里的卖油翁和善射者陈康肃的技能。

他们的价值创造力只能算是基本的,或者具备逐步有限提升可能性的。

谁更值钱——人价值创造力的三个层级

第二个层级——能力级。这类人除具备第一个层级能力人的技能素质外,还有另外一种能力——将原有流程与方法推倒重来进行改善、改进,其价值创造能力相对第一层级的人是倍数式增长。

他们面对问题的思维模式与行为准则是——永远会问“有没有更为高效的办法”,但其思维还局限在就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框架之内。如,对重复性操作的岗位能不能用机器人取代。另外,他们在遇到问题时,还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从更广、更深、根源性的角度解决问题。

谁更值钱——人价值创造力的三个层级

第三个层级——智能级。这类人对技能级价值创造的方法会不屑一顾,更不会局限于能力级价值创造的模式或解决问题的范式上,他们喜欢撼动系统。如,从大数据中寻找价值的金矿、改变习惯了的价值创造模式(类似于从门店到电商对传统商业的变革)、将简单通话功能的键盘式手机升级为智能手机等(乔布斯类)。这类人的价值创造力是非凡的、难以估量的、指数级的。

因此,职场中更有价值的人,不是那些熟练掌握了某种技能,拥有某些知识,或行业丰富经验加身的人,而是具备能力级或智能级价值创造力的人。

谁更值钱——人价值创造力的三个层级

高价值创造力的人应有的思维模式

大家都知道,爱迪生是一位享誉全球的发明家,但少有人知他也是一个很成功的企业家,世界级企业通用电气的前身就是他创办的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当年他经营企业时,为了招聘到合格的员工,亲自研究了一套测验题,内容都是一些有关基本事实的问题。凡是测试过关的才会进入到面试环节,否则,就会被公司拒绝。

一次,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到美国波士顿访问,好事的记者对他提出了“爱迪生测验题”中的一题:声音的传播速度。看看他这个最有资格回答此问题的科学家能不能过关。他却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我没有必要记住这个答案,因为它在书中可以找到。”尔后,又补充到:“一个人的价值并不仅是学习很多事实,而是训练大脑会思考。”意思是,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更重要。

谁更值钱——人价值创造力的三个层级

在过去那个获取知识障碍重重的时代,知识即是价值,知识即是智慧,然而,进入到今天这个无限量的知识、信息唾手可得的时代,知识已经不再等同于价值,人与人的价值差别在于思维的方式。所以,学会思维比积累信息和积累知识显得更为重要。

为此,我们必须进行如下的理念转换,才会使自己更有价值:

1)将以掌握知识为主的学习转换为以思维方式的学习为主;

2)将就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转换为跳出问题看问题的行为模式;

3)将赢得线性结果的理念转换为着眼赢得指数性结果的理念;

4)将使用可以量化的信息向使用大数据转换;

5)将创造有形价值力向提升无形价值创造力转换;

……

我们无法穷尽适应高价值创造力的方法,也许你现在看着这些很像是在胡说八道,但高价值创造力的方法一定不是我们用传统眼神能够找到的。因此,成为有更高价值的人,需要有超过世俗的认知与心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