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染血的皇位,赵禥为了登基,亲手葬送了宋理宗的外甥

 思明居士 2020-03-07
染血的皇位,赵禥为了登基,亲手葬送了宋理宗的外甥

​宋理宗

​南宋第五任皇帝宋理宗赵昀(原名赵与莒)曾生育两个儿子,永王赵缉、昭王赵绎,可惜的是,两个儿子先后夭折,此后,后宫嫔妃再没有传出怀孕生子的喜讯,唯一的女儿瑞国公主活到二十二岁也病死了。

淳佑六年(公元1246年),宋理宗到了不惑之年,国无储君难免引发朝野议论纷纷,宋理宗只好立自己亲弟弟赵与芮唯一的儿子赵孟启为皇子,赐名“禥”。

赵禥立为皇子,封为“忠王”,原则上和太子还有一段距离。

这时候的宋理宗还对自己抱有希望,希望四十岁以后有机会得到一儿半女。

当年十月,本着骑马找马的原则,宋理宗一边“等”自己的儿子,一边命赵禥接受储君教育。

荣王赵与芮不知道哥哥心里的小算盘,满心欢喜,等着儿子有一天面南背北,登基坐殿。

赵与芮父子憧憬美好未来的时候,皇宫里又多了一个半大的男孩,这个男孩的出现,令赵与芮父子突然间有了一种不详的预感。

《癸辛杂识》记载:宋理宗的姐姐四郡主赵氏嫁给了魏峻,生了一个儿子,乳名关孙。

理宗的母亲慈宪全夫人对这个小外孙非常疼爱。

染血的皇位,赵禥为了登基,亲手葬送了宋理宗的外甥

全夫人常常在后宫向宫人夸赞自己的外孙多么多么乖巧可爱,还打算向皇帝给小外孙求官。

宋理宗因为母亲的缘故,答应见一面小外甥,然后给他封个官儿,于是诏命魏关孙入宫。

按照宋朝的规矩,外姓人入宫,必须得在腰间悬挂腰牌方可进入,只有宗室子弟可以免挂腰牌。

宋理宗想了个权宜之计,临时给外甥取个宗室的假名“赵孟关”,魏关孙得以“合法”进入皇宫大内。

赵禥当时和魏关孙同时入宫,很想知道这个人的来头。

宋理宗自己没儿子,也格外喜欢小外甥魏关孙。

赵禥不清楚皇帝为何要召见这个“赵孟关”,更不清楚“赵孟关”其实不姓赵,他认为“赵孟关”是来取代自己的人选,越想越害怕,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得自己非常难受。

宋理宗召见外甥关孙之后,封了官就打发回府了。

事后,赵禥得知是皇帝的外甥,却依旧不能释怀,于是开始散布“魏太子”的谣言,说皇帝要立魏关孙为皇太子。

赵禥虽然头脑不灵光,心里却很阴毒,这一招儿足以将魏关孙置于死地。

宰相王伯大、吴潜听闻谣言,极为震惊,立即向皇帝上书,请皇帝明确表态。

宋理宗批复称根本没有这回事儿,可是民间又传出“魏紫姚黄”的说法。

“魏紫姚黄”原本是两个名贵牡丹品种,“魏紫”是宋朝初年宰相魏仁浦家培植出来的品种,“姚黄”出自民间一户姓姚的人家。

这里的“魏紫”谐音“魏子”意思是魏家的儿子关孙生母是公主,身份高贵,以“姚黄”代指侍女所生的赵禥出身卑微。

尽管宋理宗明确表示绝无此事,魏关孙还是没有躲过这一劫,不久,莫名其妙在赵与芮王府的“瑶圃池”溺水而死。

无论怎样解释,皇帝外甥魏关孙的死,赵与芮、赵禥父子是脱不了干系的。

魏关孙死后,宋理宗没有展开调查,也不想追究任何人的责任,事情不了了之。

景定元年(1260年)六月,赵禥终于如愿以偿,宋理宗下诏:立忠王赵禥为皇太子。

景定五年(1264年),宋理宗驾崩,遗诏传位太子赵禥,是为宋度宗。

染血的皇位,赵禥为了登基,亲手葬送了宋理宗的外甥

宋度宗

宋度宗做了十年皇帝就死翘翘了,而他的老爹赵与芮却挺能活,南宋亡国时去了元大都(北京),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福王。

十一年后的至元二十五年(1287年),赵与芮死于大都,时年八十岁。

宋理宗当初若是把皇位让给弟弟——年富力强的赵与芮,南宋历史说不定会改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