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管理50强案例: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昵称815848 2020-03-08

抓实教学管理   服务做学合一

培养卓越人才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50强案例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民主革命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黄炎培先生1918年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以“职业”冠名的学校。学校是首批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江苏唯一优秀单位、全国高职唯一的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单位、江苏省卓越高职院校。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2018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名,学校位列江苏第一、全国第二。学校传承与弘扬黄炎培先生“做学合一”办学理念,对接江苏省及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形成了特色教学管理模式。





一、管理整体情况

(一)坚持立德树人,推进双分双合

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构建文化与科技并重校园文化活动,强化学生先进典型的选树和培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思政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全程。落实“以生为本”,深化“分层分类、做学合一、双创融合”(简称“双分双合”)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学业水平开展分层教学、结合生源类型实施分类培养,提升自主选修比例,推行相对灵活转专业政策,强化做中学、学中做、做中创,将双创教育融入专业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学校获评全国实习管理50强高校、江苏省首届教学工作先进高校。

(二)优化系统管理,凝聚全员合力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营造领导重视教学、政策倾斜教学、经费优先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科研促进教学、后勤保障教学良好氛围。教学管理坚持以改革激活力、以建设谋发展、以特色创品牌、以创新求卓越。推进专家治学,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运行机制,成立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和实验室建设委员会,辅助学术决策和学术咨询。深化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突出二级教学单位的办学主体地位,责权利相一致,激发办学活力。构建教学管理的决策、咨询、执行和监督反馈四大系统,完善教学行政管理和教学监督管理并行体系,形成教学管理闭环。由教务处、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履行教学管理的行政职能,由质量监控与评估处履行教学监控管理职能。职能部门根据学校教学运行规律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并履行服务、考核、监督等职能。二级院部作为教学运行主体,负责具体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贯彻与执行学院各项教学文件和教学管理制度。

校院二级管理体系

 构建四大系统

(三)建好管理队伍,加强协同育人

依据教学管理岗位需求,按照“人岗相适”原则,配优配强各岗位教学管理人员;制定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加强人员考核、激励,采取轮岗制和竞争上岗制,提升教学管理队伍素质;强化培训,采取专家专题讲座、教学管理研究、进修,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创建了一支业务熟悉、素质精良、爱岗敬业的教学管理队伍。教学管理队伍由教学经验丰富、专业课程建设水平高的教授或副教授担任;教学部主任均为教学骨干。秉承“办好后勤,保障课堂”的学校后勤工作理念。学校教学经费投入力度大,2017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学费收入的46.8%;2018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学费收入的48.1%。

管理队伍体系

(四)夯实硬件建设,保障做学合一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6亿元,实验实训场地面积10.86万平方米。依托理实一体化教室,围绕专业技术领域或岗位(群)所必备的单元能力和技能,老师边讲边做,学生边学边练,“手脑联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融通合一”。学校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课程率100%,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达到50%以上。依托校内生产性或真实仿真型实训基地,实施从简单到复杂层次递进、体现典型工作任务完整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教学,做到与工作相结合,实现“实训教学与工学结合对接合一”。创新综合实训工作机制,出台综合实训项目开发立项管理办法。鼓励教师将企业真实项目、校企合作项目直接引入综合实训实践课堂,为学生实境认知工作任务提供载体。依托校外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校专职老师和企业兼职老师现场指导,推进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实现“实习教学与顶岗工作全面合一”。学校自主开发使用“学生毕业顶岗实习-毕业项目网络管理系统”,对教师指导、与学生互动交流、检查反馈等各个环节进行跟踪管理。系统已积累11届毕业生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过程性作业文档资料,推广应用到30余所职业院校,产生良好示范效应。

教学单位实体





二、管理特色创新

(一)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学校的行业背景及办学特色,设计专业设置与调整指标体系。借鉴波士顿矩阵理论,将专业划分为四类,对优先发展、特色发展类专业进行倾斜,对调整发展专业进行预警并限制招生,对限制撤销类专业进行停办或转型。根据《专业设置与调整管理办法》,2017年停招会展策划与管理等2个专业,新设置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等4个专业;2018年停招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等7个专业,新设置了工业机器人技术等7个专业。结合学校办学综合条件和总体规划需求,将专业规模控制在建成17个专业群、50个专业左右。通过不断优化调整,学校专业链已全面对接装备制造产业链,形成以机械制造、电气控制、装备维护维修等专业提供技术支撑,以计算机、经管、商贸、艺术等专业提供生产性服务,全面推动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的专业结构布局。

专业动态调整示意图

(二)“双分双合”人才培养模式

贯彻“双分双合”人才培养核心理念。契合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学校人才培养遵循“分层分类、做学合一、双创融合”核心理念:坚持分层分类,根据学业水平开展分层教学、结合生源类型实施分类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坚持做学合一,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做学合一融入教学全程;坚持双创融合,构建了“双创初识-专创融合-双创实践-双创拓展”四阶递进教育体系。按照“双分双合”要求,学校修订完成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学生自主选修课程比例持续增加到30%以上,近10年近592名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超过50%,双创课题纳入通识必修课程,每个专业至少开设2门专创融合课程,实现了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

(三)“教练型”双师团队

学校每年投入1000万元以上用于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教师岗位分类设岗、分类考核,2017年荣获“教育部教师分类改革评价示范校”。实施“师德工程”,提高师德素养,近两年有20名教师获评校级教书育人楷模;张小明老师于2018年获评“江苏省高校最美教师”;实施“高智工程”,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2人,博士占比19%,高级职称占比46%,获评省级各类人才项目106人次,形成优质的教师教学梯队;实施“双高工程”,培养高质量双师队伍,具备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达90.6%;近三年,有330余名教师通过“双高工程”,提升教学和专业能力;实施“国际工程”,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专任教师中具有3个月及以上国(境)外留学和研修经历的达到60%以上,在校任教的外籍教师15人以上;实施“质量工程”,加强教师研训力度,每年1500人/次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和校内培训,平均每年120人/次到企业锻炼;实施“管理工程”,提升教学管理队伍水平。

(四)“五个三”实习管理模式

“三重标准”,严把实习企业关:近三年来学校每年毕业生都在4000人以上,学校按照区域标准、合作标准和岗位标准遴选优质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企业。“三位一体”,创新机制成合力。将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就业工作三项工作打通,做到整体推进,最大程度地整合学校各方资源,使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形成合力。“三个到位”,规范管理显成效。按照“跟踪到位、指导到位、作业文件到位”要求,强化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制定、工作流程梳理、管理手段创新、管理人员配备,使学校的顶岗实习工作推进得扎扎实实。学校自主开发的“南工院学生毕业顶岗实习与毕业项目网络管理系统”,及时解决顶岗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还能科学快速地统计学生顶岗实习的相关数据,便于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动态情况。数据显示,学生参与顶岗实习的比例从2007届的94.8%上升到2017届的98.8%。“三个合一”,综合评价提质量。实习教学与顶岗工作合一、毕业设计(论文)与顶岗实习岗位合一、教学指导与实习管理合一是学校打造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环节”,全程覆盖保安全。环节一是在校期间逐步开展安全教育;环节二是临近实习期间推进强化保险制度;环节三是实习期间落实安全责任。

“五个三”实习管理模式

(五)校际联动质控机制

我校与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签署三校督导联合工作协议,成立督导工作协调小组,每校推荐20名具有副教授以上称职的督导专家,建立督导工作专家库,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各环节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和教学交流。督导联合工作组建立后,三所学校根据自身教学建设需要,从专家库中挑选专家参与听课等教学活动,促进课堂常规性听课更加公开、公平、公正,联合听课的举措有力推进“教学质量年”的落地与实施。三校还开展校际之间教学沙龙、公开课观摩、课程改革、名师讲座、教授论坛、教研工作坊等教学活动,在教学评优、教学评奖等方面继续深度合作,逐步做到各种资源共享。通过“督”与“导”,加强与任课教师的交流和指导,从教师的教学态度、内容、方法、能力、教案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有效指导;同时对学校教学督导、评价、监控、反馈、调控等各管理环节也起到积极推动。在中国职教学会职教质量保障与评估研究会论文评选中,《校际联动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获一等奖。

(六)全员聚焦课堂质量

确定2018年为学校“课堂质量年”,以课堂为“主战场”,全体动员、系统施策,打响了提质升级“攻坚仗”,营造了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学校发布《“课堂质量年”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内容、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并将“课堂质量年”实施活动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间,提高活动实效,提升课堂质量。各二级教学单位制定了详细的实施细则,全面落实各项改革任务;教务处和质量监控与评估处协同完善了相关制度文件,明确教学规范条例,出台了《教学事故申诉办法》《课堂教学管理规定》和《一堂好课的标准》,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提升课堂质量的标准;教务处协同人事处、科技处和质量监控与评估处编制完成了新版《教师手册》,方便教师了解学校教学管理、人事人才、科学研究和质量监控等方面的制度与政策。





三、管理工作成效

(一)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管理机制高效运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江苏高职2所之一)、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成绩突出,累计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7项,省赛一等奖40项;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专家特别推荐奖1项、银奖2项、铜奖3项,省赛一等奖6项,连续三年获“优秀组织奖”;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10项;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7项;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二等奖1项、省赛特等奖2项;获“挑战杯—彩虹人生”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国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赛特等奖4项;获全国高职院校“发明杯”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21项,约占全国一等奖总数1/4。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2个、江苏省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3个。

(二)教学管理成果丰硕

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成效显著。学校获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拥有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创新创业教育等3个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获批国家发改委“十三五”产教融合工程项目——江苏省现代机电技术公共实训基地。拥有国家示范专业4个、“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2个、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专业示范点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2个: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立项5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群4个、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14个。荣获江苏省首届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三)理论研究成绩突出

学校历来重视教育教学研究。近五年,发表教育教学类的论文有773篇,获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全国轻工行业教学成果奖3项,省教学成果奖17项,其中特等奖2项;立项省级以上管理类课题38项,其中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重中之重课题1项,重点课题8项;立项管理类市厅级课题共87项,其中重点课题22项。教师自主开发的实训项目已达352项,获得省级以上优秀实训教学奖6项,其中全国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一等奖1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