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系列方744

 随缘522 2020-03-08
小儿冷痢,或下青白,或下瘀黑,或如凝脂
补脾丸
【处方】 肉豆蔻(炮,去壳,为末)1枚,龙骨(烧,研)1钱,乳香(研)1钱,芜荑仁(炒,研)1钱,麝香(研)1钱。
【制法】 上为末,软饭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冷痢,或下青白,或下瘀黑,或如凝脂。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陈米饮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脾滑,胃虚弱,泄下不禁,饮食不消,雷鸣绞痛
补脾丸
【处方】 附子(炮)1两,蜀椒(汗)1两,桂心2两,赤石脂2两,黄连2两,人参2两,干姜2两,茯苓2两,大麦糵2两,陈面(炒)2两,石斛2两,当归2两,钟乳3两(研)。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滑,胃虚弱,泄下不禁,饮食不消,雷鸣绞痛。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酒送下,日3次。稍稍加之。
【摘录】 《外台》卷二十五引《集验方》
 
 
 
 
 
 
伤食
补脾丸
【处方】 白术半斤,苍术3两,茯苓3两,陈皮3两。
【制法】 粥为丸。
【功能主治】 伤食。
【用法用量】 口服。
【摘录】 《丹溪心法》卷三
 
 
 
 
 
五步化苔腻法
腻苔无论厚薄均主实邪,多见为痰浊,也有食阻。
黄腻者,痰热或食阻热化,临床常见;白腻者痰浊或食阻寒化,临床少见。
痰浊和食阻是实邪致病中的重要病因,也是病理产物。
由于胃气为本,痰浊、食阻均为影响中焦脾胃的运化吸收,加之中医汤剂治病,主要由脾胃吸收,发挥药效。
临床见到腻苔如不及时祛除,一则病势多变,二则影响药效发挥。腻苔的危害显而易见。
纠正腻苔应以温胆汤合保和丸化裁,主要的药味有竹茹、枳壳、云苓、陈皮、莱菔子、焦三仙。
黄腻热化宜选加连翘、公英、桑白皮之类。白腻寒化宜选加半夏、木香、厚朴之属。
还应配用透窍行气的石菖蒲、郁金;分利两便的车前草、草决明,这是第一步。
投之腻苔不退,可以三竹换用:便干热盛改用天竹黄,痰多咳促改用竹沥水,这是第二步。
不效再加茵陈15g、泽泻10g,以增利湿祛痰之功,这是第三步。
再不效,加入散结的海藻15g、昆布15g,这是第四步。
腻苔依然不退,最后可加软坚的生龙骨30g、生牡蛎30g、海蛤壳30g
见腻苔先退腻这是临证取效之道。上述五步退腻法,一般便能达到退腻目的。
 
 
 
 
 
 
褥疮、疖毒、疔疮
 
【偏方】:紫荆皮8两、独活8两、赤芍6两、白芨5两、石菖蒲、白芷、青木香各4两。【制法】:研末,凡士林调敷。【效果】:3-5天痊愈。
 
 
 
 
 
三两半药酒
处方来源 《中国药典》(2000年版)
 剂型 酒剂 药物组成 当归100g,黄芪(蜜炙)100g,牛膝100g,防风50g
 功效 益气活血,祛风通络。
 主治 用于气血不和,四肢疼痛,感受风湿,筋脉拘挛。
 制备方法 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白酒2400ml与黄酒8000ml的混合液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在漉液中加入蔗糖840g搅拌溶解后,静置,滤过,即得。 用法用量 每次30-60ml,日3次口服。 用药禁忌 高血压患者慎服;孕妇忌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