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时期专攻“全角拓”者,有周希丁、马子云、傅大卣,可称是当时全角传拓较为杰出之代表。三人互相差十岁左右,皆入民国,可称又构成一个“全角拓”的全盛历史时期。他们前赴后继,又把此道推进了一步:从“分纸拓”发展为“整纸拓”,而且在精度和完整度方面更上层楼。加之三人皆学过西洋素描透视之法,所拓造型更为精审,其立体逼真之处,恐陈介祺一代大师亦未能专美于前。但世替时移,他们与陈介祺也有不同:陈介祺研究“全角拓”,一是取材皆出自家私藏,重鼎大器均集于簠斋;二是以私藏试验,纯出兴趣而并无以技谋生之心。但周希丁、马子云、傅大卣均以拓技走天下,又都出身于琉璃厂古董文物铺,周有“古光阁”、马有“庆云堂”、傅大卣更为周希丁之关门弟子,是以“全角拓”之绝技而谋食者,所依赖的是琉璃厂市肆进出无数的古玩文物如钟鼎彝器、甲骨玉石、印章铜镜、砚铭造像、瓦当宫砖,范围极其丰富而广泛。闻周希丁曾入故宫宝藴楼对内府收藏青铜器一展拓墨絶技;马子云更是驰名天下,还于1947年被故宫博物院院长、西泠印社社长马衡以专家身份延请其入宫,整理传拓皇家所藏青铜大器,在故宫保存了“全角拓”极珍贵的金石学一脉香火。此外,与一般拓碑工匠不同,周希丁著有《古器物传拓术》,马子云著有《金石传拓技法》《石刻见闻録》《碑帖鉴定浅说》,以一技之絶而能著书立说,俾使斯文不坠,这正是周、马、傅三人不同凡响之所在。
1 |
|
来自: 来来永胜 > 《欣赏 鉴定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