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鼠阿佛》:独特的阿佛背后暗藏着父母尊重、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TIGO赖楚浩 2020-03-09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高晓松

初次听说《田鼠阿佛》是在一个妈妈群里被宝妈安利的,她说:每个父母和孩子都应该读读这本书。所以,我迫不及待地入手了这本绘本和孩子阅读起来。

正如那位宝妈说的,每个孩子都应该阅读这本书。这本书不仅仅是写给孩子,让孩子去寻找自己的兴趣;也是写给父母的,让父母学会尊重和支持自己的孩子;更是写给全天下的每一个人,在百忙之中,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去挖掘生活中的美好。

绘本的故事很简单,是田鼠一家在冬天来临前,辛勤储存过冬的食物,只有阿佛一个人在发呆。在阿佛的家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自己在收集阳光、色彩、词语。于是,其他家里人就没啃声继续干活了。冬天来了,家人把自己储存的食物与阿佛分享,等到食物吃完了,阿佛就给大家讲述阳光、色彩、语言。

今天我会从绘本大师李欧·李奥尼,孩子成长的精神营养,父母要尊重和无条件的爱支持孩子,孩子的自我肯定力,帮助孩子大方地接受他人夸奖五个方面来谈谈这本绘本给我的启迪。

一、李欧·李奥尼:一个被誉为“20世纪伊索”和“色彩魔法师”的绘本大师,开创了绘本的里程碑

1、饱受艺术熏陶长大的李欧·李奥尼,多才多艺

1910年出生于荷兰的李欧·李奥尼,因为他的叔叔、舅舅、姨父等是收藏家、艺术家,所以,他从小饱受艺术熏陶,甚至还反复研读毕加索的画作,而他从小的梦想就是艺术家。

《田鼠阿佛》:独特的阿佛背后暗藏着父母尊重、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尽管他是经济学博士,会多国语言,但是他依然在艺术师的路上求索,成为知名的设计师、先锋派画家、雕塑家,还会演奏钢琴、手风琴、吉他,甚至多次开办个人画展和设计展,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田鼠阿佛》:独特的阿佛背后暗藏着父母尊重、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而他的绘本创作则源于49岁那年,他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孙子坐火车返回格林尼治。为了哄孩子安静,他随手从杂志上撕下不同颜色的圆纸片,给孩子们讲《小蓝和小黄》的故事,就有了他的第一本绘本,并且大获成功。

自从,知命之年的他开始了绘本创作《字母树》、《西奥多和会说话的蘑菇》等等,而且凭借《一寸虫》、《小黑鱼》、《田鼠阿佛》、《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四次荣获美国凯迪克大奖。他也开创了绘本的新时代,被誉为世界绘本领域的里程碑。

如同《纽约时报》给予他的评价中所说:“如果绘本是我们这个时代一种新的视觉艺术,李欧·李奥尼则是这种风格的大家。”

因为他善于从简单的故事,道出深刻的道理,又被誉为“20世纪的伊索”。在他的绘本故事中,故事的主角虽然是小动物,但却耐心寻味,您会从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领会到人生的智慧。

2、《田鼠阿佛》:在简洁的画面下传递着不简单的真意

《田鼠阿佛》的封面是一张简单的白纸上,一只半睁着眼的田鼠抱着一枝红色的罂粟花在发呆。画面简洁,清爽,而且田鼠的造型设计很简单。

《田鼠阿佛》:独特的阿佛背后暗藏着父母尊重、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打开绘本后,前环衬中不计其数的“Frederick”让人头皮发麻,但也衬托了作者的用意,现实生活是一团乱麻。而后环衬也同样是密密麻麻的“Frederick”,也在间接地向我们暗示:生活纵然是一地鸡毛,我们依然可以追求梦想,依然可以在一团乱麻中感受到岁月静好。

《田鼠阿佛》:独特的阿佛背后暗藏着父母尊重、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李欧·李奥尼的绘本特色善于通过拼贴手法呈现,绘本中的角色形象都很简单,但是总会别出心裁地抓住角色的形象特点。封面中半睁着眼发呆的田鼠,内页中闭着眼睛采集阳光、背对着读者采集颜色、半睁着眼采集词语的的阿佛,慵懒的形象跃然纸上。而睁着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绘声绘色给大家讲诗的阿佛,则把活力和朝气铺展在读者眼前,让读者感受到被认可后的阿佛的价值。

不愧是“色彩魔术师”,在简洁的画面中,把五彩缤纷的田园风光,把阳光、色彩、词语在阿佛口中畅想开来,展现着岁月的美好。而冬天来临后,冬天的萧瑟和破败则被褐色的石墙,乳白色的雪,日渐减少的食物展现开来。

作为世界级的绘本大师,才华横溢的他一直都是自写自画,因为他想原汁原味地呈现自己的思想,不想自己的作品被变形。而且在他的采访中,他说《田鼠阿佛》中的阿佛就是儿时的他,因为他是独子,父母都忙于事业。所以,年幼的他常常在大房间内发呆、玩耍,可以一整天坐在那里静静的冥想,独享心灵的美好,甚至做白日梦。

二、养育孩子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还要有精神生活,而富足的精神生活可以滋养落魄的困境,让孩子保持着对未来的向往

绘本中,4只田鼠在劳动,阿佛在发呆,他们各自选择不同的活动,但却同样温饱了萧瑟的冬天。4只田鼠的储藏度过了冬天的前半段,而阿佛的诗歌和阳光则温暖了消沉的家人,熬过了冬天的下半段。

《田鼠阿佛》:独特的阿佛背后暗藏着父母尊重、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约瑟夫·F▪牛顿在《靠信仰而活》书中讲道: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还要靠美与和谐,真与善,工作与娱乐,爱情与支持,仰望与憧憬。

收集阳光,采集颜色在很多人眼里是不务正业,是不着调的,但是在凌冽的寒风中却撑起田鼠一家的一生,给他们向上的力量,让人感受到岁月的美好。

在经典奥斯卡电影《美丽人生》中,男主角圭多就是一个风趣健谈的文艺青年,可是在大众的眼里,他是荒诞不靠谱的神经质,天马行为的想象力,做事不按常理出牌。

《田鼠阿佛》:独特的阿佛背后暗藏着父母尊重、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他钟意的女主角多拉在被父母逼迫嫁给有为青年时,多拉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脑洞清奇、热情似火的圭多。不幸的是,在儿子乔舒亚五岁生日的时候,他们被送进了纳粹集中营。

在残酷冰冷的监狱里,在惨无人道的高压管控下,圭多却把它描述成一个童话,一场游戏,用乐观和爱为孩子编织了高贵的精神生活,让5岁的孩子把残酷和冰冷想象成一场游戏。用游戏的规则换来了孩子的生命,也换来了孩子的精神需求,让孩子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

《田鼠阿佛》:独特的阿佛背后暗藏着父母尊重、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活在自己的精神生活中,纵然环境恶劣、物质匮乏,但是精神的富足会滋养我们的人生,让我们在失意中不消沉,在潦倒时不怨天尤人,做自己生命的主人。那么,在机会到来时,我们才会抓住机会一展才华。如同阿佛,在事物没有时,冬季难熬时,他用自己的诗温暖了大家,温饱了家人。

成绩、学习、升学压力、找工作、谈朋友、结婚成家都会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道坎,都会考验着孩子的心智和选择,让孩子体会到挫败和无助。但是我们给予孩子的精神生活却会伴随孩子一生,滋养孩子的心灵,让他们一生都乐观积极。

所以,在孩子捡树叶,在孩子抱回一大堆石头,在孩子的抽屉里藏着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物件时,在孩子独自发呆时,不要用成人的无趣打断孩子的冥想,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俯瞰孩子,不要用我们的无知来破坏孩子的精神世界。

在我们去不了的儿童精神世界中,有他们的天马行空,有他们的五彩缤纷,有他们的富足和诗意,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呵护和引导。

如同儿童阅读推广人阿甲老师所说:《田鼠阿佛》是教我们向自我内在去寻找安宁和幸福,而不是全然依赖于外部的物质世界。

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和未来,请在满足孩子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呵护孩子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得到丰盈的营养和充沛的滋养,从而保持着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三、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生命的渴望,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用无条件的爱帮助孩子建立对自己的认同,大方地接受被人的夸奖,为孩子的人生赋能

周国平曾经说过: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种教养。如果没有教养,爱就会失去风格,仅仅停留在动物性的水准上。任何一个孩子都绝不会因为爱得太多而变坏。相反,得到的爱越多,就会变得越好。

1、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用尊重和无条件的爱支持孩子,让他们放飞自己的梦想

绘本中,在众人为储存过冬的食物而忙碌,阿佛却不事生产,发呆、冥想。尽管家人不明白他的做法,却没有因为他不劳动而排斥他,仍然把过冬的食物与他分享,才有了后来的一展风采的机会,才有了诗人阿佛。

《田鼠阿佛》:独特的阿佛背后暗藏着父母尊重、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尽管在很多大人眼中,收集阳光是没用的,采集词语更是无稽之谈,但是阿佛的家人用尊重和无条件的爱帮助阿佛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成为一名诗人。

在日益严峻的升学压力中,在斗争激烈的智能社会中,兴趣爱好常被当做孩子的跳板,帮助他们翘起更好的美丽人生。不论这些兴趣是否是孩子的真爱,只要是有用的,才是最重要的,才是头等大事。而那些没用的闲书、武侠小说、诗歌、画画却被很多父母束之高阁,认为耽误孩子的学业,耽误孩子的未来。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都有自己对生命的渴望。可是,在千篇一律的升学考试中,许多孩子选择了自己不感兴趣的兴趣,活在父母的期望中。

如同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讲道: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工业品没有生命,可以流程化制作。而农作物恰恰相反,是有生命的个体,有它自身的意志和精神。但现在教育的工业化,标准化的流程就会没有容纳个性的空间。

我们无法改变教育环境,但可以用尊重和无条件的爱浇灌孩子的成长,用无条件的爱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成为生机勃勃、有活力的孩子,而非眼神黯淡的学习机器。

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他们会有自己的爱好,会有匪夷所思的想法,而这些兴趣想法也会放飞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华。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孩子成长的土壤,做孩子的观察者、陪伴者,在保护孩子安全的前提下,给孩子自由。我们的丰富经验或者成熟的想法或许完美无瑕,但是孩子是通过体验和感知世界来获得智慧的。而我们的代劳和说教则会破坏孩子的创造力,会限制孩子的天马行空想象力。

民国知名作家三毛,在幼年的作文中写道自己想成为一个拾破烂的人,却被国文老师抄起黑板擦扔过来,还训斥道:既然拾破烂,还来上学干什么。

在她的老师眼中,拾荒是可恶的,是离经叛道的,是不应该的。他们认为自己的思想是正确的,孩子只有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才是正道,所以,扼杀了一些孩子的梦想。

幸运的是,三毛有一对懂她的父母,父母用无条件的爱和尊重支撑了女儿的爱好。他们会在家里辟出一方天地给女儿当做拾荒的收藏室。他们会在海边散步时,苦苦寻觅好几个钟头,为女儿捡到两颗彩石,送给女儿,也被三毛称之为“痴心石”。

而三毛的老公荷西也是她的拾荒知己,他会把三毛捡回来的破烂,化腐朽为神奇,做成生活用品,做成项链……更在结婚时,在烈日的撒哈拉沙漠中苦苦寻找到一副完整的骆驼头骨,送给三毛。

她的家人用尊重和无条件的爱支持着三毛的兴趣和爱好,也在支撑着三毛的生活和未来,让她在在异国他乡的孤独生活中,让拾荒成为了她的闲情雅致,成为了她的精神支柱。

所以,我们不要用自己的想法限制孩子的选择,不要用我们的价值观来判断孩子的兴趣爱好。在孩子独处时,给孩子空间去想象;在孩子想学游泳时,陪孩子去学习;在孩子给我们讲故事时,用鼓励和聆听支持孩子的兴趣,用我们的尊重和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求同求异。

而尊重和无条件的爱也是我们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是所有孩子都应该得到的礼物,是没有理由,是不需要认可的。这是我们的馈赠,是孩子的安全感的来源,是孩子向外探索的动力,也是孩子的心理营养,滋养孩子的一生。

2、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帮助孩子肯定自己,建立对自己的认同

  • 阿佛,你怎么不工作?
  • 那现在呢?阿佛。
  • 阿佛,你在做白日梦啊?
《田鼠阿佛》:独特的阿佛背后暗藏着父母尊重、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在阿佛不事生产,发呆、冥想时,在家人屡次询问阿佛。阿佛只是淡定地回答:我在采集阳光,收集颜色,收集词语,他没有因为家人的屡次询问而放弃自己的追求,仍然坚持着自己的选择,他一直知道自己是诗人,仍然坚持做着精神食量的采集。

这就是孩子对自己的认同和肯定,才有了不被外界所影响的坚定和坚持,才会有强大的内心和自信去面对未来的挑战和风风雨雨。

我们每个人都有被认可、被接纳、被爱的内心渴望,常常在别人的期待中活出了别人的理想,唯独失去了自己的个性。而阿佛能在家人的不理解中,坚持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坚持做诗人的工作,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强大的内心,才不会被外界所左右。

而孩子对自己的肯定和认同,则来自于父母的认同和肯定。在孩子小时候,当我们接纳孩子,认同孩子的价值,给予孩子积极的回应和安全的依恋关系。孩子也会接纳自己,从内心产生对自己的认可和肯定,就会有充足的安全感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自我肯定力高的孩子,知道自己优点,也会坦然接受自己缺点。他们能够接受自己,也能接受别人,欣赏别人,从而在从容淡定中找到自己成长的空间。他们在别人做的好时,不会自卑,不会嫉妒,还会觉得快乐,会以别人的快乐而愉悦,成为自信乐观的孩子。

而自我肯定力低的孩子,会不自信,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他们的潜力就在唯唯诺诺中发挥不出来,他们的梦想也会在犹豫迟疑中逐渐丧失,因为自己没有能力,也会嫉妒别人,甚至会看不起别人,从而获得优越感。

把三个儿子送进斯坦福大学的陈美龄女士在课程中讲道:自己的大儿子在小时候经常被同学说丑,不像妈妈,因为陈美龄很漂亮。而陈美龄女士在听到大儿子问自己:“妈妈,我是不是不漂亮?”她没有急于否定,没有安慰,而是带着儿子翻出她小时候的照片给儿子看。

她抱着大儿子问:“妈妈和你很像,你觉得妈妈难看吗?”儿子回答说不难看,于是陈美龄女士开始告诉孩子,外表会改变,但是内在的美永远不会变,帮助儿子建立对自己的认同。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因为长得不好看,不能因为成绩差,不能因为跑步慢就否定孩子的价值,就看不见孩子的成就。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这样做,来帮助孩子建立对自己的认同。

(1)尽量不要让孩子去做什么,而是问孩子想做什么,喜欢什么,给孩子抉择的自由。

(2)不拿孩子的缺点和别的孩子做比较,比较会让孩子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失去对自己的认同。

不比较孩子的不一样,告诉孩子只和昨天的自己作比较。我们接纳孩子的不一样,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就会做的更好,就会树立自信心,愿意尝试哪些弱势的项目。

(3)在孩子犯错时,不要单纯地批评孩子,让孩子害怕犯错。而是在接纳孩子失误的前提下,引导孩子寻找弥补的方法,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说过: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孩子有安全感,才能有自信和自尊,才能与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总能被一类人所吸引,他们有着天然的开朗自信,是团体氛围的调节器。所以在有爱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会自然而然的自信。

所以,爱孩子请接纳孩子,让孩子建立自我肯定力和自我认同感,从而能够坦然接受失败和一时的失意,也能接受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会取长补短,正确看待自己,认识自己,也能客观地欣赏别人。

3、帮助孩子大方自信地接受别人的夸奖,承认自己的优秀,从而客观地正视自己

  • 阿佛,你是个诗人哪!
  • 阿佛脸红了,他鞠个躬,害羞的说:我知道。
《田鼠阿佛》:独特的阿佛背后暗藏着父母尊重、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在绘本的结尾,阿佛带着些害羞而又大方地接受大家的赞美的画面,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这种落落大方的自信,恐怕是每个孩子渴求的,但却是我们文化所回避。

从小到大,不论是父母还是老师,因为害怕孩子骄傲自满,害怕孩子自大,在孩子获得成功时,总教育他们要谦虚,要谦卑,要懂得礼让。

  • 在孩子学业成绩好被邻居夸奖时,父母嘴里说的是:“哪有,哪有,这孩子饭都不会做。”
  • 在孩子帮助父母做家务被朋友夸奖时,父母嘴里说的是:“就今天勤快,平时懒着呢。”
  • 在孩子懂事被陌生人表扬时,父母赶紧不好意思地说:“哪有,哪有……”

于是,孩子对谦虚习以为常,就会把做家务的热情变成一时的激情,就会不自信,就会在职场上退居二线,不敢担当。

而不回避别人的赞美,接受自己的优秀,不是骄傲自满,而是客观地正视自己,从而有能力辨别出别人的赞美和自己是否相符,积极去做出符合别人期望的事情。

所以,在孩子被夸奖时,我们就教孩子承认自己的优秀,落落大方地接受别人的赞美,同时感谢别人的鼓励和夸奖。但是在夸奖孩子时,可以指出夸奖的具体行为(比如邻居夸孩子英语好,我们可以回应邻居:真的太感谢您**了,孩子肯定心里也会高兴,说明她最近一段时间的努力学英语有了成效),从而告诉孩子夸奖的原因,帮助孩子形成成长型思维。

所以,在孩子被夸奖时,引导孩子大方地接受吧。承认自己的优秀,也是正确看待自己的底线。

写在最后

《田鼠阿佛》通过田鼠一家的生活,在简单的故事中,传递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四个田鼠储备过冬食物,阿佛在发呆采集精神食粮,但却一样温饱了他们的萧瑟的冬天。在简单的故事中告诉我们:人生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诗歌”虽然没用,但却会充实孩子的心灵世界,会滋养孩子的精神世界。而阿佛家人用分享食物和夸奖“他是诗人”来尊重和支持着阿佛的梦想,让阿佛在家人的无条件的爱中放飞自己的梦想。

他曾经在采访中阐释自己的绘本创作思想:“所有的艺术作品,不管是多么简单,都应该含有某种程度的意义,儿童书也不例外。含蓄的意思往往比生硬的灌输能更长久地存留于孩子们的心里。”

当然,绘本的阅读不仅仅在于内容的解读,借助绘本,我们去和孩子一起角色扮演,一起诗歌朗诵,朗诵圣野的《手套》、顾城的《安慰》等等。我们还可以和孩子用彩笔画出心目中的田野,还可以和大些的孩子一起用言语来描述阳光、色彩、词语,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用彩纸剪出田鼠和田野、石头,学习作者的拼贴手法。

当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您心目中的阿佛又是什么样呢?欢迎留言写下您心目中的阿佛。

关注@Daisy2019小燕,关注育儿,持续分享育儿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