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前导读 | 《田鼠阿佛》

 女特务 2018-07-28
《田鼠阿佛》

沿着那片牛儿吃草、马儿溜达的草地,有一堵老旧的石墙,石墙的缝隙里住着吱吱喳喳的田鼠一家,他们和牲口棚、谷仓都离得非常近。生活是无忧无虑的,肚子饿了,就去草地上找吃的;冬天到了,就到牲口棚和谷仓里找一点儿农夫和别的动物掉在地上的食物。他们不用操心日子怎么过,每天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可是有一天,农夫搬走了,附近的牲口棚和谷仓也都废弃了,里头空空的,什么都没有。眼看着冬天即将到来,田鼠们开始忙着收集玉米、麦穗、坚果和干稻草,他们从早到晚都在忙着,只有阿佛例外。

(这个冬天跟以往的冬天相比,小田鼠们的境遇有什么不同?他们是怎么应对的?)


有时候,阿佛眯着眼睛坐在一旁,小田鼠们边扛玉米边问:“阿佛,你为什么不干活儿?”阿佛回答说,他在干活儿呀,他在为寒冷、阴暗的冬天收集阳光。


有时候,阿佛只是呆呆地盯着草地,他们又边传着坚果边问:“那现在呢?”阿佛说,冬天总是灰灰的,他在收集颜色。


还有一回,阿佛看起来像是快睡着了。他们责备他:“阿佛,你在做梦吗?”阿佛说:“我正在采集词语,因为冬天的日子又多又长,我们会把话说完的。”

(面对阿佛好似偷懒的行为,小田鼠们是什么态度?反映了他们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冬天终于来了,第一场雪已经飘落,五只小田鼠也躲进了石墙的窝里。刚开始,他们有很多东西可以吃,有很多话题可以聊。调侃着傻狐狸和蠢猫咪,他们过得开心极了。可是渐渐地,食物被吃得差不多了,石墙里越来越冷,谁也不想开口说话了。

(小田鼠们这时候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一天,他们想起了阿佛说过的话,便问道:“阿佛,你的那些东西呢?”


“闭上眼睛”,阿佛边说边爬上了一块大石头,“现在,我带给你们阳光。你们感觉到了吗?它的金色光芒……”听着听着,四只小田鼠觉得暖和多了。


(阿佛的声音真的有魔力吗?为什么小田鼠们会感觉到暖和?再仔细观察阿佛的眼睛,和前面相比,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他们又焦急地问:“那颜色呢?”

阿佛说:“再闭上眼睛。”然后,阿佛说起了蓝色的长春花,黄色麦田里的红色罂粟花,还有草莓丛中的绿色叶子。

当阿佛说到这些颜色的时候,田鼠们仿佛清清楚楚地看见了那些缤纷的色彩。

(小田鼠们的心态,在这里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没有?)


“还有词语呢?”

阿佛清了清嗓子,停了一会儿,然后,仿佛他站在一座舞台上,开始充满感情地念起了一首诗歌。


当阿佛一说完,四只小田鼠拍着手喝彩,称赞道:“阿佛,你是个诗人哪!”

阿佛红了脸,他鞠了个躬,害羞地说:“是的,我知道。”



阿佛,不只是一只小田鼠,他还是生活哲学家,是诗人,他深知生活不只需要物质上的满足,还需要精神上的充实与美的享受。当其他田鼠都忙着为冬天储存粮食时,他坚持自己的行动,采集阳光、颜色和词语,并最终用这份独特的“精神粮食”,在寒冷的冬日里给大家带来了温暖,赶走了寂寞。而四只小田鼠也殊为不易。他们善良、敦厚,尽管对阿佛的“偷懒”颇有微词,却从未强硬地要求阿佛与他们一样去辛勤劳作,并且愿意跟阿佛一起分享辛苦采集来的食物。而当阿佛分享自己的采集成果时,他们也在耐心地体会感受,由衷赞叹,为阿佛喝彩。接受、尊重并包容世界上的每一份多样性,或许比做自己本身,更加的困难。


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每个个体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和体验,坚持做自己,坚持自己的思考方式和精神追求。同时,尊重他人的“独特性”,包容、呵护那些脆弱的真善美。希望小朋友们都能自信地做自己生活的“诗人”,懂得肯定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去采集书本中的思想和情感,去采集生活中的阳光和乐观。





选书理由


1. 美国凯迪克大奖作品,《纽约时报》年度绘本,被誉为绘本领域的里程碑。

2. 语言清新,情节生动,引人入胜。

3. 让孩子懂得肯定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