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所以,即使保守一点估计,在全球这种降息潮和利率下降不逆转的情况下,中国国债收益率继续下行的空间还是有的,即使按照2.2%-2.3%的这个不算激进的推理目标,10年国债在目前2.6%的水平上也可能还有30-40bp的下行空间。如果激进一些,想象力更大一些,那么这个下行空间就更大了。 来源:中金固收 全球疫情进一步扩散,欧美的新增确诊数字上升加速,全球风险偏好再度下降,美联储超预期降息带动全球利率降至历史新低。上周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进一步蔓延,中国以外的感染国家数量从50个多个上升到目前已经超过90个。 更关键的是,全球经济体量较大的国家,尤其是欧美,确诊数量呈现较快速的上升。在欧洲,除了此前疫情较为严重的意大利之外,德国、法国、西班牙、瑞士和英国等国的确诊数量上升较快,而美国也因为检测速度加快而确诊数量更快上升。 3月6日海外当日新增首次突破3000例(图16)。随着疫情的蔓延,对全球的经济压力也在加重,而资本市场的风险偏好也继续下降。虽然上周全球没有再出现之前一周的大幅下挫,但股市并没有有效企稳,日本和欧洲股市上周都继续下跌,创年内新低,美国股市短暂反弹后也再度下跌。 为了抑制风险偏好的扩散,上周美联储采取了紧急降息措施,在3月18日的议息会议前紧急降息50bp。这种紧急降息在历史上较为罕见。最近的一次是提前紧急降息是2008年10月份次贷危机爆发的时候,美联储紧急降息75bp。虽然这次紧急降息的幅度没有次贷那么高,但也说明这次疫情的全球冲击与次贷有一定的可比性。 美国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指数(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 Index,用于衡量美国经济和政策层面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上升到历史新高(图17),甚至高于次贷危机时的水平。也正因如此,虽然美联储紧急降息,但并不能完全安抚资本市场的情绪,美联储降息当天,美国股市继续下跌。毕竟疫情的扩散才刚开始不久,鉴于这次病毒的很多奇异特性,特效药和疫苗的研发也需要较多的时间,未来在疫情防控上和经济影响上还存在很多的未知之数,这也是市场忧虑的地方。 随着美联储的紧急降息,全球央行拉开了降息潮的序幕,好几个国家跟随美国降息,比如加拿大央行也随之降息50bp。中东国家沙特和阿联酋也跟随降息50bp。但美联储的紧急降息只是一个开始。随着疫情的扩散带来的全球经济衰退风险的升高,美联储后续还会继续降息。从联邦基金利率期货的隐含预来看,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在3月18日的议息会议上还会进一步降息50-75bp,然后年内剩余的时间内还会再降息1-2次,即目前市场预期美国今年全年一共降息6次,联邦基金利率降至0(图18)。 G20表示,正在密切关注新冠病毒疫情发展,准备进一步采取财政和货币措施。因此,如果美联储进一步降息的话,会有更多的国家跟随降息。而随着降息预期的不断增强,美国国债收益率也在快速走低,美国10年国债收益率在前一周降至1.1%附近的低位后,上周最低跌至0.66%,收盘在0.76%的位置,创历史新低,美国30年国债收益率也降至1.29%的历史新低。 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的斜率速度甚至超过了次贷时期(图19)。在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走低的引领下,全球债券收益率也在走低,德国、英国等国的国债收益率也纷纷降至历史最低。经济大国中,只有日本的国债收益率下行较为缓慢,可能与日本央行降息空间受限以及反映滞后有关。受日本负利率债券规模尚未创新高的影响,全球的负利率债券规模也尚未回到2019年8月份的高位(图20),但平均而言,全球的利率已经创历史新低。 随着海外货币政策宽松力度的加码,可以预见中国也将加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力度,中国债券收益率的下行空间也将继续打开。在上周的周报《曲线牛平启动,收益率有望创新低!》中,我们提到“未来货币政策还会进一步宽松,货币市场利率虽然未必能回到2009年次贷危机水平,但可能会进一步逼近,隔夜回购利率可能会下行到略高于1%的水平,从而进一步引导其他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从而最终传导到贷款和非标市场,使得实体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来缓冲经济层面的压力和鼓励企业进一步提升融资。 我们认为未来债券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间,在海外利率已经创历史新低的情况下,中国债券收益率创新低也只是时间问题,今年债券收益率应该会大面积低于2016年的低点,从这个角度而言,无论是信用债还是利率债,都仍有空间。” 我们在此前的报告中多次提及,中国债券收益率今年很大概率是低于2016年低点的,比如2016年10年国债收益率最低点在2.64%,上周中国10年国债收益率已经跌至2.62%,已经创历史新低了。目前中短期国债收益率其实也已经低于2016年10月份的低点(图21,当前收益率曲线和2016年对比)。 但并不是所有债券收益率都已经低于2016年低点,比如信用债尤其是低等级信用债收益率仍一定程度高于2016年,30年国债收益率目前在3.3%附近的水平,也高于2016年低点的3.08%。 |
|
来自: 吕杨鹏 > 《20200302-202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