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芝润斋 2020-03-09

建窑,是宋代福建烧造黑釉茶盏的著名窑场。建窑创烧于晚唐五代, 历宋、元、明、清四代,烧瓷历史长达千年。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南宋 建窑兔毫茶盏 12 公分 成交价 5,840,000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南宋 建窑兔毫茶盏 12 公分 成交价 5,840,000 图2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南宋 建窑黑釉兔毫茶盏11.5 公分拍品 3,460,000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南宋 建窑黑釉兔毫茶盏11.5 公分拍品 3,460,000 图2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南宋 建窑黑釉兔毫茶盏11.5 公分拍品 3,460,000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南宋 建窑兔毫 天目 茶盏12.2 公分 配 十五十六世纪 琉球黑漆嵌螺钿盏托 1,085,000 英镑 3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南宋 建窑兔毫 天目 茶盏12.2 公分 配 十五十六世纪 琉球黑漆嵌螺钿盏托 局部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南宋 建窑兔毫 天目 茶盏12.2 公分 配 十五十六世纪 琉球黑漆嵌螺钿盏托 成交价 1,085,000 英镑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南宋 建窑兔毫 天目 茶盏12.2 公分 配 十五十六世纪 琉球黑漆嵌螺钿盏托 正面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宋・宫廷御用建窑乌金釉玉毫盏高:5.6cm 口径:12.2cm成交价RMB 5,980,000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宋 建窑兔毫盏直径12cm;高6cm RMB 1,120,000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宋·建窑供御款银毫盏高:5.8cm 口径:11.9cmRMB 920000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元宋代建窑黑釉盏直径12.5cm;托直径17cmRMB 920,000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宋代建窑兔毫盏12.8 cm. RMB 598,000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南宋·建窑金油滴盏高:5cm 直径:10.6cmRMB 1610000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南宋·建窑兔毫盏高:6.6cm 直径:12.5cmRMB 862,500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南宋·建窑乌金釉银毫盏高:7.5cm 口径:12.3cmRMB 977500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南宋·建窑油滴天目盏高:7.4cm 口径:12.2cmRMB 2,070,000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南宋·建窑油滴天目盏高:7cm 直径:12cmRMB 2070000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南宋·建窑油滴盏高:6.6cm 口径:12.2cmRMB 5865000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宋 积翠 建窑兔毫盏口径12.8cm16.5cmRMB 1,265,000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北宋·建窑虹油滴天目盏高:7cm口径:12.3cmRMB 1380000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建窑茶盏及剔红云纹盏托茶盞直径12.2cm;盞托宽15.5cmRMB 575,000

建盏的玻化是什么?它与釉上析晶、釉下析晶有什么关系?

玻化顾名思义就是玻璃化,建盏在烧制的过程中随着温度不断升高而会逐渐形成玻璃相,等到玻璃相完全形成的时候,就会在建盏上形成一层十分光滑的部分,这就是玻化,玻化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被当作评判一件建盏优良与否的重要标准。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宋代建窑兔毫小盏直径9.5cm

如果建盏在烧制时温度不够高的话,那么它的表面就不能够形成玻化,就算形成了,其表面的釉色也会变成黑色,使得建盏的观赏性大打折扣。不过事情也并不是绝对的,在美国Freer艺廊就收藏着一件生烧品,虽然外表看起来并没有那么美观,但是做工十分精良,也是很具有研究意义的。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建窑兔毫盏及雕漆花卉纹盏托盏直径12.3cm;盏托直径15.5cmRMB 598,000

玻化层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一件有玻璃釉面的建盏和其他的建盏相比,它的硬度要更大一些,色泽要更加明亮一些、在抗腐蚀方面的能力也比较强。又因为建盏的釉在成分结构上有所不同,因此往往会出现一些非晶体的斑纹,就形成了釉上析晶和釉下析晶这两个概念。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宋代建窑兔毫盏及黑漆盏托盏直径12.7cm;盏托直径15.5cm

釉上析晶和釉下析晶指的就是建盏斑纹的两种不一样的形态,两者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手感上的不同,前者摸起来会有些凹凸不平的感觉,但是后者摸起来就会十分的光滑。

釉上析晶和釉下析晶并不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它们往往相伴而生,在同一件建盏上,往往可以同时找到二者的身影。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宋代建窑兔毫盏宽12.7cmRMB1,149,500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宋代建窑兔毫盏直径11cm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宋代建窑兔毫盏直径12.2cm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南宋(1127-1279) 建窑黑釉兔毫盏口径12.4厘米 足径4厘米 高6.8厘米 3,540,000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南宋・“一”字款建窑兔毫盏高:7cm 口径:12cm成交价RMB 483,000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南宋・建窑兔毫盏高:6cm 口径:12.3cmRMB 253,000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南宋・建窑香炉型油滴盏高:5.1cm 口径:10.3cm南宋・建窑香炉型油滴盏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宋 建窑黑釉兔毫茶盏12.4 公分 成交价 775,000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宋 建窑黑釉兔毫茶盏12.4 公分 成交价 775,000

建窑按窑变及釉色分为13大类:

曜变、白斑、金斑、银斑、羽斑、毫斑(介于毫与斑之间)、金毫、银毫、丝毫、金彩(描金)、乌金、绿釉、柿釉。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建窑盏的传统手工技艺流程:

一是选土、选矿。建盏的釉料、胎土都需含铁量高。宋代其它窑口仿烧建盏,无法做到相同的工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地理位置不同,原材料的含铁量不达标。

建盏工艺

二是碎土。将配制好的泥料、釉料装入机碓或者水碓中进行粉碎处理。

三是淘洗过滤。泥料或釉料的粗细程度要适中。泥料过筛后入浆池,釉料则过筛后入釉池。

四是陈腐。陈腐是陶瓷术语,指将泥料放置在不见日光、不通空气的室内,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储存一段时间。

五是揉泥练泥。练泥揉泥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去除黏土中的空气和杂质,使泥料致密,湿度均匀,利于成形,同时防止后期制作时的干燥、开裂。

六是制坯。制坯工艺可分为手工拉坯和机械模具压坯。

七是修坯。传统建盏器形的主流修足方式为浅圈足,圈足的底座部分和内圈都需要以修刀修出。

八是素烧。素烧的“素”就是未上釉的意思。将未上釉的裸坯以较低的温度预热一遍,能增加坯体的机械强度,也能事先剔除一部分易裂、易碎的素坯。

九是配釉。古法烧盏的釉料配方为天然铁釉矿加草木灰粉碎、打匀后制成,这两种简单的物质就能烧出精美的建盏,看上去很不可思议,但建盏就是用最简单最原始的原料,烧成神秘莫测的结晶。

十是上釉。建盏工艺的一大特点就是施半釉。宋代束口盏会特意修一条止釉线,便于把控施釉范围。上釉也需要手熟,不可太薄,薄则结晶生长余地小,难出精品,太厚就容易粘底。

十一是装窑。装窑时,电窑通常在胎底垫氧化铝粉防粘,龙窑则以匣钵分装。

十二是焙烧。宋代建窑以依山而建的长龙窑烧盏。现代工艺师多以电窑烧盏。烧制时需保持高温与良好的还原气氛。电窑本身并不能自动保持还原气氛,还原需要人工投松油柴控制。建盏烧制,工夫更多在于窑内,如果还原的时机、程度、次数未掌握好,就烧不出想要的釉色。入窑后,师傅必须集中精力,仔细把控还原程度,不能长时间离开窑炉。

十三是出窑。出窑后,因建盏工艺种种限制,每窑都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瑕疵品、次品,须就地处理。

什么是柴烧?

  柴烧是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技艺,烧窑难度相当高,凡是利用薪柴为燃料烧成的陶瓷制品,都可称之为柴烧。柴烧风险极大,成本高,无瑕疵成品率只有2%,而柴烧作品的成败取决于土、灰、柴、窑之间的关系。

  古代建盏烧制的特点

  古代烧造建盏均是龙窑柴烧,当天气温、气压、湿度的不同,加柴部位的不同,使得在不同的窑位、窑温会不同,还原气氛不同,温度升降幅度不同,从而产生了入窑一色,出窑万千的兔毫、金兔毫、蓝兔毫、银兔毫、金油滴、银油滴、鹧鸪斑、曜变的不同建盏。而这一变化即便是几十年经验的窑工也只能控制出普通兔毫。而像银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这些窑变盏的生成也只能是天意了。

  在柴窑中当窑温从1050℃上升到1300℃时,胎体及釉内:Fe2O3 会由胎体内析出。此时若窑内气氛为高还原气氛,即窑内缺氧而产生大量的CO而此时析出的Fe2O3与CO反应生成氧化亚铁,而此时的氧化亚铁在1300℃的液相胎体及釉层中会饱和析出。作液流状态,此时停火,液流状态即固化,在玻璃液的釉内,即形成兔毫。这是每位烧窑师傅必须掌握的技巧,也是建盏烧造最难的环节。

  现代电窑建盏的生产原理

  在一个密闭的小箱内,通过微电脑控制器来控制炉内的加热棒给胚胎加热。

原矿、柴窑建盏与添加、电窑建盏的鉴别:

  原矿、柴窑建盏每只盏除了釉面更亮、表面没有风化、土沁外其他都与宋代老盏一样。而添加、电窑建盏因改变了原矿的自然成分且没有了火与土的煅炼自然与宋盏风牛马不相及。要知道千年前的宋代可是没有现代的化工工业,也就不可能有现代的陶瓷添加剂了。

  柴烧建盏的底部因窑内火与油脂的熏烤自然形成一层油烟膜。新盏与宋盏比只是少了那种几百年自然形成的氧化韵味了。而电窑建盏是没有这层油烟膜的。

  古建盏及现代柴窑与电窑生产的油滴的最大区别是:宋盏、柴窑建盏的油滴均为釉内而电窑的油滴均为釉外。至于其中原理及其他区别较为复杂。

没有陶瓷器不是化学的,我们周遭万事万物都在进行着化学反应。

科技鉴定分析建窑盏中的化学知识Wt%

建盏的还原烧,是在快要烧制结束的时后,减少窑中进入的 空气量,火焰中不完全燃烧的还原性CO和H2等,在高温下与坯中的高价的红色三氧化二铁(Fe2O3)被还原为低价氧化亚铁(FeO)等。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釉彩里面有三个成分

一个是釉基,就是它的基础,有玻璃质感的成分,大多就是石英(氧化硅)一类的,建盏的釉矿石以石英为主,也有长石,含铁量高,带有少量粘土,淘洗出的矿釉颜色呈红、紫色,属于铁钙系结晶釉,坯体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对釉面斑纹有影响。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第二种就是发色剂,也是矿物质,例如氧化钴发蓝色,氧化铜发绿色等等,而建盏主要就是氧化铁。(发红棕色的Fe2O3)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第三种成分就是助熔剂,例如长石、或草木灰或钡,助熔剂可以帮助石英降低熔点,这样就可以省下大量的燃料和时间,例如建盏要1300度烧成,瓷器要1280,一般炻器要1240。高温阶段每要升高十度就要耗费很多燃料(先别管气窑、电窑或者柴窑都一样)。

析晶——是属于微晶石品类,常见在优质陶瓷坯体上,是复合天然矿物原料,经1200℃以上高温煅烧而成。

在此基础上,通过陶瓷粉粒等成分,在高温烧结的融合中,出现析晶,形成不同的结晶形态,整个过程中,晶体分子都在活动,不断从下向上翻滚,使晶体形状由“点”开“花”,层次感非常丰富多变,随意分布。

建盏矿物成分析晶出的油滴斑纹细节。可以看出油滴无论大小,边缘以圆形、椭圆形为主,且立体感强。油滴盏釉面分相特征显著,碗盏的底色深沉玄静,椭圆形油滴浮在面上,对比强烈。

宋代古人怎么喝茶?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刘松年《撵茶图》

点茶法,是指将茶饼经炙烤、碾磨成粉末后,放到茶盏中去调膏,然后以烧开的水点注的一种茶品冲饮方法。我们在介绍唐代的末茶煎茶法讲到,唐人喝茶是将茶末放到锅中去煎煮。与唐人不同,宋人的点茶法是用烧开的水放到茶盏中点冲。具体步骤是下面这样的: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① 碾末。将茶饼碾成细末。(当时的茶饼是绿茶蒸青茶饼)

② 调膏。将茶末放在茶盏中(茶盏可理解为小碗),往茶末中倒入少量水,用茶筅混合茶水调成膏状。

③ 点汤。在茶膏的基础上继续按茶量,注入沸水,边注边用茶筅击拂。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④ 育汤花。用茶筅不断击拂,使之产生汤花,即茶汤产生泡沫。泡沫越细越白,说明茶品的等级越高。看茶与水调和后浓度轻、清、重、浊适中后就完成了点茶,一般达到茶盏边壁不留水痕为佳品。

⑤ 分茶。吃之。

这就是宋人点茶的基本程序。而讲究的点茶还会使汤花呈现出不同的图样,其原理就类似于今天的咖啡拉花。

联合共鉴-建窑盏 天下第一盏

点茶法吃茶也影响了宋人的饮用茶具。由于宋代茶色尚白,为了取得较大的反差显示茶色,之前唐代流行的白瓷和青瓷便不太合适,他们更加偏爱建窑出产的黑色建盏。

建盏内壁有玉白色毫发状的细密条纹,一直从盏口延伸到盏底,类似兔毛,也叫兔毫盏。点茶是宋代饮茶的主要方式,此法传到日本后演变成了抹茶道,现在日本抹茶道并没有调膏这一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