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用“苦难定律”持守平衡,是对人生最好的富养

 渐华 2020-03-09

道德经:以淡泊的状态生活,是对人生最好的富养。

道德经:用“苦难定律”持守平衡,是对人生最好的富养

一个贪图声色名利,权势浮华的人,一定不是一个真君子,因为外在的五色五味五音的生活,会迷乱一个人的心智,当一只脚踏入浮华名利之中,那么就代表着他的一半人生都入于浑流之内。

在世俗中,有太多的人追求的都是物欲繁华的生活,以宴饮为乐的作风状态,但是经常处于权势声色之中,通过外在的五色五味五音等生活来丰富自己时,得到的只有麻木与空虚。

对于人生最好的富养,是淡泊的生活状态,刻苦的学习精神,才能真正的孕育一个好的人生。

孟子说: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看似富足繁华的生活状态,养出来的一定是闲人与庸才,而看似刻苦而又艰难的生活作风,才能培养一个冷静而又成熟的君子。

正所谓:君子以淡泊自处,以知能让人。

道德经:用“苦难定律”持守平衡,是对人生最好的富养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饮宴之乐多,不是个好人家;声华之习胜,不是个好士子;名位之念重,不是个好臣子。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经常举行宴会饮酒作乐的人,不会是一个正派的人家;喜欢声色奢华的人,不是一个正人君子;对于名声地位非常看重的人,不是一个好臣子。

声色权势的迷乱生活,除了给一个人带来麻木和空虚之外,还会给一个人带来祸患,因为在声色权势这一种洪流之下,隐藏的必然是腐败和某一些不堪入目的迷乱行为,而淡泊名利静心自持的人生,给自己带来的才是精神真正的富足,而君子的生活作风正是从淡泊中来。

《道德经》中说: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堵塞嗜欲的孔窍,关闭欲望的心门,终身没有劳烦之事;开启嗜欲的孔窍,增添纷杂的事物,终身不可救治。

道德经:用“苦难定律”持守平衡,是对人生最好的富养

而且人性本身就有贪享物欲的习性,一个人如果不懂得收敛自己对于外物的控制,任由自己的孔窍打开,接受五色五音五味对于生活的纷扰,那么内心更难持守平静,当自身陷入浑流之中,欲望变得更加疯狂,那么穷其一生都会深陷于其中。

对于人生来说有这样一个规律,叫做:苦难守恒定律。

人生的福气和所受的灾祸都是既定的,相应有各自的限度,当你提前把人生的福气享完,那么余生留下的只是更多的苦难,但是当你愿意主动去承担那些看似煎熬而又负重前行的苦难时,那么人生给你更多的是一种富足和坦然的生活。

这种定律在人生的许多状态下都得到了验证,比如一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如果父母没有注重教育,凡事任由孩子任性,等这个孩子长大之后,走入社会中一定会生活的非常艰难,因为这个社会不会再去惯着他。

又比如生活和学习之间的关系,主动吃了学习的苦,才能避免生活的苦,这也是在苦难守恒定律之中持守平衡的方式。

道德经:用“苦难定律”持守平衡,是对人生最好的富养

当一个人在该负重前行该奋斗的时候,却选择安逸和享受荣华富贵,那么余生留下的只是更多的嘈杂,在人生的某一些时候,即便从主观角度去看,你已经获得了享受生活的权利,但是也不要过度的消耗当下的福分。

人生最好的状态,一定不是在权势声色之中寻找寄托,因为外在的声色名利不过是过眼云烟,只会让一个人更加的麻木和空虚。

不如选择淡泊自守,以淳朴淡然的方式在世间生活,反而会有意料之外的惊喜和收获。

道德经:用“苦难定律”持守平衡,是对人生最好的富养

文|国学书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