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之先本帝颛顼之裔孙,大费佐帝舜调驯鸟兽,是为柏医,受姓嬴氏,及周中世有非子者事孝王主马於汗渭之间,马大蕃息孝王分土为附庸邑之秦,数传至襄公以兵送平王东迁平王封为诸候竟逐犬戎尽有岐丰之地后世遂与齐晋更伯传国至庄襄王而嬴姓之国始绝,史迁曰秦本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汉唐以来史册所载名公显人甚重,兖之秦氏今居单县之黄堆,社莫究其派分之繇,按史记秦非字子之受学孔门预七十子之列郑玄注以为鲁人,子孙应有居故国者 。 单县之秦岂其苗裔欤,大抵自至汉唐宋元逮我朝初荐遭兵燹谱牒既之不可得详矣,故今不敢远祖子之,亦不敢传收前史所载以自诬,特断自所知以讳随府君为始云! 赐进士资政大夫南京户部尚书前都察院右都御史第七世孙秦纮编次 
秦纮(1426年-1505年),字世缨。山东单县人。明朝名臣。 秦纮为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年)进士,初授南京御史。历仕代宗、英宗、宪宗、孝宗四朝,累官至三边总制、户部尚书、太子少保等。弘治十七年(1504年),以年迈致仕归家,至次年逝世,年八十。获赠少保,谥号“襄毅”。《皇明经世文编》有《秦襄毅公奏疏》。 [1] 秦纮长期在西北和南方边区担任巡抚和总督,兢兢业业,忠心耿耿,为明代边疆地区稳定,尤其是西北九边重镇的巩固做出了极大贡献。《明史》赞其“文武兼资,伟哉一代之能臣矣” [2] 。
|